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摘自网络 多年不曾回湖北老家农村过年的朋友,今年春节携家人回了老家,回来后发出感叹,“农村人真有钱。” 他给出的例证是,自己刻意数了一下车辆,只有100多户人家的湾子,春节开回家60多辆车。一个相隔两个镇的亲戚来拜年,早上说出发了,到晚饭时才到,因为一路堵车,许多地方堵得水泄不通。 话题转到当地宴客的烟酒,朋友说家乡有人拿假茅台宴客。他说,回家走了4家亲戚,2家亲戚拿出53度飞天茅台招待,这么高的比例,怎么可能是真的?朋友甚至怀疑,家乡绝大多数节庆烟酒都是仿名牌。心存疑虑的朋友采取的策略是回乡尽量不喝酒,只是象征性喝一点。 与笔者在乡村的所见所闻所感相似,春节期间,烟酒等礼品档在镇上沿街摆卖,大多是低端礼品,但不乏五粮液、洋河、黄鹤楼等知名品牌,问起来,多数酒的价格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也有一二十元一瓶的白酒。 回到家,档次不一、真假莫辨的酒摆在墙角,都是亲戚朋友登门拜年时送来的。 到了宴客时间,往往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酒,尽管档次不高,但毕竟真实,自己心里踏实。 而今,听朋友说亲戚拿假茅台宴客,我有点意外。历次回家,没见普通人家拿飞天茅台宴客。转而心里琢磨,敢拿国酒第一品牌飞天茅台宴客,想必能够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多数时候应该会说明酒的可靠来源。 试着问朋友:“两家亲戚都是做什么的?” 朋友说,一个是在县城做公务员的表哥,一个是开小饭馆的表弟。 笔者琢磨了一下他们的身份,告诉朋友,亲戚用的很大可能是真茅台。 问朋友酒的口感怎样,朋友说口感还可以,比普通酒好,就是不相信亲戚会用真茅台招待,毕竟要一千大几百块钱一瓶。 我想起两年前到贵州寻访儿时玩伴的经历,当地还有同村人和其他乡亲,儿时玩伴在当地与人合伙开气站、山庄和水厂,自称“生意境界比乡亲高一点”。两天时间里,有他的生意伙伴作陪,喝的主要是飞天茅台,儿时玩伴说,到了茅台酒的家乡就要喝茅台。晚上去卡拉OK,随后去大排档宵夜,他们从车里拿出的都是茅台,在那样的环境里,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 2016年春节回到村庄,一位在贵州开气站的乡亲热情邀请我去他城里的家里乡亲聚,喝的照旧是从贵州带回来的茅台,临别时坚持说要送我两瓶,我婉言谢绝。 以我对家乡多年调查后的认知,茅台酒宴客是家乡畸形消费、面子文化的代表作,就是要以最具品牌认知度的烟酒,在亲友圈里彰显自己的人生成就,大有互相攀比之势。怀疑他们拿假茅台待客,可能有些冤枉人。 最记得回到家乡小城,同学聚会的饭桌上,同学抽的都是40元以上一包的黄鹤楼,这是当地人最认同的家乡品牌,同学说低档烟拿不出手。 春节期间想去看看老师,好心人提醒,学生给老师拜年,可不要空着手去。 问好心人当地看望老师礼品标准,好心人说,一般是一条400元的黄鹤楼烟,外加2瓶酒。算下来,一般都要大几百元,这样的礼品标准让人望而却步。 春节回乡,对衣锦还乡者来说,绝对算得上一场人情劫。亲朋好友之间,给孩子的利是经常达到几百元。 那次在村里,开车捎上村里人去镇上,到了才知道她去赴同村人的孩子十岁宴。 正好遇上了,我也进去随个礼吧。 这样的宴席,过去村里人并不随礼,即使送礼也就几十上百元,不知眼下礼金行情如何。随口问村里人,得到的答复是,三百不嫌多,五百不嫌少。 我暗暗叫苦,这样的礼金水平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令人望而生畏。 在家乡,春节最大的开销可能是麻将桌上输的钱。亲朋好友见面,往往在麻将桌上说话;红白喜事现场都有几桌麻将“守夜”;镇村因陋就简的麻将房到处都是,小店里也见缝插针安放麻将桌,许多人的假期就在麻将桌上度过。 那次在镇上麻将房见到一位许多年不见的族亲,本想找他聊天,但他很快被人叫上麻将桌。第二天找到他时,说起前一晚战况,他说输了4000多块钱。 一个村童周岁宴,同去的村邻饭前打了一两个小时麻将,中间借故出了一次门,后来知道当时带的钱输光了,输了3000多元,出去重新拿了钱来。 一个身居高位的校友异乡见面小酌,说起春节回乡经历,他说跟当地有头有脸的人打了一场麻将,一次输掉了5万块钱。 听家乡人抱怨,有的泥瓦匠带着一年辛苦赚来的上十万元回乡,春节还没过完,钱就花光了,多数是在牌桌上输掉的。 听着我带来的麻将输赢信息,朋友像是想起了什么,说回乡期间遇到,叔叔初二到岳母家拜年,打了半小时麻将,就输掉了2000多元。朋友说那天还在家睡觉,侄子走来找他去劝架,原来婶婶与叔叔因为输钱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朋友赶到后,听到婶婶的一顿数落,听出了原委。婶婶抱怨,自己在县城啤酒厂上班,一个月做死做活也赚不到2000元工资,丈夫半小时不到就输掉了她一个多月的工资。 对于衣锦还乡的进城农民而言,春节的家乡就像一个人生舞台,许多人戴着财富的面具,在这方高度浓缩的时空里,于亲朋好友面前表演自己的成功。也许,不少人极度挥霍挣足面子后,囊空如洗回到自己或平凡或不凡的岗位,为下一个春节返乡积攒资本。 2018-0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