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感统失调不是病!千万别被早教班蒙骗!

 GreenMoodre58g 2019-04-19

  接到表妹电话,满心忐忑:“姐,你说这钱花的值得吗?”

  原来,就在前两天,表妹带着2岁的儿子逛商场,邂逅了附近写字楼的早教机构工作人员,在对方热情的邀约下,表妹带着儿子体验了一节早教课。

  但是,课程结束,老师对宝宝的状态却表示堪忧。根据宝宝在课上的表现,判定孩子有感统失调现象,需要加强培训。

  老师说的有理有据,表妹听着担忧又心急,于是稀里糊涂掏了钱,报上了名。

  回到家后,表妹把这事跟家里人一说,结果招来一致反对意见。

  表妹更困惑了,自己的孩子真的有感统问题吗?这钱是不是花的值得呢? 

1

“感统失调”,不是病!

  “感统”这个词,可能很多家长听到过,但“感统失调”是怎么一回事,家长们却又说不清楚。

  所谓感统,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感觉统合。

  人对外界作出反应,它其实经过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大脑先把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感这些感觉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判断,然后再调动身体作出相应的动作。

  好比一把钥匙,插对了孔,转对了方向,才能成功开门。

  感统失调,也就意味着外部的感官刺激信号,无法在人体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组合,导致身体表现出不和谐的运作。

  就像一把钥匙可能有了锈斑,插进了锁孔,开门却显得费力。

  孩子感统失调,是病吗?

  其实不是。

  几乎所有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感统不协调。

  那是因为0~3岁是孩子感觉统合的形成期,孩子的感官仍处于发育状态,感统不健全,是一种正常现象。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应该做感统训练。孩子3岁前,是不是存在感统失调,很难被察觉确认;但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帮助孩子做好感统训练,那么就能帮助孩子感统发育达到良好状态。

  感统训练,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呢?

  感统失调,也被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有效的感统训练,能够帮助孩子纠正神经系统出现的偏差,比如提高注意力、反应灵敏度、身体协调性等,从而帮助孩子在认知、行为、学习、情绪等各个方面提升自己,提高学习能力。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虽然不是病,但是有必要对宝宝做训练哦。

“感统失调”,原因在这里!

  很多家长会疑惑:宝宝好好的,感统怎么会出问题呢?

  宝宝感统失调,问题来自多方面。有先天的生理原因,也有后天的环境、人为照顾因素。

  宝宝出生前,如果妈妈在怀孕时胎位不正,就会引起宝宝平衡失调;

  宝宝出生之际,如果是早产或者剖腹产,由于压迫感不足,也会造成触觉失调;

  还有些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打针行为,对宝宝造成了伤害。

  宝宝出生以后,如果被照顾得太周到,他会因为接受的感官刺激缺少,导致感统发育不健全。

  如果父母太忙碌,无暇照顾宝宝,那么宝宝也会因为缺少辅导信息,感官刺激不足,导致感统发育不完善。

  但是,家长们也不必太过焦虑,很多培训机构会因为追逐商业利润,常常过度夸大孩子的感统表现,孩子稍有一些调皮,或者动作不协调,他们就冠以“感统失调”之名,让家长动辄花下上万的昂贵培训费。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感统失调”,家长应该留心观察孩子平日里在生活中的整体表现;

  而加强孩子的“感统能力”,家长也可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做好相应的辅助运动。

  如果家长觉得不放心,那么建议家长去医院向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寻求专业机构帮助,必要时对孩子做好干预训练。

  孩子感统发育的这些阶段,请一定要牢记:

  • 0~3岁,是感觉统合的形成期;

  • 3~6岁,是感觉统合最佳矫正期;

  • 6~13岁,是感觉统合的弥补期,在这个阶段能对孩子做的改变非常有限;

  • 13岁以后,感觉统合基本定型,难再矫正。

  因此,面对感统失调,家长既要理性看待,也要郑重对待。 

如何判断宝宝“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具体说来,也就是宝宝因为在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以及本体感这些方面存在失调现象,导致了未来孩子对各项学习能力造成影响。

  怎么判断孩子存在感统失调?又有什么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呢?

  别急,干货来了!

