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柏顶炮台。这组照片是拍摄于中日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后,是由当时的日本随军摄影师所拍摄。这些威海卫的炮台都是清朝花重金打造的,本来是保护这里的北洋水师的,但是这些海防设施没能保护北洋水师抵御日寇。这些炮台被日寇攻破后调转炮口轰击湾内北洋水师舰艇,造成最后北洋舰队全部覆灭的下场。 图为刘公岛东南火炮。威海卫炮台由德国人汉那根(Van Hanneken)负责设计和建造。1879年汉那根由李鸿章聘为北洋海军军事顾问主持炮台设计与施工,主要为了保护湾内的北洋舰队及基地设施。 图为北山嘴炮台。威海卫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威海卫地处山东半岛顶端,港湾呈半圆形,有刘公岛、日岛横列湾内,形势险要。港湾南北两岸及刘公岛、日岛建有10余座炮台,配备新式大炮100余门,火力交错,防御坚固,成为北洋海军基地和提督衙门所在地。 图为黄土崖炮台。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后,北洋海军在旅顺稍事休整,全部泊聚于威海卫。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1895年2月2日,日军占领威海卫。 图为祭祀台炮台。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于2月11日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图为龙庙嘴炮台。北洋水师的战败,让清朝的海防变得毫无防御能力,清朝的海防至此门户洞开。 图为鹿角嘴炮台备炮。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顿时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也展开进攻,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清军全线溃败。清廷只得乞降,派遣李鸿章全权处理,前往日本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图为谢家所炮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腐朽的清王朝,妄想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机器生产,就可以达到强国的目的,而不从根本上去解决传统封建制度的弊端,这样从西方引进再多的武器也是徒劳。清朝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武器、舰艇都是超一流的,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还不是一败涂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