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建城专家 周德兴

 zqbxi 2019-04-14

      周德兴(?—1392),明朝开国将领,随朱元璋起义,历经百战,建功无数,为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和征伐蛮夷、统一中国立下许多战功,后被封为江夏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周德兴在福建沿海戍兵,大兴土木,修城筑寨,以防倭寇。仅在漳州府就修建了镇海、六鳌、铜山、悬钟4座临海城堡,有如4个严阵以待的巨人,守护着海防前线,构成捍卫海疆的一道坚固防线。如今,这4座古城堡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镇海卫城、六鳌千户所城遗址被列入漳州“海丝”遗迹。






        经略海上防倭戍守

      明初,随着福建山区反抗势力的逐渐平静,福建的军事布置渐渐以沿海为重,当时沿海还存在一部分反明势力,而且倭寇屡屡入侵。为防倭寇骚扰,明廷着手在沿海地区设水寨,造战船,设立专门的海防卫、所于沿海要害处,移兵建城,锐意海防。

      骁勇善战的周德兴,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朱元璋派到福建整顿军备,“经略海上防倭戍守”。明史载其曾威震蛮中,关于周德兴在福建的功绩,《明史》·卷一三二·《周德兴传》里只有短短几行:“居无何,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

       洪武二十年(1387年)四月,周德兴到了福建后,按照户籍征兵操练,得到民兵十万余人。身为军事工程专家的周德兴亲自巡防全省沿海各要地,他根据闽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兴建诸巡检司,拨民兵防守,分隶于各卫所,以互相策应。在军事要地、沿海地区,筑铜山城等16座,设置巡司45个,修建了镇海卫等5卫,使得明朝初期福建防御倭寇的措施已臻完善,为抗倭构筑了坚固的国防设施。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黄友泉分析,周德兴除了在海岸线上建立起卫城、巡司等陆地防线外,还在海上设立了以水寨为核心的海上防线,海陆防线之间并非相互隔绝,在防卫上、职官设置及兵力配置等方面海陆防线之间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应援。

      漳州地处福建的最南端,处于闽粤交界之地,南与广东相连,东北与泉州府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山海之寇频发,备御形势十分复杂,而且漳州三面濒海,水道四通八达,海防地位十分险要。《读史方舆纪要》称:“惟府境与会城皆三面濒海,故防御最切。”

      《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洪武二十年至铜山始建城,又于城外凿池,种种建设。凡有益于民众者,罔不尽力措施。”“德兴又以海滨地广,疏节阔目,另置巡检司,悬军插羽,为唇齿之依。”

      同年,周德兴在“福建南部海疆门户和闽粤陆路交通咽喉之要塞”的铜山,置铜山城和赤山、洪淡、金石3个巡检司。翌年二月,设守御千户所。

       纵观周德兴戎马一生,为明朝初期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连朱元璋都曾感慨说:没有周德兴等人的英勇,自己也不可能这么快建国成功。

       漳郡四大海防古城

       在周德兴的精心规划下,漳州沿海由北而南修建了镇海、六鳌、铜山、悬钟4座临海城堡,其中镇海为卫,其他三城为千户所。为防倭抵寇、固守海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镇海卫城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所筑,为福建沿海抗倭御敌的重要兵戎古城,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卫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虽地处偏僻,管辖地域却十分广阔,南至广东汕头,北到福州马尾的漫长海岸线。《镇海卫志》载,原有官兵5300名,历任指挥使18名。初建立时,上设卫指挥使司和前、后、中、左、右5个千户所于城内,辖六鳌、铜山、悬钟3个守御千户所,及巡检司、烽堠、把截所、巡哨、望口等无数个海防要塞,与威海卫、天津卫、金山卫并列为明初4大名卫。

      镇海卫城墙作为海防的最前沿,虽历经630年风云,现保存有“卫城观海”“七星落地”“飞蛾洞”“断头罗汉”“东岳景观”“文庙碑刻”等景观及约2700米的残存古卫城墙。

       六鳌古城

      六鳌千户所城 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所设陆鳌(后称六鳌)守御千户所而建。城周围550丈,城宽1丈,高2丈,砌以石,女墙865垛,窝铺15个。《漳浦县志》载:“六鳌守御千户所,为县外障,明洪武二十二年设所,官同卫千户……原额设官军千八百九十八名。”六鳌城与铜山城规模相近,但驻军比铜山所的1220名多出678名,级别比铜山的“所千户”要高。

