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

 木香草堂 2019-04-13
         当前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重视了教,忽略了学,重视了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而教学的关键就是学,学是主体,是对所教知识的落实,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学习,自主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发现课题、解决课题的协动式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采取交流合作、探究调查、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词是“深入学习”、“对话式学习”和“主体性学习”,近年来日本各所学校在该模式的运用上比率达到了45%以上,此外“自主学习”也被列入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修改建议中(此部分摘自《人民教育》2016年第13期刘琦编译)。而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的方式依然是教师教、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累”了教师,而且更阻碍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学生的厌学甚至弃学现象。
       自主学习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不仅源自学生,而且是依靠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依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发现知识产生的背景,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学生主动、自觉、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则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载体和方式,通过小组间组员的合作,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对话和交流,可以有效调动小组间组员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相互协调意识,调动小组成员交流合作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也能将教师从单纯的课堂授课中解放出来,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更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依据,在分组时要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决不能将小组学习当做分快慢班、快慢组的借口,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小组成员的分工,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让组内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满足感和快乐感。
       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现实,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不同程度的探究作业,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将遇到的困惑进行搜集,以便于小组合作学习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再好也不如学生学的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学习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