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干的世界》第09章 三仁殊途 第6节 “三仁”正解

 比干星空下 2019-04-21

6  “三仁”正解

后人尤其是比干、箕子和微子的海内外后裔们每有疑问:“三仁”怎么解释?——“三位仁人”?“三种仁义”?“三种仁德”?“三位一体之仁”?

历代对于“三仁”的歌颂者为多,而渐入花丛渐求证者鲜有,似乎歌颂多了,也就不用解释了;这种以纯粹感情或非理性情绪宣泄为论证的“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思维模式左右着人们对“三仁”的精准研判。遍查历代典籍,唯有《古文观止》里柳宗元撰写的《箕子碑》对于“三仁”有着较为系统而中规中矩的正解,现将部分原文和译文罗列如下:

(原文)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拼命,诚仁矣;

(参考译文)在纣王那个时代,社会常理和人间正道都荒谬混乱了,上天用各种灾害表示威怒,终不能警戒他悬崖勒马;圣贤正直人士的言论,完全不被纣王采用。象比干那样,拼死进谏,与殷商王朝同生死共命运,真算得是“仁”了。此处,比干以“忠谏救国”称仁。

(原文)委身以存祀,诚仁矣;

(参考译文)象微子那样,托身给周朝,从而保存殷商的社稷和祭祀,也算得是“仁”了。此处,微子先求保命以“保存商祀”也称仁。

(原文)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聩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

(参考译文)箕子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煞费心思地与纣王周旋;他隐藏自己的正确主张,忍受囚徒的耻辱。时代黑暗,他却不随波逐流;世道堕落,他却自强不息。所以《易》表彰道:“箕子在遇到危难时善于应付。”这便是“坚持正义立场,敢于蒙受危难”。等到黑暗过去,天命已经改变,天下百姓的生活回到了正常轨道,箕子便献出预备好的治国大法,成了圣明君主的老师,周人在他的思想引导下顺应天地人的常理,建立国家的重要法令典章。《书》经写道:“武王灭商与箕子一道归来,创作了《洪范》”。

在这里,有研究者怀疑,《洪范·九畴》一书从比干原创、箕子改编并署名,变成了箕子和周武王合著,第一作者理所当然是姬发;贵为天子却剽窃他人的学术论文,署上自己的大名,周武王算得上千古第一王。这便是“建立法度,传授给圣明的君主”。迨至箕子被封到朝鲜,不排除周武王为了独占《洪范·九畴》的著作权,给了箕子一大笔稿费,打发他远离西周学术界,不过看来周武王这笔钱是白花了,历史上记载的《洪范·九畴》作者还是箕子。

周武王推行仁义,教化世人,提倡道德,亲近百姓,因而扩大了殷人享受祭祀的范围,使夷族接受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这便是柳宗元《箕子碑》讲的“推行仁德,教化百姓”。柳宗元连带把周武王这些道德、功业,因此,在柳宗元眼里,箕子十足也算一个伟大人物吧,以“忍辱负重,待天道改变,献出治国大法”而称仁。

综上所述,比干、箕子、微子这“三仁”的仁在内涵和外延上是有区别的,各有侧重,各有分寸,具体人物具体事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箕子囚而微子走”,目的都是为了活命,活下来才能施行仁义,彰显仁义,比干却死了,他的死也是为了施行仁义,彰显仁义。一生一死之间,“三仁”的大小高低格局毕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