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

 云南静一号普洱 2019-04-06

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位于勐腊县和景洪市境内,分别为倚邦、易武、攸乐、革登、莽枝、蛮砖。从唐代开始滇南多个少数民族便在六大茶山一带建茶园,元代“六大茶山”初步形成,茶园超万亩。明代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司划分十二版纳时,将六大茶山一带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了普洱府,六大茶山从西双版纳宣慰使司的管辖地中划出,隶属普洱府思茅厅,普洱府将六大茶山定为贡茶和官茶采办地,在清政府的直接撑控下,六大茶山成为普洱茶的主产区,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是六大茶山最为鼎盛的时期,茶园面积最大,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便刻写在六大茶山上。

    一、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位于勐腊县的最北部。从现在的宁洱往南行,经普洱、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茶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习崆、架布、曼拱、曼松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

    据《明史》记载,倚邦茶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倚邦茶山最大的古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明隆庆四年车里宣慰使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至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雍正以前六大茶山是车里宣慰使司的领地,雍正七年普洱府置建,六大茶山划归普洱府。倚邦土司曹当斋因有军功被封为倚邦土千总。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近200年。

    据《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普洱贡茶由倚邦土司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

    倚邦茶山汉人进入较早。明万历年间,已有少数四川人、江西人进到倚邦一带经商贩茶。清雍正年间,四川人已在倚邦建起会馆。

    曹当斋任倚邦土千总后,倾力发展倚邦茶业,制定出茶山管理条例,整修道路以利茶商入山。乾隆重初年,成千上万的四川人、江西人、云南石屏人、元江人涌进倚邦,在倚邦开茶园建商号。到乾隆中期,一片接一片的茶园从补远江一边一直接到习崆山。

    商旅马帮常年不断来倚邦买茶,物流的畅通,商贸的活跃,倚邦领先步入辉煌。乾隆二十年左右,倚邦已建起关帝庙、川主庙、江西会馆、石屏会馆等,3条石板街铺成“龙脊背”状,街的两旁全是商铺、茶庄,住户达千户以上。

    19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也随之而衰。清末,倚邦人口减半;但仍还有元昌号、惠民号、鸿昌号、升义祥、杨聘号、庆丰号等10来家茶号。这一时期,倚邦茶主要销往越南莱州。1937年以后,因法国人阻挠和抗战爆发,倚邦所有的茶号全部停业。热闹喧腾了200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以茶为生的倚邦人跌入了困境。

    1942年,已经十分赢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街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倚邦还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祖宗的茶园不愿离去。

    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碑、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曾经的辉煌。

    二、革登茶山

    革登茶山在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的中间,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在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革登茶山面积虽小,但因离孔明山最近和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较大的名气。六大茶山的少数民族历来尊孔明为茶祖,认为茶种是孔明给的,他们感恩孔明,将孔明山看作是孔明的化身。在革登茶山的新酒房村和茶王树梁子观孔明山,山形看上去很像孔明的头像,“孔明”的正面对着革登老寨,“孔明”的右耳则对着茶王树梁子。

    关于革登的茶山树,《思茅厅志》和《普洱府志》中有记载:“其治革登有茶王树,较众茶树独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六大茶山大茶树非常多,但都未能入册,唯有这棵大茶树入了册,且被戴上王冠,它的“独高大”便可想而知。茶王树就在“孔明”的身边,茶山人认为这棵茶王树是孔明所种,所以每年春茶开摘前,茶农都要来拜茶王树、祭孔明。他们的茶王树梁子的大草坪上,面对孔明山叩首、敬酒、对歌、跳舞,祈祷茶山兴旺、日子太平。据说在茶王树梁子上唱什么,孔明山就会回应什么。

    那棵被载入史册的茶王树民国初年枯死,如今仅留下一个树坑,树坑周围长着不少小茶树,是茶王树留下的“子孙”,茶王树梁子过去有孔明庙,山神庙,现都坍塌,仅剩残垣。革登老寨过去曾有二、三百户人家居住,清朝末年已迁空无人,只有寨王罗老总的故事还在流传。建于乾隆二十六年的革登大庙仅存断墙,建庙时立的大碑还立在遗址上。革登茶山的古茶园损毁较多,现保存下来的古茶园主要集中在新发、直蚌、茶房一带,面积有三四百亩。

