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共同探析导演思维;大家好,这里是权哥拉片室,我们今天聊一聊运动。相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大家都有过这种体会,就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东西和一个不断运动的东西,我们眼睛会不由自主的去看运动的东西,这是生物的本能反应,不光是我们人类,所有的生物都有这种反应。 我们的前辈在发明电影和创作的过程中,就把运动渗透到电影的血液中,电影离不开运动,就像人类离不开衣服一样。那么如何才是运动呢?怎样的运动才是有效的运动呢? 电影中的运动分两种,即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接下来我们各自分析一下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的形式是如何。 内部运动:即摄影机内部的运动,也就是说演员或者道具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摄影机可以是不动的,但镜头内的演员是动的(可以是风吹稻田、花落、演员奔跑或走路、奔流的河水等等) 外部运动:是指摄像机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等等都属于外部运动,这种情况下画面内部是可以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而摄像机一定要运动起来的。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内部运动依赖演员的调度、外部运动主要依赖于摄影机的调度。二者的相同点是都可以缓解观众的视觉疲劳。 以上权哥介绍的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都是公式化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结合、也可以只有内部运动没有外部运动、也可以只有外部运动没有内部运动。它是镜头语言的一种语法,只要是语法就是为故事服务的、也是为情绪服务的,一切拍摄的形式都要和后期的情绪相结合;例如我们要拍一场打斗的戏,场面很激烈,我们最好利用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结合起来,利用剪辑的“动接动”就可以将打斗戏拍得很激烈,现场感十足。如果我们要拍摄太阳落入海平面的温馨浪漫场景可以用内部运动,不用外部运动;所以运动是有前提的,不能随意用,用好了可以帮助导演更好的讲故事,用不好即使一个镜头用错都可以毁了整部片子。 除了摄像机的内部运动以及外部运动以外,其实还有一种运动,那就是“用剪辑制造运动”假如我们拍摄一段静态的对话镜头,在拍摄时导演没有让摄影机运动,演员的动作也不明显,而我们只是简单的剪辑,可能这段戏还没有进行完,观众就已经被催眠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拯救这段对话呢?答案是依靠“接近与远离法则”来剪辑,那么接近与远离法则是什么呢?我们下一期做详细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