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暨美食松花饼诞生记

 文冠厚朴 2019-04-08

这个时候去山上,每天都能够遇到一些采松花的人。我一看到那些采松花的人,就想起了草木樨大姐做的松花饼,诸暨应店街那边有一个传统小吃,是在夏至的时候做松花饼,也叫做夏至麦饼,但是这个松花饼备料,就要从现在开始了。这可是一道比较复杂的美食。

现在山上的马尾松正在开花,满树金黄,非常漂亮。其实不管去哪个山头,马尾松还是挺常见到的,这是一种能使荒山恢复成为森林的先锋树种,它们能生长在干旱、瘠薄的红壤、石砾土及沙质土中,或生于岩石缝中,只是很多地方的马尾松正在遭遇松材线虫的折磨,我看到滴水岩有好几株松树也奄奄一息了,那种满山苍翠的绿色中显露出来的一抹红色,并不是风景的点缀,而是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枯死前的征兆。

下图展示了小孢子叶球慢慢变化的过程,

图片来自半边莲

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是一种鲜黄色或淡黄色的细粉。体轻,易飞扬。不过要采到松花粉,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松树花辨雌雄。原来马尾松是雌雄同株的,这个时候的松树上,既有雄花,也有雌花,但是对于裸子植物的标准叫法,雄球花叫做小孢子叶球,雌球花叫做大孢子叶球。

大孢子叶球

松花主要就是小孢子叶球散布出来的花粉,小孢子叶球排列成穗状,生在每年新生的长枝基部,每个小孢子叶球有一个纵轴,纵轴上螺旋排列着小孢子叶,这里面的花粉在成熟的时候,只要稍微抖一抖,就可以像粉尘那样散出来,便于风力传播。而采松花粉,主要也是在小孢子叶球里的花粉还没有散出来之前,赶紧采收。

小孢子叶球

小孢子叶

花粉粒里面具气囊,图片来自赵磊

视频来自半边莲

所以采松花粉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要找到地方才能采到松花粉。太阴处的松树往往花粉较少;树太大太高了爬上去很吃力,太小了树杆脆会摔下来;花球小了则花粉少;那些开得很漂亮很耀眼的松花却已是明日黄花,花粉已飘散。容易爬的地方,那些花球早已被其它人捷出先登了。哎,这事可真不容易呀!每年都做松花饼的草木樨大姐说,三年中有两年都错过了季节,还有一年又碰到了坏天气,所以采收的松花粉量就更少了。

花球采集下来后要晾嗮干,使其张开外皮,这样花粉才能抖下来。抖下来的花粉还要过筛,筛去杂质,哂干或者烘干,松花粉的体很轻,也很细腻,可用作保健品, 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松黄”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称:“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淘宝上在卖松花粉的也挺多的,看着量挺大,而且似乎也不贵,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采的,反正这么艰苦的过程,我肯定是死活也不肯卖的。

抖粉过筛

接下来就是要制青,其实这一步的主要材料就是艾草,和做艾饺的做法差不多,也可以不加艾草,用纯面粉做,但是这样的话,做出来的饼没有颜色,而且也没有韧劲,口感上有点差别,色泽上也逊一筹。

接下来就是备馅料,可以是芝麻,豆沙,黄豆粉或者用杂粮炒熟了打磨成粉做馅,当然是芝麻馅最好吃了。然后就是做饼了,把面团加入青团,用力揉搓,再搓成小团。做成的小面团用松花粉滚一遍,用擀面杖擀成厚薄适宜的圆饼子,接下来就像包饺子那样包了,只是在里面加入事先做好的馅料,然后就是烤饼了。松花粉手捻有滑润感,所以夏至麦饼拿在手中也是很滑润的。有一种凉凉的感觉,刚好到了夏至的时候,天气也非常炎热,吃到这个饼,真是口感非常好。

当然,我是那个每年都在等着吃的人。以上制作过程都是应店街美食达人草木樨大姐所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