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遇到“中年危机”,总觉得心里发慌,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发虚的感觉。自己会大笑说自己的30岁以后要过的比现在更洒脱,不过当今年真的进入了自己的30岁的时候,发现以前不以为然或者不相信的事情全部在自己的身上出现了。 比如,原来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会失眠,都是倒床就睡,到中午也起不来。但现在自己也会失眠了。 比如,原来不相信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开始每天看书了。 再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说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世界,现在开始慢慢相信随机漫步了,接受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周末和朋友小酌,本来是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中年危机。我和他这一晚的深聊,最终是碰触到了根本。自己深深地觉得,自己这辈子好像没有做真正有意义的事,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而时间也变得开始紧张,人生并没有很饱满,担心自己这辈子荒废了,并且很可能都没机会弥补了,因此有了严重的危机感。 1 “大教堂”思维 于是我们接着探讨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听说过“三个石匠”的比喻:一个人遇到三个石匠,问他们在干什么?其实他们三个表面上干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三个石匠的回答是很不一样的。第一个石匠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饭碗,第二个石匠说我做的是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石器活。他问第三个你在干什么?第三个说我在建大教堂。 管理学家经常用这三个石匠的回答来比喻三种做企业的境界,用我们今天的话说,第一个石匠和第二个石匠,他们做事的动力都是来自于一个很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就是得利或者是得名。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是我在建一个大教堂。 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从1892年开始建,建到今天还没有建完。 有一个词叫“大教堂思维”,就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怕自己看不到这件事的完成,但是你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是跟一个宏伟的目标连在一起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这种道理其实大家也都懂,就如同: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就想到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观点其实不是对现实的描述,而只是个人气质的流露而已。 我想了想我自己的人生阶段,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的阶段是短期目标都达不成的,心态就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习惯性愤怒。如果幸运一点,我通过了短期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中期的目标、开始向后期的目标进发,就进入了所谓的中产阶级。这个时候你的状态其实: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很脆弱,弄不好随时有可能掉到习惯性愤怒的状态里;另一方面,你又没办法继续往前走,所以就会陷入到一种所谓中年危机的习惯性焦虑当中。 聊着发现这就很滑稽了,要不就是习惯性愤怒,要不就是习惯性焦虑,要不就是习惯性迷惘。 假如不选择这样一种路径,你是按照威廉·戴蒙教授在《人生观培养》里说的,用一种内在的目的驱动你自己,这个目标也许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它永远牵引着你,即使你到不了大海,只要你一直向着大海的方向,你就既不会愤怒、也不会焦虑、也不会迷惘。原因是你努力奋斗的动力,是自内而外的,你学习不是要我学习,而是我要学习。 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我擅长的是什么 这个世界到底需要什么 最后,“还有件事儿” 乔布斯每年在苹果大会上的演讲,最后15分钟都会说到一句话,“还有件事儿”,说的就是苹果公司赚了多少钱。这既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他的一个思维方式,那就是你干了些什么事儿,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乔布斯干的最辉煌的事情,是在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他挣的钱根本没办法花的那八年里干的事情,或者说他干的其实就是一件事儿——“拿得出手”,面对这个世界我拿得出手的一件事儿。 如果我们的行为动机是由: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我最擅长的是什么、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三个圆重叠的那一个小部分,成为我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我想我不会因为这个阶段性的目标不实现而沮丧愤怒和焦虑。 2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每个人都要直面人生的四个根本命题:死亡、孤独感、自由与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他说对抗死亡的一个重要办法是影响力,如果一个人虽然死去,但他对这个世界还存留着影响力,那么就意味着他仍然存在着。 男人要“生一个孩子”,并且这个“孩子”能茁壮成长,然后在自己死去后,自己的“孩子”仍然能影响着这个世界。 中年危机,它和老人的死亡焦虑很像。饱满地活了一生的老人,是相对比较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而虚度了一生的人会特别怕死。男人的中年危机则是。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真实地按照自己的生命感觉活着,这就是一种最具有个性化的活法。当我这样活着的时候,我就在创造专属于自己的生命,这是自己生命的源头。 没有这种感觉,没有这个东西,你顶多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而谈不上创造力。并且,我想,所过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真实的意愿,当进入中年时,一样会有觉得心慌的虚弱感,而当进入老年时,你可能会深深地恐惧死亡。 男人也得“生”一个“孩子”,这“孩子”可以是作品或事业,如果没“生”,或者这个“孩子”质量很差,就可能会有严重的中年危机。 最后呢。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我想并不是任性,而首先是你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否则自己的生命就是一种虚度。当你真实地按照你的生命感觉活着的时候,你就在创造专属于你自己的生命,我正这么尝试的去修复自己的“中年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