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酸梅野酸梅,学名樱桃李,主产新疆霍城县大西沟乡。当地人也称天山小乌梅,野樱桃李,蔷薇科,李属,多年生乔木,在我国属濒危物种之一。野酸梅林是亚洲独有的、唯一的分布在新疆霍城县大西沟境内天山山脉北坡的罕见物种,是全世界仅存的且极为珍贵的野生果种,也是世界罕见并濒危灭绝的原始野果。其果实呈圆球形、椭圆形,颜色分红、黑、紫、黄四种,鲜艳美观。味酸甜可食,制成的饮料、果酱具有降血脂、开胃等保健作用。 中文学名野酸梅 拉丁学名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 别称野生酸梅,天山乌梅,野樱桃李 二名法Prunus cerasifer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李属 种梅,酸梅,乌梅 分布区域新疆霍城县 更多 简介野酸梅,学名樱桃李,当地人也称野樱桃李,蔷薇科,李属,多年生乔木,在我国属濒危物种之一,是全世界仅存的且极为珍贵的野生果种,也是世界罕见并濒危灭绝的原始野果。 据《中国树木志》记载,仅新疆霍城县大西沟乡沿天山地带有少量分布,是世界濒危的原始野生林果。 大西沟,亚洲野酸梅最大产地。碧野在著名的《天山景物记》中记叙这样的场景:“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百兽的乐园”。“有这么一条野果沟,沟里长满野苹果,连绵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无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累累的苹果无人采,老苹果树凋枯了,更多的新苹果树茁长起来”说的正是大西沟。 大西沟坐落在霍城县西北的大西沟乡境内,距县境50km。大西沟内有无数涓涓细流汇成大西沟河,河流蜿蜒曲折,夹岸重峦叠峰,生长各类野果约60余种,共有野生果树39.6万株,以野苹果、野酸梅、杏、山楂为多,而野酸梅林是亚洲独有的、唯一的分布在新疆霍城县大西沟境内逆温带山区的罕见物种,学名樱桃李,属乔木。 形态特征野酸梅果实 野酸梅为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多分枝,枝条细长,开展,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先端急尖,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紫红色,有时鳞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披针形,长(2)3-6厘米,宽2-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有时混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微下陷,下面颜色较淡,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髯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脉和侧脉均突起,侧脉5-8对;叶柄长6-12毫米,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无腺;托叶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边有带腺细锯齿,早落。花1朵,稀2朵;花梗长1-2.2厘米,无毛或微被短柔毛;花直径2-2.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长卵形,先端圆钝,边有疏浅锯齿,与萼片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无毛,萼筒内面有疏生短柔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匙形,边缘波状,基部楔形,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25-30,花丝长短不等,紧密地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稍短;雌蕊1,心皮被长柔毛,柱头盘状,花柱比雄蕊稍长,基部被稀长柔毛。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宽几相等,直径2-3厘米,黄色、红色或黑色,微被蜡粉,具有浅侧沟,粘核;核椭圆形或卵球形,先端急尖,浅褐带白色,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时呈蜂窝状,背缝具沟,腹缝有时扩大具2侧沟。花期4月,果期8月。2n=16,17,24。[1] 果实呈圆球形、椭圆形,果实颜色分红、黑、紫、黄四种,鲜艳美观。味酸甜可食,制成的饮料、果酱食用。具有降血脂、开胃等保健功能。 树幼树长势较旺,针刺多,成龄树树势中庸,树姿开张,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强,枝条下垂。 地理分布生山坡林中或多石砾的坡地以及峡谷水边等处,海拔800-2000米。中亚、天山、伊朗、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均有分布。[1] 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