       古城墙全部采用长条石砌筑,墙厚2至3米,高6米,依山势地形起伏,筑于天然岩石上。城外以海为濠,城开东南西北4门,各门有夯土城楼。又辟有水门,用于排洪和战时应急,筑有墩台、观察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城遂废。城墙上镶嵌石刻“海天一览”,巨石镌刻“武略将军”;城中山上巨石镌刻“嵯峨一片石,独视水中天。大地东南去,群山不敢前”的豪迈壮语;城北有明代记俞大猷抗倭功绩的《宪伯俞公泽枯靖海碑记》。

       铜山古城

      铜山千户所城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临海砌石,环山筑城,逶迤环绕,方圆551丈,背广1丈,女墙855垛,窝铺16个,高2.1丈,城置东南西北四门,西南旱路各建一楼,东南北三面临海。自成天然广阔的护城河,西面直达水寨大山并形成犄角。《铜山志》赞铜山城:“砌石为城,临海为池,其万世不可拔之利矣!”

       宛如“沧海悬珠”的铜山古城,在蔚蓝的大海映衬下,穿越时空,从历史深处走到盛世今朝。岁月如流,浮华万千,风采依然,它无需任何华丽的雕琢,却成为东山人心中一座永远屹立的航标。

       诏安悬钟古城

      悬钟千户所城 位于诏安梅岭南门村,因地形酷似悬钟而得名。民国《诏安县志·建置·城池》载,周围550丈,砌以条石,垣面广1丈、高2丈,女墙861垛,窝铺15个。东西南北四门上各有楼,其东西二门阻海,北门通路,南门塞之,环海为壕。

        悬钟千户所隶镇海卫,设正千户3员(正五品)、副千户3员、镇抚一员、百户11员、旗军1168名。在抗倭斗争中,悬钟古城成为东南沿海抗倭御寇的一大雄镇而远近闻名。一代名将戚继光、俞大猷都曾屯兵于此,是明清两代东南沿海的要塞之一。

       悬钟古城几经兴废,现存东门、南门和部分残垣断壁。1989年重建西门部分城墙。现存城垣周长约1800米,东门、南门保存较为完整,南城门有瓮城,东西长13.2米,南北宽8.8米,城门系石拱门,顶宽2.45米,厚1.7米,高2.5米。

      悬钟城背后的果老山,怪石嵯峨,八峰环拱。山上有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驻守的武将、文士及巡查官员留下的题咏石刻几十处,在古卫所当中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被誉为“漳州第二碑林”。

      岁月如梭,故垒雄风犹存。漳州4大海防古城,一部记载了631年历史的史书,让我读到定格在岁月中的那鲜活的古老语言和那生生不息的坚守,读到漳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的坚毅与柔情。(《闽南日报》,黄辉全 文/供图)


        厦门古城

      “门”是地名的通称。江河入海处有山崖的地方,古时船户、渔民形象化地叫客观存在为门。广东珠江口有“虎门”,行政特区有“澳门”,福建闽江口有“长门”、“五虎门”、漳州九龙江入海处有“海门”、“濠门”,此外还有“金门”、“下门”等。“下门”是“厦门”的最早俗称。

  “下”与“虎”、“澳”、“长”、“海”、“金”、“濠”是地我的专称。其涵义也是形象化。

  以福建漳夏来说:“海门”在九龙江进入厦门港海域这间;“濠门”在海门的东北(《明史》)。按照方位,该是现在屿仔尾一带。那地方有个村落叫“石后”,即现在厦门到屿仔尾客轮的终点站。“后”字闽南话叫“户”或“护”,《辞海》给“濠”字解释为“护城河”。这样“护”字的话音就还有“濠”字的痕迹以及“户”字的谐间。而“海门:往下到鼓浪屿和厦门岛,是海潮进出的通道,像护域河河水进出的门,也就是“濠门”。“濠门”以下的一个门叫“下门”。海门、濠门,这两个门不是明代才命名,而厦门也是明初命名,皆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城之前。

  清道允《厦门志·序文》说:“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厦门志·形势》说:“金厦尢为险要,门户之防也。”都说厦门是“门户”。

  “厦”与“下”,在闽南话无论文读或白读,话音的声、韵、调都是一致。因此,厦门的“厦门”是由“下”演变的;由“下门”变为“厦门”,是文人雅化的。

  人们习惯地把北部叫“上”,南部叫“下”;闽南人还习惯把北方人叫“北顶(上)人”;把南方人叫“下南人”。连接“门”为门户来说,可谓“厦门”是“福建南部的海上门户”,比之泛称“大厦之门”或“华夏之门”,更有具体、确切的释义。

  总之,“下门”雅化为“厦门”,早在明初命名,而非洪武末年才有。周德兴建城,不过是沿用而已。

        铜山城

       铜陵古称铜山。看铜陵地形,丘陵多土地少:城内有岵嶁山,蜿蜒数百米;城外九仙山、大伯公山、竹枝山、龙潭山、大澳山连成一片。东南面向南门湾、屿南湾等海湾,风大浪高,草木稀疏、淡水缺乏,人要在这里居住困难很多,故早年间铜陵只是个“渔人寄足”的地方。

