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书法名家怕写楷书呢?

 wuzhi9 2019-04-12

怕写楷书,倒是不至于。既然成了书法家,相信绝大多数都是系统临学过楷书的。书法有行、草、隶、篆、楷五大书体,每一体例又细分为诸多的小门类,如篆书分大小篆,楷书有魏碑、唐楷,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等。术业有专攻,楷书只是其中之一,常写楷书作品的书法家不算少,只是写其他书体的人更多,如此而已。


从当前各类书展、大赛作品上看,入围入展的楷书作品的确相对比较少。透过这个现象,或可反映这样一个事实:楷书虽然是重要的书法体例,但在今日书法艺术领域并不是热门,长期致力于楷书研究的书法家并不多



究其原因,抱庸作一浅述。

一、楷书或被看作是书法入门的基础,门槛较低,书法家们对其艺术探究的兴趣不浓。插个话,有的三岁小孩子拿起毛笔都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楷书,田英章楷书培训班流水线一样,每年可培训出成千上万个能写楷书规范字的学生,楷书太多太滥了,艺术的门槛太低了,所以很多书法家不愿去捣腾楷书。不是书法家们都不写,有的也经常会去临楷帖,只是他不愿意拿出来示人,不少人觉得楷书的艺术品味实在是太过低端。

二、楷书是五大书体中技法理论最宽域最系统最完备的书体,想创新突破难度最大。想与唐楷比楷法,基本上是痴心妄想,楷书的法度技巧在唐朝已经被挖空翻烂,想弄出些新花样来,难如登天。书法家们对这一点都心知肚明,自然不会缘木求鱼。很多书法家其实都会学唐楷之法,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学楷不为工楷,而是吸收其养分,将来在其他书体上谋出路。

三、不少书法家抱有“趋金”和从众心理。目前在各类书展中,最抢眼的不是行书就是草书,古玩字画市场、艺术藏行最欢迎的也是一样,正楷没人看,也没人收。书法家们也是要吃饭的,为迎合市场需求,也为自已的名声利益,当时更乐意去写行书草书而不是楷书。



抱庸浅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