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案: 龙潭禅师 之 被吹灭的蜡烛

 hsinggan 2019-04-20
德山常年在龙潭禅师那里学禅。有一天晚上,德山又来找龙潭,问了很多很多问题。
    最后,龙潭禅师说:“夜已经很深了,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于是德山向老师鞠了个躬,当他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的路实在非常暗。
    于是龙潭禅师给德山一根点燃了的蜡烛来照亮他的路,但是正当德山接过蜡烛时,龙潭忽然吹灭了它。
    当下,德山豁然开朗。
    于是他再一次深深地鞠躬向龙潭禅师表示感谢。

 

 

这是一个纯行为的禅学教育,之前德山所问的很多问题起了铺垫,但并非关键,他就像很多初学者一样,难以锲入禅的正确路径,那个“常年”“很多很多问题”便是明证。所以龙潭禅师的内心非常焦急,一方面,文字和语言的习惯紧紧缠住了德山的心,如果强制他摆脱,那反而会成为一个未完成的半圆,今后的德山还是会不自觉地再次掉进文字的陷阱里,因为那不是靠他自身的能力所走出的。同时,那些缠绕已经太久,它必须被摆脱。所以,龙潭禅师需要给他一剂没有心理防备的猛药,帮助他提高自己的觉知。
   

夜已经很深了,自然,没有路灯的旅途肯定是黑的,但龙潭禅师所说的夜不仅仅指外面的真实状况,他是在提醒德山的内在世界,那里仍然是一片荒芜,伸手不见五指。
“你怎么还不休息?”龙潭禅师的含义是指德山脑海中过多的思想遮避了认识本性的可能性,禅的学习是一门无为的艺术,德山始终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含义,禅还没有变成他的生活方式,仍然只是头脑这个局部的有为游戏。
   

“于是龙潭禅师给德山一根点燃了的蜡烛来照亮他的路,但是正当德山接过蜡烛时,龙潭忽然吹灭了它。”禅在龙潭禅师那里是一门活的艺术,一盏活的灯,一根不断闪耀智慧的蜡烛。但德山学习和接纳的方式并不准确,他领悟的方式直接扼杀了禅的精要。于是龙潭一下子吹灭了它,他的暗示是:这支活的蜡烛传到你那一下就死了,你只得到了它有型的固体形态,可是那个处于气态,无法紧握在手中,但真实存在的火光却已不复存在。所以,你摄取了却又没有得到,你太想用文字和有形思想来捕捉这个无形的禅,你只能获得它的载体、它的容器,但喝不到里面的酒。你得到了花,却没有闻香的嗅觉。
    德山被震撼了。
    通过龙潭禅师的点拨,德山领悟到了禅的奥秘,哪怕只是一瞬间的闪现,他还是瞥到了这个火光所映射的整个背影,那是一个活的世界,但是他之前只得到了一张地图。
    语言和文字形式的知识是一根有潜力的蜡烛,能否点燃因人而异。它一个小船的形式载着丰富的禅之真义来你的河边,但你无法理解,所以你卸货的方式破坏了它,或者那个意义永远只能留在始发站,到达你的只是一艘空船。龙潭禅师看到了他的小船无法全然到达德山处,那个意义始终留在师傅这边,所以他设置了一个情景,巧妙地告诉德山正确学习的方式。当方式和路径正确了,目的地也为期不远了。
    这盏活灯,它的火焰和光亮视持有者而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