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老照片,旧时光,带你看30年代的北京

 老照片收藏家 2019-04-17

本文参加了【京彩e品·京彩文化】有奖征文活动

图为北京北海公园内的九龙壁。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九龙壁建于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壁厚1.6米,长25.52米。该壁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上面一共有635条龙。

图为北海公园内,前面的是永安桥,远处的那个是北海北塔。在这个牌坊两边的木柱上贴有一幅宣传标语“抵制仇货,提倡国货”,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初期,这个宣传标语就是提倡国人抵制日货。

图为崇文门外的大街,可见那时的路面还是土路,路面坑洼不平的。下雨后,路面积水都成了一个小水塘了。崇文门就是哈德门,又称海岱门,始建于1268年,修建于1419年(永乐十七年),在1968年被拆除。

图为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石舫,石舫周边已经是杂草丛生了。石舫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舫上舱楼原为中式古建筑,在清咸丰年间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在清光绪十九年,按慈禧太后的意图,改成了一座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当时石舫上的窗上都镶嵌五色玻璃。

图为北京前门火车站,也就是正阳门东车站,因正阳门俗称前门,所以这里俗称前门火车站。车站建筑为欧式风格,地下2层,地上3层。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并启用。如今这里保留了原貌,现为北京铁路博物馆。

图为当时的天坛圜丘坛,这里也是长满了杂草。圜丘坛是一个三层露天圆台,也叫祭天台,建于1530年(明嘉靖九年),位于天坛南部,为明清两朝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

图为前门大街,远处的是正阳门箭楼,那个牌楼是前门大街上的五牌楼,它的正式名称是正阳桥牌楼,因其造型形式为五间六柱五楼式而俗称五牌楼。当时正阳门外有护城河,河上有一座桥,名曰“正阳桥”,五牌楼就位于桥南。该牌楼一开始是木质结构建筑,在1936年五牌楼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