    三、攸乐古茶山

    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境内,隔补远江(小黑江)与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

    攸乐茶山是基诺族的聚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1000多年前,攸乐人便开始在补远江(小黑江)两岸种茶。到明朝中期,攸乐茶山至少已有茶园4000亩以上,至今在龙帕村、巴来村留下的2000多亩古茶树,其树围大多超过100厘米。明朝末年已有汉商进入攸乐山贩茶。攸乐茶山离澜沧江很近,澜沧江对岸是车里宣慰司,沿江而下便是东南亚各国。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巩固边疆,为了掌控车里地区,同时也为了茶叶,曾计划将攸乐山的茨通建镇。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成立时,清政府在茨通建攸乐城,设同知一员,右营游击武官1名,驻兵500,设盐课司。同时规定,江外(澜沧江以西)的车里宣慰司要岁纳银粮于攸乐同知,清政府赋予攸乐同知的权力很大。

    攸乐同知当时管辖的地域相当宽广。据清《云南通志》记载,攸乐同知管辖地域“东至南掌国(老挝)界755里,西至孟连界600里,南至车里(景洪)界95里,北至思茅界442里”,已接近于今天一个州市级别。由此可见,清政府对攸乐山曾有过深度开发和建制的设想。

    然而,攸乐同知的设立受到了傣族上层人士的抵制和反对,攸乐山一带连年发生起义,加之瘴疠流行,使官兵、大员们无法驻扎下去,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才不得不将攸乐同知移至思茅。

    攸乐同知的撤销使清政府改变了对西双版纳改土归流的部分计划,也使六大茶山在清代始终未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县级行政建制。攸乐同知撤销后,攸乐山的贡茶由倚邦土千总监管。

    清代200多年间,攸乐山没有茶庄,攸乐人不做七子饼茶,但攸乐人会做竹筒茶和茶膏。攸乐人做的茶膏颜色乌润,内服可治霍乱、嗝食、伤风、咳嗽,外用可消肿化脓。

    清代攸乐山的茶园多达万亩以上,攸乐山20多个村寨都产茶,攸乐山的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的商人买去,一部分被倚邦、易武的茶商买去做七子饼。攸乐山的茶至迟在道光年间已销到印度和欧洲,英国人克拉克1886年著《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已写到,东印度公司在大吉岭和加尔各答均有中国茶叶代办处管理倚邦和攸乐产的茶。

    攸乐山社会发展缓慢,攸乐人进入民国时期仍在刀耕火种,山地里种点包谷之类的农作物,农耕技术落后,狩猎和卖茶还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攸乐人总体生活水平较低。后又因抗日战争爆发,六大茶山茶业衰退,以茶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攸乐人生活更加穷困。

    1941年兵役和苛税已经让贫困的攸乐人难以承受,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趋激化,已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而正在此时,易武的茶商杨安元在攸乐山收茶时又因不尊重攸乐人的习俗,引起攸乐人的愤怒,双方发生冲突后事态扩大。1941年12月,攸乐人举行抗暴起义,战事一直打到小黑江对面的曼林、牛滚塘、秧林、江西湾、倚邦等地。国民党动用军队也无法控制局面,后来还是云南省府主席龙云出面安抚,才将攸乐人起义平息下来。两年的战乱,使攸乐山经济、社会受到严重挫伤,人口减少、茶园大量撂荒。后来又因连年烧山开地种粮,茶园损毁很多,但到20世纪70年代,保存下来的成片古茶园仍有3000亩左右。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诺山乡开始重振茶业,新植茶园一万多亩,留存的古茶园也得到重视和保护。如今攸乐古茶山的茶园面积已位居六大茶山之首,古老的攸乐茶山正在重新崛起,当地群众的日子随着茶业的兴盛而越过越好。

    四、莽枝古茶山

    莽枝茶山紧连革登茶山和孔明山,面积比倚邦茶山小。莽枝茶山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明朝末年已有内陆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要说普洱茶就得说普洱府,这得从改土归流和莽枝茶山说起。