  1、视觉统合失调

  孩子写作业,经常把6和9、b和d、q和p写反;

  孩子读课文,读着读着就跳了行,漏了段;

  孩子书写的时候,常常把字写出了格;

  ……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那么可能就意味着存在视觉失调。

  也就是说,孩子的眼睛在接收、处理和分析他所看到的这些信号时,他的大脑并不能非常及时有效进行处理,因此常常造成这种困扰。

  训练宝宝的视觉感,可以这样做:

  • 从小和宝宝多玩一玩视觉追踪类的游戏。

  • 当宝宝会爬的时候,就可以拿一个小玩具引导他跟着往前爬;

  • 拿手绢、丝巾往上抛,让宝宝目光追随丝巾,接一接;带宝宝去草地玩吹泡泡游戏,让宝宝追着飞舞的泡泡一路玩……

  这种游戏方式,在训练宝宝的目光追随移动的物体时,无形中提高视觉统合能力。

  2、听觉统合失调

  孩子成绩不错,听写却过不了关,常常抱怨老师说的太快跟不上;

  孩子经常搞不清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又交代要带什么东西;

  孩子听人讲话,往往是听了前一句,就没听进去后一句;

  家长喊孩子,他却常常不在意,总以为与自己无关;

  ……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那可能就意味着存在听觉失调。

  当语音刺激进入孩子的耳朵,他的听觉统合开始处理,但他无法达到听觉分辨和听觉记忆功能一同运作的效果。

  训练宝宝的听觉感,就要从小给宝宝足够的听觉刺激。

  • 听觉启蒙阶段,要持续为宝宝提供丰富的听觉经验,让宝宝熟悉生活里的各种声音;

  •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陪伴宝宝的过程中,针对性地玩一玩听觉游戏:

  • 把大米或豆子装进一个空的塑料瓶,陪着宝宝摇一摇,听一听;

  • 给宝宝一根小塑料棒,提供一些小物件,比如空盆空碗空瓶,让宝宝敲一敲,听一听,辨一辨;

  • 家长也可以把会发出音乐的小玩具藏在一个角落,让宝宝顺着声音自己去找一找……

  有意识地让宝宝接触、辨认各种声音源,可以促进宝宝知性思维形成,也利于宝宝听觉专注度提高。

   3、触觉统合失调

  孩子特别胆小、害怕人,显得不合群;

  孩子经常拒绝洗头、洗发或洗脸;

  孩子畏惧拥挤,拒绝排队,也不愿意被抚摸或触碰;

  跌跌撞撞,摔了却不知疼;

  ……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那可能就意味着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触觉敏感或触觉迟钝。

  这大多由于宝宝在感官发育的敏感期,没有做好触感训练,导致宝宝要么无法接纳外界刺激,要么对外界刺激过于迟钝。

  训练宝宝触觉感,家长从宝宝一出生就可以开始:

  • 宝宝洗完澡后,给他做一下全身抚触和按摩;

  • 提供不同材质的物件,鼓励宝宝去摸一摸,感受不同;

  • 和宝宝一起玩橡皮泥、一起玩搭积木,也可以引导宝宝自己剥一剥香蕉和橘子……

  宝宝通过肌肤的触觉感,在接触不同质地的物品时,不断提高他对各种物品的灵敏感知度,同时这也能够锻炼宝宝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4、前庭统合失调

  孩子特别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孩子经常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容易穿反;

  孩子喜欢旋转绕圈,不晕也不累;

  ……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那可能就意味着前庭统合失调,也就是平衡觉失调。

  训练宝宝的前庭平衡,可以和宝宝一起玩身体平衡小游戏:

  • 把宝宝放在一张大毯子里,爸爸和妈妈抓住两端,给宝宝玩一玩“荡秋千”;

  • 把宝宝抱起来,举过头顶,玩一玩“小飞机”;

  • 在宝宝会走路的时候,画一条直线,让他沿着划线走……

  这些小游戏能够为宝宝的前庭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5、本体统合失调

  孩子精细动作很费力,不会系鞋带、扣扣子、用筷子;

  孩子说话迟钝、大舌头,又表达不清;

  孩子肢体不协调,学习跳跃动作很费力;

  孩子方向感差,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那可能就意味着本体统合失调,即宝宝对自己的身体感知能力比较弱。

  训练宝宝的本体感可以怎样做:

  • 家长可以让宝宝闭起眼睛,跟着指令点出自己的各个身体部位;

  • 可以带着宝宝做一做大运动,鼓励宝宝多爬行;

  • 家长甚至可以用拼合垫搭建一个隧道,让宝宝钻一钻、爬一爬……通过各种训练,提高宝宝大脑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

  感统失调不是病,却考验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的用心。

  做一个有心的父母,不错过孩子发育的每一个敏感期。

  宝宝健康成长,家长也就能更安心。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