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该名将为援助意大利军队,成了另一位将军成名的垫脚石

 铁血老枪 2019-04-07

上期说到了蒙哥马利堪称不幸的童年,这种不幸不是说缺衣少穿,而是无人认可,甚至这种不认可最根本的就来自于他的父母,因而也养成了蒙哥马利独立自强的个性。

在蒙哥马利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最崇拜的对象——安东尼。安东尼是古代罗马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擅长谋略的名将,曾辅佐凯撒大帝南征北战,足迹踏遍整个意大利。安东尼的治军理念也影响到了蒙哥马利的为将之道,他将这种作风用在了自己的士兵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赢得士兵们的信任,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士兵的士气,而士气则来源于对军官的信任、军官对士兵生命的重视,蒙哥马利对于在战场上负伤的士兵有4条规定,第一,及时给伤员输血,第二,及时进行外科手术,第三,空运伤员到后方,第四,派遣女护士到前线。

二战时,该名将为援助意大利军队,成了另一位将军成名的垫脚石

战争中,女护士的作用是男护士无法取代的,女性特有的温柔和母性使得那些伤兵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蒙哥马利是极富人情味的。当一个士兵面临死亡的时候,他最惧怕的并不是死神的到来,而是别人对他的生命的漠视。如同保尔柯察金那句名言一样:生命对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在蒙哥马利的兵营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年轻的士兵被送到后方,伤重不治,临死前最渴望的是得到女人的吻。

因此,他对看护他的护士说:“小姐,除了我母亲以外,没有任何女人吻过我,你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吗?”这个护士便在他的脸上落下了轻轻的一个吻,而年轻的战士再没有任何遗憾地离开了人世。见证这件事的人很多,在场的许多人都落泪了,战士的战友后来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里没有死亡,只有爱。”

除了对伤兵的后勤保障充分到位外,蒙哥马利还十分重视平时士兵们体魄的训练。因为在战场中,能够拯救士兵自己、减少伤亡的,只有他们自己。在充满紧张氛围的战争环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体力成了一个难题,因此蒙哥马利要求士兵之中凡40岁以下的人,必须每周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7英里的跑步训练,若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则立即淘汰。蒙哥马利认为,最好的战士是合金钢,既要有必胜的信念、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态度,也要有强壮的体魄,没有强壮的体魄,就难以有饱满的战斗意志。而他在视察部队的时候,见到士兵或下级军官时,蒙哥马利要求对方摘下钢盔,而他直视对方的眼睛,因为他相信,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的。

二战时,该名将为援助意大利军队,成了另一位将军成名的垫脚石

蒙哥马利秉持着自己的意志训练士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才是名将的第一步,只有历经战火的考验,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名将,而这个考验就是纳粹德国名将隆美尔。

1941年2月,希特勒为援助在北非战场接连败于英国人之手的意大利军队,派出隆美尔驰援,隆美尔出任德意联军总指挥。他的一系列战役行动取得了不俗战绩,因其手段灵活狡猾,获得“沙漠之狐”称号。在蒙哥马利接手第八集团军之前,第八集团军在隆美尔面前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许多英国报纸报道此事:“英国一片愤怒”“丘吉尔首相将因此遭到不信任案”,并列为头版头条。

在此形势下,戈特临危受命前往北非战场挽回败局。然而命运弄人,戈特所乘坐的那架运输机途中遇事,戈特不幸阵亡,丘吉尔悲痛之下,以蒙哥马利代替,命运就将蒙哥马利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面对实力强劲的隆美尔,蒙哥马利除了整顿士气、军官之外,还对隆美尔进行了性格弱点的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彼时德军打到阿拉曼地区(也是德军在北非战场进攻的最远端),补给线拉得过长,作战物资无法及时到位,并且处于沙漠地带,饮水问题成了一个大问题,生活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很多士兵都因此得了胃病,士气逐渐下降。更重要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隆美尔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隆美尔患有胃病和鼻炎,军医向希特勒建议,让隆美尔回国疗养。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蒙哥马利新官上任三把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士兵们对战争产生信心,士气高涨,在此前接连败绩下,依然有战胜隆美尔的信心。

