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搜集了100幅国画鉴赏点评,宋代篇共分为六部分,这是第五部分。 米友仁﹝ Mi You Ren ﹞﹝ 1086 ~ 1165 ﹞米友仁,一名尹仁,字元晖。他是书画家米芾的长子,从小受到家庭薰陶,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很精于书画了,他的绘画风格是学习父亲并加以发展,自成「米家山水」的新画法。 潇湘奇观图 纸本 手卷 墨笔,19.7 x 285.7 公分 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 说明: 《潇湘奇观图》是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开卷是一片浓云翻卷,云中渐渐显现出山的轮廓,随着云卷波动,山峰时隐时现,非常具有动感,最后以江边丛林中的屋子作为结束。
云山墨戏图 ﹝局部﹞ 纸本 手卷 墨笔,22.2 x 194.8 公分 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 云山得意图 ﹝局部﹞ 纸本 手卷 墨笔,27.2 x 212.6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省 远轴晴云图 李唐﹝ Li Tang ﹞李唐,生卒年不详,他是河阳三城人,字晞古,北宋徽宗任职翰林图画院。靖康之难后,中原纷乱,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绍兴年间重建画院又重入画院,授成忠郎,为画院待诏,赐金带。 万壑松风图 1124 年 轴 绢本 设色,188.7 x 139.8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省 说明: 这幅《万壑松风图》是李唐高龄时画的,但画中的山石仍然具有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主峰布置在画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参差的插云尖峰。画中冈峦、峭壁有好像刚被斧头砍过的痕迹,是典型的斧劈皴法,这一片石质的山,显现出特别坚硬的感觉。山腰处朵朵白云,好像冉冉欲动,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后层次感划分出来,另一方面使画面有了疏密相间的效果,在整个气氛上有柔和调剂的效果,不会因为太密、太实而让欣赏者有过分的压迫感。山巅的丛树,近树的松林,若隐若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
晋文公复国图 卷 绢本,29.4 x 83.1 公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New York﹞,美国 说明: 《晋文公复国图》是在描绘公子重耳忍辱负重,最后终于成为晋文公,并让晋国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当时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不仅杀死太子申生,还令两个公子重耳、夷吾流亡在外,后来晋献公去世,公子夷吾继承,但他为了巩固势力,又逼迫重耳再度流亡,重耳流亡了许多地方,终于在十九年后,在晋穆公的支持下回来继位,成为晋文公。 这幅图依照故事的情节分为六节,每节都以晋文公为中心展开。在故事里的晋文公虽然是在流亡途中,但因为李唐对晋文公人品的尊崇,在画里的晋文公依然气宇非凡,雍容华贵。全图以白描为主,衣服的纹路线条轻柔,转折处有些顿折,展现出衣服的质感,是一幅很全面的历史人物画。
胡笳十八拍 ﹝局部﹞ 册页 绢本 设色,尺寸各幅均异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省 说明: 《胡茄十八拍》描绘的是「文姬归汉」的故事。蔡文姬,原名琰,是东汉时后的人,他的父亲是当代大儒──蔡邕。文姬本来嫁给了卫仲道,但成亲不到两年,卫仲道就病死了,文姬只好回陈留老家居住。之后战乱,羌胡入侵陈留,文姬被羌胡掳走,还被逼迫与匈奴左贤王成亲,文姬因此留在异地十二年,并产下两子。后来曹操当政,想说蔡邕跟自己也是老交情,便用金帛将文姬赎回来。文姬回到故乡后作了两首《悲愤诗》,两首都在述说他在异地生活的凄凉。
采薇图 绢本,27.2 x 90.5 公分 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 说明: 《采薇图》是在描绘伯夷、叔齐不吃周的食粮,因此饿死在首阳山上的故事。画中的伯夷双手抱膝,蹙着眉头,表情严肃愤慨;而叔齐则右手扶着地、左手比划着,在跟伯夷说话,看起来乐观积极,两人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他们对这片河山的热爱及不舍。
江山小景图 ﹝局部﹞ 绢本 设色,49.7 x 186.7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省 说明: 本图画面的视野相当开阔,近处有山川丘壑,远景江水涟涟。近景的山川是实景,也因此李唐在近景上用了浓墨,且描绘的相当细致,对虚景的水景则只是勾出水波,两者的对比让人有更多的想像空间。
山水图 村医图 ﹝局部﹞ 绢本?设色,68.8 x 58.7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省 说明: 《村医图》又称为《针灸图》轴。本图描绘的是一个村医在替病人针灸,而其他人既同情病人的疾苦,却又担忧村医的医术的情形,真实的反映出宋代农村医术落后的情况。
梁濠秋水图 ﹝局部﹞ 卷 绢本 设色,24 x 114.5 公分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中国 说明: 《濠梁秋水图》描写的是安徽濠水一带的风景。开卷先是丛林,树下有两个老人对坐。左侧飞泉直泄,跟山下的溪水相接,水中有层层波纹,落叶漂流,显现出秋天的气氛。
清溪渔隐图 ﹝局部﹞ 卷 绢本 水墨,25.2 x 144.7 公分 故宫博物院,台北,台湾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