分享

清明时节寄哀思

 连山老叟 2019-04-0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风清景明时,我在儿子的帮助下,踏上了回家上坟祭祖之路。

一眨眼父母离我们而去已经快二十个年头了。因病致残我也有十二个春秋没有到父母坟地焚香烧纸了,因此清明节亲自到父母墓前祭奠,成了我最大的奢望!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几天来,夜夜梦见与父母一起相处,忆旧聊天,绕膝承欢,忽而开怀大笑,忽而然泪下,一梦醒来,茫然若失,辗转反侧,入寐。因此暗自决心,今年清明就是抬也要把我抬到父母的坟茔前看看。

星期天,利用休假,儿子亲自驾车载着我和老伴越州过县奔故乡而去。清明在即,预报中的梨花雨却一滴未落,大风降温如约而至。风泣梨花悲,点点寄哀思,千里迢迢,匆匆赶路回乡扫墓的车流滚滚,路人纷纷,给“桃花细逐杨花落”的春色增添了别样的景致。

从故居到坟地,阡陌纵横,坑洼不平,车过处尘土飞扬。坐上轮椅遥遥看见,当年我亲手栽在父母陵墓旁细如麻绳的侧柏苗,经年不见已经长成碗口粗的参天大树。枝叶苍翠,树荫笼罩着墓冢,大风吹拂下发出低沉悲壮的呜咽声,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压抑感。坐在父母坟前望着迎风摇动着的萋萋枯草,思念墓冢下长眠之人,一句:父母双亲,儿看你们来了-----话未说完,怆然泪下,打湿衣襟。

阴阳两隔快二十年了,我无时无刻不思念我的父母。二老双亲:你们在那边过得可好?父亲您的胃还疼吗,我知道,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您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拉着车子四处奔波,饥一顿饱一顿,餐风露宿,落下的病根得不到及时治疗,又年年以红薯为食充饥,一遇风寒,反酸嗳气,胃疼烧心!还有妈妈,你们那边可有杀猪宰羊的,您还是不吃肉吗?我清楚,每次让您吃肉,您都会以 “信教,不杀生为借口而拒绝。这完全是托词!您是心疼花儿女的钱。我不止一次听您说过“有白馍有菜吃就足够了,吃肉干啥。”

父母双亲:我听说泉台阴冷刺骨,你们的腰腿不好怕冷怕湿,要多穿衣服。每年寒衣节给你们送的衣服要替换着穿,别惜疼,旧了破了就扔掉!花钱也不用很抠,不用对自己太刻,若是钱不够花,请托梦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奉上。如今我们这辈人欣逢改革盛世,党的惠民政策雨润万家,虽然物价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咱家的收入也同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况且现在农民种地不纳粮了,国家还给发放种子补贴、化肥补贴、种粮补贴、机耕费补贴等等,看病又有新合疗,农民的生活水平相比过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会一天比一天更好。因此,你们不必牵挂儿女,该吃吃该穿穿,只要你们在那边一切安我们才能无牵无挂,幸福快乐.......

人多手稠,不一会功夫两个弟弟和儿子侄儿兄弟铲除杂草修葺墓冢已毕,献上供品,焚香化纸,袅袅青烟扶摇升起,纸钱成灰化蝴蝶蹁跹翻飞,寄托着儿女们的哀思直冲云霄。父母双亲若地下有灵,敬请来收来飨。

清明几处有新烟,满坡哀思与尘埃。怀着沉重的心情扫墓归来,沿途可见三三两两的人们肩锨携蓝,扫墓上坟。我深深地知道,清明祭祖虽说只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祭奠和缅怀形式,但是通过这种年复一年的经历可以让人们知晓血脉的延续,懂得生命一代代的传承使命,体味到责任、礼仪和感恩,慎终追远,家国情怀也寄寓于清明节一跪一拜的祭奠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