    明代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之前,六大茶山属于车里宣慰司管辖地,实施世袭土司制度,实行封建领主经济。土司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稳定边疆、发展经济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到清朝中期,随着清朝的逐渐强大,地主经济的快速发展,世袭土司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尤其是地区割据性、封闭性已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世袭土司制度的改革和废除已是势在必行。

    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向雍正皇帝奏疏,要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制度,设立府县、改用朝廷派的流官来管理地方。

    鄂尔泰上奏改土归流的奏疏中提出:江外(澜沧江以西)宜土不宜流,江内(澜沧江以东)宜流不宜土。雍正皇帝批准了鄂尔泰的奏疏,雍正四年、五年(1726年、1727年)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很快就完成了改土归流,普洱当时已划归元江府,已经改为流官制,剩下的只有西双版纳车里宣慰司管辖的地区,这是土司势力最强的地区,清政府正在寻找机会,考虑如何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

    西双版纳是当时云南最大的产茶区,每年有上万担茶运往滇西和西藏,鄂尔泰已注意到了这块“大钱粮”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

    再说莽枝茶山,本是一块古茶区,元、明时期早已茶园成片,普洱府成立之前,已有汉商进到莽枝茶山买茶。由于当时六大茶山还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汉人在六大茶山定居的还不多,汉商们进到茶山买茶大多借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家中,汉商中有尊重民俗、诚挚待人之人,但也有心术不正、胡作非为之徒。

    雍正六年(1728年),一伙江西籍茶商到莽枝茶山贩茶,住在莽枝茶山小头人麻布朋家中,这伙人中有一人行为不检,勾引麻布朋之妻,并与麻布朋之妻发生了通奸之事,事情败露后,麻布朋一怒之下杀死了妻子和那位江西商人,并将两人的发辫割下悬挂于牛滚塘的大青树上,以示警告。此事发生后,汉商们不思己过反而联名写状向省府诬告麻布朋“劫商害民”。

    当时莽枝茶山是车里橄榄坝大土司刀正彦的领地,刀正彦是车里宣慰刀金宝的叔父,势力很大,刀正彦不买清政府的账,没有处置麻布朋。清政府早已想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正找不到借口,于是便借麻布朋之事向刀正彦发难,认定刀正彦指使麻布朋杀死商人。

    鄂尔泰下令清军进茶山“平乱”——清军入山,焚棚湮沟,无险不收,几十个寨子被毁,六大茶山烽火狼烟一年以后,以刀正彦、麻布朋双双被斩而收场。

    雍正七年(1729年)7月,鄂尔泰宣布成立普洱府,车里宣慰司让出澜沧江以东的普腾、勐腊、思茅、勐捧、勐乌、整董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六大茶山属版纳整董的范围,顺理成章便归入了普洱府,这便是先有牛滚塘后有普洱府之说的由来。

    普洱府在多种矛盾未平的形势下诞生,六大茶山虽然划归了普洱府,但茶山仍不安宁。雍正十年(1732年)茶山土千户刀兴国又率众起义,莽枝茶山再次起战火,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剿抚兼施将刀兴国的反抗弹压下去,倚邦的曹当斋坐上了六大茶山总管的位置,在曹当斋的调抚下,茶山终于恢复了宁静。从乾隆初年开始,莽枝茶山和其他五个茶山一道逐步走向兴旺、繁盛。

    乾隆初年,云南已恢复了“茶引”制,商民买卖茶叶宽松了许多,于是大量汉人、回民涌进莽枝茶山,修整老茶园、开新茶园,到乾隆后期和嘉庆年间,莽枝茶山人口过万,牛滚塘已成为大街场,有400多户人家。

    乾隆到咸丰年间是莽枝茶山最兴盛的时期,茶园盖山,村寨密集,莽枝大寨、秧林大寨、牛滚塘街是最热闹的地方,三个大寨遥相对望,相距不到1公里,被茶园连接着。莽枝大寨在嘉庆年建过关帝庙,建庙时的大碑现今还在遗址上。莽枝茶山乾隆后期有上万亩的茶园,每年春秋两季,思茅、普洱、江城的马帮一批又一批来牛滚塘驮茶。牛滚塘的山梁上至今还有一条3米多深的古道,这便是当年马帮踩出来的。