       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受皇帝朱元璋委派,主持福建沿海防务,谋划海上防倭戍守方略,始建铜山城,置铜山守御千户所,与六鳌、悬钟成鼎足之势。

       铜山城环山而起,三面临海,唯西南隅与五都接壤。开辟城门四个,东门曰“晨曦”,西门曰“思美”,南门曰“答阳”,北门曰“拱极”。城基与城墙用条石砌叠而成,内墙用粘土和碎石夯筑。城周总长五百七十一丈,高二丈一尺,墙体厚一丈,女墙(城墙上高低不平如齿状建筑,可供守城官兵观察和防御)八百六十四堞,窝铺(供守城官兵休息的地方)十六间,东、西、南各建城楼一,惟北门封闭。驻军一千二百名,百户十员,千户四员,佥事一员。驻军原为漳籍官兵,因驻地荒凉,兵士经常逃离。洪武二十七年(1394),周德兴移调莆禧兵入驻铜山,并允许家属随军,以保证驻军稳定。之外,周德兴还在铜山城建立关公庙“以护官兵”。

        铜山城的建立,使昔日“渔人之寄足”的海岛一隅有了“城”,海岛人从此有了城里人的尊严。

       因为有了城,才有官兵守卫,有蒲禧兵入铜,有家属随军,才有“崇学重教”的莆田文化进入铜山。

       因为有了城,才有顶街、下街,才有三书院,才有游天庭、唐文灿、文三俊、黄道周、陈瑸、陈士奇、唐朝彝七进士,成为铜山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因为有了城,才有关帝庙,才有“无论新居与旧厝,家家关帝供中堂”的风俗,才有“缘系关帝、和谐两岸”的关帝文化。

       因为有了城,才有铜山十八景,才有五彩缤纷的古城文化,可以寄托我们的乡愁,振奋我们的精神。

        这一切,都源于周德兴始建铜山城。

       铜陵镇

      七星池和南门海堤是铜陵镇南门湾片区两个重要历史文化元素,两个片区的保护与改造对提升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七星池的来历与铜山古城的开拓者周德兴紧紧相联,而南门海堤则是时任县委书记谷文昌执政为民的丰碑。

 六百多年前,周德兴奉明太祖朱元璋旨意来铜山建城御倭,逐渐把一个荒凉的海岛变成人杰地灵、海滨邹鲁圣地。今天,当你漫步在七星路上,只见路边有一家水产公司的加工车间,墙上是少儿童趣画作,当年这里是七星池之一的小沙池。相邻的新加坡楼是以前的大沙池,而再进去的电影院,就是南门大池,最里面靠近东山实小的则是旗杆池。当年周德兴熟谙地理,他看出铜陵岵嵝山是个龙脉之地,这座山拥有极其优异的筑城条件,三面临海,形成天然的护城河。而西南面是唯一与陆路接壤的地方,是个重要门户。有点不足的是地势低洼,不利于防守。于是他就选择在这里挖了四个大池,这样既可以危地势、助防卫,挖掘出的泥土又可用来修筑城墙。

     周德兴挖池筑城这一举措是铜山开发之始,现在看来虽然出于军事防御的初衷,事实上造就了铜山“五福临城”:一是固城之福。四个大池使城的西南面更加险要,形成西南完善的防卫要津。多少年来不计其数的外寇来犯,都没办法侵入,就得益于这些防御屏障,使铜城永固。二是聚财之福。周德兴看出城内排水“四水分流”,有“散财”之嫌,不利于聚财,于是他把城内的排水统一汇入一条大沟,经顶街拐泗州佛庙,再由后门追转石鼓街,流入西南面这四个大池,然后再引入东坑的濠沟尾,汇入铜钵埭沟,最终出虎崆“以归于海”。这些水的储存,使得这一带的农业灌溉得到保证,农作物生长繁茂,人丁旺盛。古人认为“水主财”,正是这个道理。三是润土之福。铜山自古水资源缺乏,群众用水多依靠水井,而这些大池造就了现代人所说的“海绵城市”,使得土壤常年保持湿润,因而这一带居民的水井都是逢旱不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融融。四是造景之福。这一带水域的建成,造就了“七星”美景,使铜山环境更加优化,景色更加秀美。五是防汛之福。东山每年雨季集中,常有积水泛滥;夏季碰到强台风,海水又常常倒灌,有了这些大池,则成为纳潮防汛的最好设施,确保铜山百姓免受洪水之灾。凡造福于民者,民自不忘之。铜山百姓在城内后山的山腰曾建设一座周公祠,世代香火朝拜。清嘉庆十年(1805)又入祀位于关帝庙之右的“名宦祠”,今天铜陵的百姓对周德兴这位古城历史上的德政者几乎都耳熟能详。

