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诵: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 写的真好 )

 源源不断 2019-04-21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懂得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

有一种修养叫尊重。什么是尊重?谦和,平等,人格。尊重是人生必修,如空气之于生命,是人与人交往的融合之源。尊重是一种修养,举手投足中的知性与优雅。

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

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不管这个人多么年轻,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重。

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孔夫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论语·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亲们一起行乡饮酒礼,仪式结束后,孔子总是要等拄手杖的老人出门后,自己才走,绝不与老人抢行。乡亲们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孔子一定穿着朝服,恭敬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这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礼节。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做这点事,还用记载在典籍上吗?这不是谁都懂的道理吗?这是夸圣人吗?

其实,所谓圣贤的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朴素得甚至让今天的我们都有些怀疑。这种故事就像发生在你的邻里,发生在你的身边。

我们应该向圣人学习,因为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真正的巨人,一定俯身做事的。所以请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俯望不仰望,不卑也不亢。尊重不同价值观,对错涵盖不了领域,不轻易评论,尽量多理解。我们没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神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悄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理应有的尊重。

来源:国学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