    清咸丰末年,牛滚塘一带发生了械斗,打得惨烈,争斗双方伤亡惨重。这场战祸使莽枝茶山茶业受到重挫,茶农避乱,村寨迁空不少,商旅畏途,不到莽枝茶山买茶。曾经人喧马嘶的牛滚塘街,到清朝末年已无人居住。村民们不愿回令人伤感的牛滚塘街,迁到牛滚塘1公里远的安乐村去住,到1950年,牛滚塘也仅有七八户人家。

    如今牛滚塘的古庙、清真寺已不存在,只有大碑还躺在荒草中,碑上牛滚塘几个字还清晰可见,让人追思往昔的牛滚塘。

    莽枝茶山还有许多成林成片的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竜夺等老村寨,有的古茶树已长到10多米高。

    五、易武古茶山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在回忆文章中也写道:“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说明历史上易武茶山的面积在六大茶山中居首位。

    关于六大茶山的地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清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有漫撒无易武,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漫撒换为易武,茶山地名的更换,折射出各茶山的兴衰和茶叶加工、交易中心的转移。(依照《普洱府志》记载,笔者在此将漫撒茶山归入易武茶山的范围)。

    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易武有个花蛇洞地名由此而得。易武在唐代属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路,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将其辖地划分为12个版纳时,易武与倚邦、整董合为1个版纳,称版纳整董,汉话则称茶山版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将易武、倚邦划入元江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车里宣慰司所辖的澜沧江以东的6个版纳划归普洱府,易武也随之划归普洱府,易武茶山成为普洱府的贡茶收采地。进入民国后,1927年易武划归镇越县,1930年易武街成为镇越县治所驻地。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易武的漫撒山现还保存有几十亩树围超过1.5米,树高达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特大型古茶园茶树树龄已超过千年,为濮人所种。

    依据古茶园、古村寨遗址来看,明朝中期汉人还没进易武时,易武至少已有5000亩以上的茶园,明朝末年江西和云南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茶或制作土特产品出售。普洱府成立时,当上易武土把总的伍乍甫,其祖父便是早期到易武经商的石屏人。武乍甫当上易武土把总后招募了大量石屏人到易武开茶园,易武的老茶号全是石屏人创建,时至今日,易武人讲话仍是石屏腔。

    清乾隆年间是易武茶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从乾隆初年开始,普洱府对茶叶的垄断经营放宽,上万的汉人涌进易武,在易武改造老茶园,开建新茶园。经过四五十年的拓垦,易武新增茶园3万亩以上,到乾隆末年,整个易武茶山南至易比,北至倮得,100多公里长的山梁上茶园呈带状连接,百里易武,山山有茶园,处处是村寨,商旅来往不绝,山道马铃声充耳,一派兴旺景象。

    汉人进入易武,汉文化也大量传播进易武。汉人们信奉各种神灵、崇拜英雄圣人,汉人们还注重同乡故里宗亲氏族关系,为着精神理想的寄托,为了同乡故里宗亲氏族的联结,汉人们热衷于建盖庙宇、会馆。汉人们建得最多的庙是关帝庙,易武街、麻黑、曼秀、易比、漫撒、弯弓、曼腊、曼乃村村有关帝庙,信奉关帝成为大多数茶商、茶农的精神追求和寄托。他们将关圣公忠、义、仁、勇的高尚品格作为自己立身、立德、立言的准则。他们也希望统治他们的官吏们能像关公那样上不愧天,下不怍民。

    六大茶山的各个关帝庙中都建有孔明殿,因六大茶山的少数民族崇拜孔明,认为是孔明教他们种的茶树,尊孔明为茶祖。汉人祭关公,少数民族祭孔明,大庙内各上各的香,各敬各的神,这也算是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

