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平价Risk Parity模型 最简明清晰解读(附Excel模板下载)

 鳄鱼与猪 2019-04-17

作为资产配置领域的重要思想,以均衡风险(通过配置风险替代配置资产)达到尽可能高收益风险比的风险平价Risk Parity模型,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如果今天的周报文章将桥水基金、风险平价等热门概念吹捧一番,可能会浪费很多读者的时间,尤其是想学习到“我该如何通过模型投资赚钱并降低回撤风险”的读者,会用脚投票。

所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入手,从概念,到分析,到通过最简单的Excel实现两个资产的风险平价组合,再到评估组合效果,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让各位真正看懂风险平价,不要只熟悉概念却无从下手,或者只知皮毛,完全不懂其真正含义和效用。从原理上看,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

永续投资概念的萌芽

风险平价Risk Parity模型的提出者是是磐安基金(Panagora)的首席投资官Edward Qian(钱恩平博士),这位北大学霸1996年开始投资华尔街生涯,2005年加入Panagora资产管理公司,并在2006年发表文章,为PanAgora设计了第一个风险平价组合。

风险平价模型天生地带有长期投资,长期配置性质投资于某项资产的属性,所以注定了它不是一个发出择时信号交易性质的模型。早在磐安基金通过数学化方案描述该思路之前,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已经实践了该方案很多年,桥水联合管理着超过16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以绝对Alpha基金(Pure Alpha,1991年成立)和全天候基金(All Weather,1996年成立)最为出名,占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的估测比重均在40%以上。

通过查阅《达里奥眼中的风险平价和全天候》一文我们了解到,达里奥(Ray Dalio)不相信人的能力(可以理解为过多的认知偏差会影响投资决策),而且他相信投资的法则是永续,他开始思考创造一个永续的资产配置策略。开发目标是,该策略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能良好运作,跑赢基准指数。

刚才提到的1996年运行的全天候基金,所做的工作正是风险平价的市场实践,该理论假定不知道未来哪种资产会表现较好,通过衡量各资产对于组合的风险贡献度,来制定投资模型的各类资产权重。

更直白地说,对一般投资者和桥水全天候基金给与同样的资金,让两者去配置同样的资产,去构建投资组合,一般投资者的收益风险比可能永远无法超越风险平价模型。

风险平价模型实践表现

传统资产配置模型存在各类问题,比如经典的60/40组合(60%投资于股票,40%投资于债券)模型,显然超配股票,再比如均值方差模型Mean Variance对于预期收益率的估计敏感。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研报案例看到,风险平价和60/40模型,两种配置思路的收益和风险对比。在收益相当(9.3%年化收益)的情况下,股债风险平价组合相比于60/40传统资产配置组合在波动率(15.2%对4.5%)和收益风险(夏普比率0.23对0.78)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桥水基金后来的实践表现大获成功,尤其是它以较低的波动率去追踪股票债券指数,意味着很多规模较大的资金可以以杠杆模式介入,也意味着一些机构需要的低回撤低回报类投资目标,通过配置风险平价类基金可以实现。这些都是极端吸引大资产的配置方式。

按照全天候基金采用的风险平价理论向前推算,从1946年二战后到1981年9月,风险平价组合的年化收益率8.7%,超额年化收益率4.4%,夏普比例0.58。从1981年10月到今天,组合年化收益率12.1%,超额年化收益率7.6%,夏普比例0.84。即使最近几年,在对冲基金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桥水全天候基金基金一样能够做出优秀的业绩。

从1946到今天,全天候策略理论的年化收益率有10.4%。同期全球股票债券60/40策略在1946年到今天,年化收益率8.5%。而且桥水全天候策略(风险平价组合)的夏普比例0.72,远远高于60/40策略的0.45。

所以达里奥认为,风险平价的全天候策略是投资者最好的选择。你不需要去赌一边,这可能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还不如通过测算波动率贡献,去平等配置各项资产在投资组合内的风险。