二战时,该名将为援助意大利军队,成了另一位将军成名的垫脚石

双方军队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有人便提出,当前英军最佳举措应当是进攻,因为在此等情况下,德军很有可能选择撤退。但对隆美尔性格进行过深入研究的蒙哥马利却认为不,德军绝不会后撤。从目前的战局来看,撤退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放眼整个世界战场,北非战场是德军战略上不可放弃的关键地,放弃北非战场意味着德军的失败,而荣誉感极强的隆美尔绝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隆美尔不仅不会后撤,反而会进攻。

8月31日,隆美尔的装甲机群向阿拉姆哈勒法山进攻,遭到英军的强力反击,损失惨重,同时补给重镇托卜鲁克也受到英国空军的轰炸,一时之间,德意联军军心大乱。俗话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但此时蒙哥马利却选择不追了,不仅不追,还在几个制高点保留了德军的哨所。因为,他要演一出好戏。

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英军的反攻只是大反攻之前的一次预演,除了兵力形势产生逆转之外,还有情报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英国人在伦敦外的布奇雷庄园,完成了一批又一批截获的德国军队密码的破解,而这些情报中,有关北非战场形势的机密就被蒙哥马利获知,希特勒下达给隆美尔的指令,蒙哥马利甚至比隆美尔本人更先知道。在种种优势之下,蒙哥马利面对隆美尔这样久已成名的悍将,没有惧怕,有的只是摩拳擦掌和跃跃欲试。

二战时,该名将为援助意大利军队,成了另一位将军成名的垫脚石

英军调来几十万军队和成千上万吨物资,在沙漠地带中一览无余,尤其是面对像隆美尔这样狡猾的狐狸,更是难以骗过他的侦察。但蒙哥马利最后做到了,他如同变魔术一般,将几十万人和大量物资隐藏了起来。他首先请来了一位电影布景设计师,此人在英国很有名气,在沙漠之中利用人视觉上的错觉,将重达2000吨的汽油隐藏在交通壕中,即便是飞机盘旋在上方,也看不出丝毫异状,而4000吨物资则被改造成了大卡车的模样,最难隐藏的火炮则藏在卡车的下面。

蒙哥马利的举措隐藏了英军支援的事实,让隆美尔产生了错觉,以为英军暂时不会在阿拉曼北线发起进攻。同时,蒙哥马利在阿拉曼南线做出不少大动作,比如公开建立加油站,让几十辆大卡车在沙漠地带环绕,制造一种将在南线有大动作的错觉。这两招与中国兵法中的声东击西、虚实结合完全相符,就连素来狡猾的隆美尔也被骗过了。蒙哥马利控制南线“调动”兵力的速度,让隆美尔误判英军绝不会在11月之前发起进攻,但蒙哥马利恰恰在10月23日在北线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就是扭转北非战场占据的阿拉曼战役,丘吉尔高度赞扬此次战役:“在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是战无不胜。”蒙哥马利也因此名声大噪,并参加了此后几乎所有欧洲战场的战役。

二战时,该名将为援助意大利军队,成了另一位将军成名的垫脚石

1968年,蒙哥马利参加英国国会举办的开幕仪式,他依然要求手持国剑参加庄重的仪式,这对于一个81的老人来说实在太为难了,但蒙哥马利性格倔强,连女王都无法劝阻。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蒙哥马利身体微微晃了一下,立刻被女王的侍卫官扶住了,侍卫官立刻将他扶到椅子上休息一会儿。蒙哥马利只休息了几分钟,在盛大的仪式还在举行的过程中,在一众肃穆中,这位小个子老人没有与任何人道别,默默地、独自地离开了。此后,蒙哥马利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1976年3月24日,他在奥尔顿家中去世,享年89岁。蒙哥马利是二战中唯一一个访问过中国的西方名将,他出生于一个不算幸福的家庭,承受了许多非议,却没有走向堕落,反而锻炼出了坚强的品格,时代、战争给了他成名的契机,因战胜沙漠之狐而一举成名,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军队,并做出了许多贡献。

蒙哥马利一生要强不服输,即便岁月夺走了他的力量,使他变得衰弱,但他却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因为这比任何的战败都更让他感到屈辱。最后,让我们这样评价蒙哥马利:他是一个怪脾气、不会左右逢源、在同僚中不甚受欢迎的家伙,同时也是一位极具军事素养、受士兵敬爱、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杰出将领,与同时期的其他名将相比,他的缺点非常明显,完美似乎与他无缘,但这并不能掩盖他是一位伟大将领的事实,正是不完美的他带领着同样一批不完美的士兵,创造了一个个辉煌战果,令人敬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