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产品销售不仅仅是要种好!

 有农有艺 2019-04-12

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一直是农民极其困扰的问题。所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是我们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事情。我们可以像那些国家学习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发现日本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就很值得我们进行学习。

一、农产品的商业操作

日本每年都会有农产品拍卖,特别是新品种的第一个产品出来后,利用拍卖来抬高身价,这是一种商业模式,也是为农产品做宣传。前段时间拍卖的7.3万元30颗的日本“浪漫红宝石”葡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一个新品种的问世需要给它一个噱头引起人们的关注。

经常性的拍卖就让世界对日本农产品高价格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认可,如果价格低了反而认为这肯定不是日本的,真是城市套路深啊!

二、高成本高品质构筑基础

首先,市场确实存在高端消费需求,于是有人进行品种改良,推出一些差异性产品;其次,日本的人力费用很高,再加上不菲的培育和包装成本,多方面的原因也促成了天价;然后,研发成本也确实很高,前面提到的“浪漫红宝石”这一新品种开发历时14年,其糖度在18度以上,每串重量不低于350克,每颗葡萄大如高尔夫球,外皮颜色比普通品种红,每颗葡萄的重量到20克以上才能出货。

三、产品分级形成差异化

日本种植栽培分为三类,目的是为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一种是有机栽培,100%不允许使用农药;一种是特别栽培,也就是绿色栽培,比普通栽培的农药使用减少50%;第三种是普通栽培,即正常使用农药化肥的栽培,也要达到日本全国的最低环保标准。对于不同种类栽培的农产品,要求在出售时要标注清晰并打上不同等级的环保标签,不同等级的农产品价格差距很大。

四、严格上市标准

在市场上,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包装的,没有散装,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为了增加民众对于农作物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提高农民在种植时的责任意识,日本还推行实名制销售。超市里售卖的水果蔬菜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一方面,产品的名称、产地、商户号、采摘时间、土壤情况等信息必须贴在包装上;另一方面,生产者要在蔬菜上挂上自己的名字或家里的照片,同时还会公布在官方网站上,向消费者公开的同时也向农户公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