       周德兴建城一百多年后,巡海道蔡潮视察铜山,又进一步完善古城西南边水域的防卫建设,陆续开挖了瓮仔池、芦荻池、双圈池等三池,加上原来四个大池,形成了七星池美景。神奇的是每到农历十五夜晚,气清月圆,七星池清澈如镜,此时远在天边的梁山竟然倒影在七星池里,铜山十八景中最不可思议的“梁山倒影日月明”就出现了。如今这里的一条路命名为“七星路”,记载着乡人的殷殷记忆。

  距七星路几米之隔就是南门海堤,海堤上有一座香火旺盛的真君宫,在真君宫大埕上立着两个宣传栏《南门海堤建设纪略》,向人们宣传当年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修建面前这条长虹般雄壮海堤的感人事迹。

 1962年一场灾难性的台风给南门片区带来巨大破坏,县委书记谷文昌来到受灾现场,心情沉重,他决定要在这里建一道长堤挡住风浪,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摆在谷文昌面前至少有三个难题。首先是资金难题。当时东山正经历三年困难时期,谷文昌就多方向省里争取并得到支持,同意把刚刚竣工的八尺门海堤节约下来的资金,全部移到建设南门海堤,又争取到省里专项补助,最终解决资金问题。接下来,则是技术难题。解放初期,东山人才缺乏,在谷文昌重视下,工程指挥部聘请市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全程跟踪监督质量,并从八尺门海堤建设指挥部抽调一批技术骨干来支援南门海堤建设,又在铜陵征集一批能工巧匠,这样一支责任心强、敢于创新的海堤建设技术力量产生了。最后是施工难题。真君宫以北至角仔底为北堤,长有四百多米,这段海堤多为水底作业,风高浪大,非常难以施工。谷文昌通过深入调研,提出定额加奖励的方式,有力地提高了工效;同时,又从八尺门海堤调来十多艘专用运载石头的船只,乘风平浪静的空隙抢运石头,有效解决工程停工待料问题。通过克服这三大难题,在谷文昌的领导下,南门海堤建设者们日夜施工,终于在当年台风季节来临之前,保质保量完成北堤的主体工程任务。从此,南门海堤成为南门片区百姓的“生命堤”。

        皓月初上,清辉净气,散步在南门海堤上,只见渔火点点,意境深远!是啊,就是这片海,《铜山志》古代铜山内八景就有“南浦渔歌”、“天池胜景”的描述。北堤的尽头是渔人码头,只见来来往往的渔船停靠在这里,渔民们粗犷的吆喝声仿佛像一曲豪迈渔歌引吭高唱。站在码头北望,只见北堤又高又陡,从海底到堤坝上几乎是垂直的,有十几米高,非常险要,可以想象当年建设这座海堤多么不易啊!月光下,古城显得庄严稳重,千百年来这座古城保护了铜山人民不受外敌侵扰。而城前的南门海堤,则显得雄伟刚健,俨然是古城的威武卫士。古城与海堤的紧密合作,确保了铜山一方安宁,有效地抵御外敌侵扰和自然灾害的破坏!

      南门片区的群众是幸运的。六百年来,从周公始建的七星池到谷公主建的南门海堤,两位历史圣贤,为这一片区留下泽及千秋万代的造福工程。古城百姓不会忘记周德兴,他们立祠铭记周公的德政;而当南门片区百姓感恩于谷书记的恩德,要立碑颂德时,却被谷书记谢绝了,这是一种共产党人坦荡磊落的胸怀和不计私利的高尚风格啊!政声人去后,丰碑立人间。周公囿于时代限制,有着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性。而谷公,做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长期接受党的教育,他胸中有格局,眼里有目光,在东山的十几年里,他致力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致力于农业发展,兴修水利;致力于夯实基础,执政为民。时至今日,他在东山大地上修建的红旗水库、西港盐场、八尺门海堤、东赤港、南门海堤、后澳避风港等一批惠民工程,至今还在为东山人默默奉献着。谷公不但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更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城一堤,从周公到谷公,正是有历史上众多造福于民的先贤,才有今天东山的辉煌。我们要感恩先贤们的政德,要学习他们造福百姓、执政为民的精神!感叹之余,诗兴溢满感恩之情,就以一首七绝纪念谷公:“北堤夜色千家亮,南浦渔歌独棹昏,诸碍剔除雄坝就,万黎铭刻谷公恩”。(张哲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