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坚持最后5分钟 2019-04-17

牛顿,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作为人类物理学的奠基人,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三大运动定律以及光学定律,直接为人类建起了物理大厦的雏形,为后世学者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同时,牛顿在数学领域也有着杰出的贡献,微积分便是他的杰作。更令人惊讶的是,牛顿甚至在经济学领域也有着杰出的造诣,他所提出的金本位制度,影响后世长达200多年之久。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也就是说,若牛顿活到今天,至少能获得三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若干个世界数学最高奖项——菲尔兹奖。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1665年至1667,是牛顿最重要的三年。当时伦敦爆发瘟疫,牛顿返回家乡避灾。然而就在短短三年里,牛顿几乎作出了他一生所有重要的科学贡献。1669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之后,很快就当上了教授,成为剑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就在大家都以为牛顿会在科学领域继续大展宏图时,牛顿却将全部精力都投进神学以及炼金术的怀抱。牛顿总共留下50多万英文单词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单词的神学手稿,而这些工作与他的科学发现很难说是毫无关联的。

那么,牛顿为何会沉浸于神学甚至炼金术的怀抱呢?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在西方,炼金术与中国的炼丹术非常类似,其主要目标是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尤其是黄金。此外,还有人希望炼出万能药以及能够实现长生不老的贤者之石。当然,这些企图在具备基本化学知识的现代人眼里,都是一个笑话。然而以理性著称的牛顿却完全沉迷于这项无用的伪科学,一扎根就是几十年。那么牛顿为何如此沉迷于炼金术呢?

首先,有人认为牛顿求知欲过人,而炼金术是当时的显学,而牛顿自然想要尝试一下。其次,有人认为,牛顿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既然通过发现力学找到上帝设计的宇宙运行规律,自然也希望通过炼金术找到如前者一样的“上帝密码”。此外还有人认为,牛顿在担任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后,制定了金本位制度。而这种制度非常强调黄金储备,因此牛顿希望借助炼金术,为英国获取更多的黄金。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牛顿工资条

然而最近,一个有趣的说法却在市井之间流行,那就是牛顿缺钱花了……

在英国牛顿故居,曾发现一张由牛顿签名的纸条,而这个纸条正是这位皇家铸币厂厂长的工资条,薪资为500英镑。在当时,这笔薪水是一笔巨款,可以轻松买下一座豪华大房子。例如,167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拨款500英镑就能在伦敦郊外建成大名鼎鼎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可以说,自从牛顿担任厂长后,他便成了一个富豪。然而由于一件尴尬事,牛顿竟失去了他多年积攒的巨额薪金。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英国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一支超级牛股——南海公司。在短时间内,南海公司的股票竟涨了10倍。听闻此消息后,英国人几乎全民出动,将大把的资金投入股市,其中也包括牛顿。

作为一个精通数学和金融的学者,牛顿自以为可以轻松在这场大牛市中大赚一笔。毕竟他连宇宙运行规律都能发现,更何况是小小股市。一开始,牛爵爷确实赚了不少,他4月入市,5月清仓,净赚7000英镑。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对于南海公司这支股票,牛顿实际是洞若观火的,南海公司股票不可能一直涨,一定会大跌,到时肯定有很多人会被套牢,因此这不过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一开始,牛顿还是清醒的,只玩了一个月便清仓了。

谁知到了夏天,南海公司股票还在狂涨不止。看到此景,连聪明、理性的牛顿也陷入疯狂,于当年7月大举入市。谁知就在当月,南海公司股票暴跌,从1000镑跌倒124镑,无数人因此血本无归。

英国有一工资条,解开一千古奇谜,难怪牛顿晚年不愿继续研究科学

而我们的牛顿,也亏了2万英镑。按照换算,当年两万英镑,现在价值约6000万人民币。以牛顿500元年薪来看,除去之前赚取的7000镑,他整整损失了26年的工资。而牛顿在铸币局也不过工作了15年,很显然他把之前的收入也搭了进去,甚至还可能欠了债。

看着自己干瘪的钱袋,牛顿悲伤地说:“我能算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但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由此,有好事者认为,牛顿之所以沉迷炼金术,实际是想炼出黄金,用以弥补自己的损失。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或许这才是牛顿晚年不愿再花精力研究科学的正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