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们都喜欢吸猫 云吸个折耳、英短那不是本事 探长今天就给你们来个大的 在神奇的伊比利亚大地上 满街跑着火腿 啊,当然不是,这里有一种美丽的大猫 我们一起来吸一吸 十个伊猞九个胖 还有一个压塌炕 大家好,上面这位就是伊比利亚猞猁本尊了。它是欧洲最大的猫科动物,同时也是全球数量最为稀少的大猫。而且这家伙,非常容易长胖,虽说平均体重在12.9公斤左右,但在野外看到浑圆系,接近30公斤的伊比利亚猞猁也别惊奇。 和非洲的兄弟们不一样,放眼整个动物界,伊猞的时尚品味依然遥遥领先:双耳尖尖上那一撮迎风飘逸的黑毛,一身黄底黑斑如豹纹样随性染点的花纹皮毛,分分钟可以登陆各大时装周有木有! 而且人家小时候是这样的,有没有瞬间将你萌化?人家也不是从小就是胖子的。 随风独行 能力超越葫芦娃 成年伊比利亚猞猁的活动范围最远可逾100公里;视乎当地猎物的多寡,它们的领地范围会在10-20平方公里间游移。为了宣示领地,除了像其他大猫那样用尿液标记边界之外,部分伊比利亚猞猁会狠狠啃咬领地周围的树木,表达控制欲。 伊比利亚猞猁是标准的独居动物,它们的双眸除了会自动调节瞳孔适合光线,还具备极佳的远程视力,可以瞬间发现500米外的猎物。它们耳朵里的绒毛也可以强力扩大外界传入的声音,是标准的”顺风耳“。是不是觉得它已经召唤出了葫芦娃的各种超能力? 捕猎时的伊比利亚猞猁,一点儿也不像真正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不想用猎豹的速度、狮子的撕咬或者是东北虎的利爪那样玩命操作。所以它一般会选择比自己体型小很多的猎物:如兔形目、啮齿目、食虫目、鸟类等。 ”懒惰“的伊比利亚猞猁更不喜欢主动出击,不如守株待兔,待在一些水源地,等着猎物自己过来饮水。而天生的肉垫等装备可以让它安静地靠近猎物,最后才来一个,一击命中,吃个肚圆。 兔子是伊比利亚猞猁的最爱,雄性伊比利亚猞猁平均每天都要吃一只兔子,而处于哺育幼兽阶段的雌性,每天差不多要吃三只兔子才够!颤抖吧小兔兔,伊比利亚猞猁真的是无兔不欢。 然而,这种神奇美丽的生物却已经极其濒危,成为了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猫科动物,同时也是欧洲最受威胁的食肉动物。 在IUCN3.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伊猞的保护状况一度被定义为“CR”级别,即极危级,已经在灭绝边缘。 最后放一张萌萌哒伊比利亚猞猁宝宝,探长想告诉大家,剑齿虎属生物生存于最早4200万至最晚0.8万年前,而如果,伊比利亚猞猁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灭绝了,那么它将成为继剑齿虎后首种灭绝的大型猫科动物。 ![]() 我们人类真的拥有决定 物种灭绝与否的权利吗? 我们在做的事情是否已经 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了? 希望这种美丽的大猫不会消逝 (本文部分图片加入了不同种类的猞猁) ![]() |
|
来自: peterchiu60 >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