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衰合并房颤,你的治疗充分吗?

 思樂人生 2019-04-17

有段时间,我们接收了很多心衰合并房颤的患者,尤其是一些50岁以下偏年轻的患者,大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很悲观。

的确,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大多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

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0.9%左右,70岁以上超过10%,而心衰患者4年死亡率达50%,严重心衰1年死亡率高达50%,说它为“心脏恶性肿瘤”一点都不为过。所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但并不是每一位心衰患者的未来都那么悲观。我们发现很多偏年轻的心衰患者都合并房颤,这类患者可能有不一样的预后。

我们科收治了一位急诊转运来的患者。患者为44岁男性,胸闷1月,加重3天。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明显,不能平躺,并频繁咳嗽、咳痰。入院后,查心衰指标为正常值的100倍以上,查心脏彩超:左心室内径73mm(正常50mm以下),射血分数17%(正常50%以上),胸片显示两肺炎症。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室率160次/分。入院后立即给予抗心衰药物应用,并配合一系列辅助措施。几天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有房颤病史2年余,平时因无明显症状没有治疗。

房颤,我们之前已不止一次地谈过它,也重点谈过它与血栓栓塞的关系,那么,房颤与心衰又有什么关系呢?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时心跳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这样会导致两种主要后果:第一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导致心力衰竭。第二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

我们重点看看它和心衰的关系。房颤发作时,由于心房泵血功能基本丧失,可导致心排出量显著降低(可达25%甚至更多)。当房颤的心室率持续>130次/min时,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衰和房颤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复杂的内在关系,因而这两种疾病过程常同时存在,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房颤可使心衰患者4年内死亡风险增加52%。心衰和房颤可谓互为帮凶!

有什么办法把房颤转复为正常心律呢?

目前,转复方法主要包括药物转复、电复律及导管消融治疗。前两种方法多需要长期药物维持(常用药物有胺碘酮等),导管消融治疗是近些年发展比较迅速的微创治疗方法,只需要局部麻醉,且成功率较高,术后继续服用2~3个药物疗程就可以停用。

我们再来看前面那位患者,他有房颤病史2年多,现在合并心衰。我们给他做了冠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考虑心衰很可能是房颤导致的,于是给他做了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患者出院后1月,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内径62mm,射血分数52%,平常一般活动没有呼吸困难,心电图仍为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效果很明显,病人很满意,对后续的治疗信心倍增。

因此,心衰固然可怕,但及时查找原因,尽早祛除可逆的危险因素可以换来不一样的结局,尤其合并房颤的患者,及时终止房颤对心衰的治疗大有益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