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繁华与落寞 来自李涵说历史 00:00 22:59 2019年4月15日,一场大火几乎毁掉了屹立850多年,历经战火洗礼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熊熊烈火之中,巴黎圣母院尖塔轰然倒塌,不过主体结构以及旁边的两座钟楼幸存下来。 在法国,与巴黎圣母院齐名的建筑有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但从历史和文化价值来看,却没有任何一个建筑能与巴黎圣母院比肩,因为它曾见证了法国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是近千年巴黎宗教和世俗生活的亲历者。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巴黎圣母院的繁华与落寞。 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坐落在塞纳河下游的西堤岛上,位于整个巴黎市的中心,是法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两千多年前,名叫“巴黎斯”部落的高卢人来这里定居,日后就成了巴黎这座城市的名字。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当时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在1245年基本完工,在以后的一百年中陆续装修,最终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2年。 法国的天主教堂大都以“圣母院”命名,但没有哪一座名声和地位能与巴黎圣母院相比。这里是全欧洲最大的供奉圣母玛利亚的天主教堂,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巴黎圣母院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整座教堂可容纳9000名信徒。它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石材,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建筑外观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教堂,什么是哥特呢?它原指“Goth”部落,即哥特部落,是欧洲古老的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们生活的范围大致在多瑙河流域一带。哥特人是一群狂野而粗暴的人,他们当中的一支——维斯哥特部落,曾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了整个意大利和希腊半岛,并于公元409年攻克了坚固的罗马城墙,结束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不久便在法国和西班牙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公元8世纪初被摩尔人所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意大利人对哥特人毁灭他们强大的罗马帝国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他们把这一时期称为“Gothic”,含有“野蛮、粗野”的意味。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则用以表示中世纪的一种艺术形式。 与以往罗马式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哥特式建筑放弃了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型拱门,而大量地应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向上冲力,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之向上升华,仿佛接近了上帝。无论是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还是修长的立柱,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都给人一种如临天国的神秘幻觉,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 巴黎圣母院在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塔楼高60余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90米,巍峨入云,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与天穹相接,高耸挺拔。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无论是墙还是塔都是越往上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窍的小尖顶,就像一把把利剑,让人过目不忘。在这场大火中坍塌的就是这座尖塔。 巴黎圣母院的窗户采用彩绘玻璃画,不但具有抽象意义的装饰作用,更是由于五光十色的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产生奇幻的效果,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从而使教堂更加显得壮丽与神秘。 当时的人能识文断字的极少,圣经的许多故事需要用图画来演绎,这种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就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也起到了宗教世俗化的作用。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进巴黎圣母院,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被伟大作家雨果赋予了血液和灵魂的石头建筑,在法国人心目中,它是无可替代的。巴黎圣母院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场所,它更是法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
|
来自: 老薛osxh3nrppl > 《建筑/古建/桥/路/工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