    易武石屏人较多,石屏人素以重文崇儒闻名,易武人也以金榜题名诗书传家为荣。嘉庆年间易武已有私塾,咸丰至光绪年间易武出了3位进士,1位武进士黄席珍,两位例贡进士李开基和车顺来,李开基、车顺来都曾向光绪皇帝贡过茶,还得过瑞贡天朝的大匾,为易武人挣够了面子。易武是六大茶山一带地主经济出现最早的地方,与倚邦相比,易武的土司势力要弱一些,易武土司武氏家族与朝廷的关系没有倚邦曹氏家族那么紧密,早在嘉庆末年易武土司势力已开始动摇,嘉庆初年,易武的茶商已开始向土司买地,争土地所有权。

    土司制度的衰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道光以后,易武的茶号、商号大增,易武人不仅卖茶,还卖棉花、药材、洋布、洋油,英、法等国产的日用品在易武的铺台上也能看到,从同治、咸丰年间开始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咸丰后期,滇西发生战乱,滇藏商道断阻,易武人转而将茶主销东南亚和中国香港、越南莱州、老挝丰沙里,成为六大茶山茶叶外销的中转站。有广东商人在莱州设商号专收易武茶,而易武茶商也开始跑香港,到光绪年间,易武经济实力超过了倚邦,成为六大茶山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内外商品流转地,1897年,清政府在易武设海关,说明当时易武的对外贸易规模已非常大。

    进入民国后,易武人去香港的多起来,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香港站稳市场,易武茶号的主人为自己的产品注册商标的也多起来。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易武茶业保持着兴旺的景象,仅易武街、麻黑、易比、漫秀、落水洞、大漆树几个村寨就有茶号20多家。较大的有同庆号(庄主刘葵光)、同昌号(庄主黄备武)、同兴号(庄主向质卿)、泰来祥(庄主黄卫忠);福元昌(庄主余福生)、同泰昌(庄主朱官宝)、乾利贞(庄主袁谦禄等四位)。

    六、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山东接易武,北连倚邦,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清代有茶园万亩以上,从磨者河边到曼林山顶60里路沟沟壑壑都是茶。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各村产茶都在2000担以上。曼林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5个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亩成片的古茶园,其茶树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蛮砖茶山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到蛮砖茶山买原料,蛮砖茶农说:“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蛮砖茶山有两个有名的大寨,一个是曼林寨,一个是曼庄村。曼林寨是蛮砖茶山茶园最多的寨,曼庄村是蛮砖茶山的中心大寨和人口最多的村。

    蛮砖茶山史话最多的当数曼庄村,蛮砖茶山的兴衰与曼庄村的兴衰有直接关系,从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蛮砖茶山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便在曼庄。曼庄在史书中称为蛮砖,蛮砖的得名,一种说法是跟诸葛亮崇拜有关,说诸葛亮当年来六大茶山时,在曼庄埋下了一块铁砖,于是这里就称作埋砖,后又演绎为蛮砖;另一说法为傣语,傣语中曼庄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故称曼庄。

    汉人进曼庄较早,明朝末年已有江西人、四川人进曼庄一带经商贩茶,曼庄村现存有一块十分重要的大碑,记载着清乾隆六年曼庄人修关帝庙的情况,从这块碑上可知乾隆初年曼庄大寨的住户至少在300户以上(大碑共两块,另一块10年前毁损),每户都为修大庙捐了银。曼庄的这块大碑是六大茶山目前保存下来的碑中最古老的一块,大碑上刻着“蛮砖为六大茶山之一”的文字。这块碑上关于六大茶山地名的记载,比清人檀萃所撰的《滇海衡志》中六大茶山地名的记载早57年。

    曼庄人在民国以前都是以茶为生,粮田开垦较少,自抗战爆发后茶业衰退,住户有减无增,时至今日,曼庄只有20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丰家、卫家、权家的后人。这是一群舍不得丢不下茶山的人,他们说,祖宗的大坟、祖上几百年种下的茶树都在这里,心中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他们要陪着祖宗,守着茶山,也守着心中那份不灭的希望。蛮砖茶山的古茶园保存下来的尤其多,长得又特别好,或许是对他们这份情感的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