通过Excel实现两个资产风险平价组合

了解风险平价模型的数学原理,并非是一项难度Hard的工作,当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模型时,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做了简单了解,并没有深入知晓它的优劣。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这种心态导致我们忽略了很多细节,难以打造成功的交易系统。

其实很简单,让我们回到今天文章图2,风险平价的最终目标是均衡配置多个资产的风险(等风险贡献),下文以两个资产为例,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概念。首先定义组合回报:

组合回报E等于资产1的权重w1乘以资产1的收益率+资产2的权重乘以资产2的收益率。然后定义组合风险:

组合风险等于上面这部分,实质上是资产1权重平方 + 资产1标准差平方+资产2权重平方乘以资产2标准差平方 + 2*资产1权重*资产2权重*资产1和2的协方差。对这部分开平方。这里我们建议求标准差和协方差时,都要略微放长一些窗口期,比如60日左右,因为短期统计波动率显得非常不稳定,无法表征资产真实波动。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将σ(Rp)看作权重w1和w2的函数,定义资产1对组合p的边际风险贡献,即资产1的单位配资权重w1的增长引起的组合风险σ(Rp)的增长,再乘以权重w1,则资产1对组合的总风险贡献为:

你可以以此公式,计算出TRCi TRCj等任何一个资产的风险贡献。i、j遍历各项资产,N为资产总数。风险平价模型要求选择合适的资金配比wi,使得组合中各项资产的风险贡献相等,也就是:TRCi = TRCj。

以上计算除了推导过程无法通过Excel实现,如果你直接输入资产价格,要计算资产风险平价新组合,是完全可以通过Excel内置函数完成的。过程如下:

首先导入数据,做基础的计算:

我们导入两个价格序列

观察他们的风险(标准差), 显然在不同时间段暴露不同

比如我们导入螺纹钢和股指价格,首先求两个资产的单独风险(标准差),然后求等权组合标准差。

接着计算资产1和2的协方差,通过COVAR函数实现。即可算出TRC1和TRC2。这里的TRC含义是Total Risk Contribution,单资产总体风险贡献,即单资产对总风险的贡献为该资产权重与其边际风险贡献的乘积。

在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公式计算的情况下,你可以验证3种对于波动率的表达式(直接计算等权资产的标准差、计算由两个子资产得到的等权资产波动率、两个波动率贡献值TRC相加)。结论是计算结果几乎相同(细微差异可能取决于计算精度)。

有了TRC1和TRC2,就可以计算出风险平价Risk Parity模型中两资产权重w1和w2,带入后,即可算出新的投资组合资金曲线。我们建议大家用资产净值序列,也就是将绝对的价格,转化成为1开始的基金净值模式,然后用两个净值序列做标准差、协方差等计算。当然如果你的资产价格差异性不大,也可以直接计算。

肉眼可观察到,经过配置之后,红线的波动率降低了,在几次较大的回撤发生时,单次回撤幅度也没有蓝线显著。我们统计得到:等权配置的波动率60周期移动平均值是0.1201,风险平价Risk Parity模型配置的60周期移动平均值波动率均值是0.0092。虽然仅有两个资产这样简单的模式,但风险平价Risk Parity模型依然带来了配置后的波动率降低,效果简单清晰。

我们提供该模板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XTprLl0xK0StOdTFsnHZqQ

模板中还测试了沪深300和标普500风险平价配置,但是效果不理想,可能和标普500波动率太难以掌握有关系。第三个sheet提供了等波动率配置模板,要更加简单,它直接令两个资产的收益率波动率一致,也能达到类似的降低波动效果。

今天的文章和其他周末一样,试图讲解一个量化投资领域的概念,虽然风险平价模型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在股票和期货领域(更适合低相关地大类金融资产配置),也不能对较小的资金做配置,但是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股票和期货模型风险,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我该给这个品种多少资金”或“我的一篮子股票组合应该如何设定”类似的问题。

感谢每周在文章右下角点某个小图标的读者们,还有分享文章的读者们,你们认可,我们也有动力继续写。原文链接依然是图书介绍,希望它是更多投资者特别是量化爱好者的垫脚石。

量化深度沟通指数择时1指数择时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