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的阴阳概念

 D兴云布雨 2019-04-21

阴阳是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着太阳为阳,背着太阳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个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自然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就是我们所学到的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这是《内经》的阴阳理论,    《内经》阴阳概念是多方面的,无所不包,不但用之于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而且用于病证的属性,也是防病治病的原则、方法的理念基础。

《伤寒论》的阴阳概念,虽源自于古代的医经,但全书重在根据患病人体所反映出的症状,总结治病规律,因此,阴阳概念主要反映疾病的病情、病性,涵盖面明显比《内经》局限,同时其概念还有相异之处。如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即是说有发热恶寒者为阳证,不发热但恶寒者为阴证。这是判断阴证、阳证的大纲,不同于《内经》的“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如再结合辨别证的病位(表、里、半表半里)、虚、实、寒、热,则可辨别出六经病所属。如已辨为阳证,根据病位则有三种证,即在表而见实、热(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即称太阳病(证);如病位在里,又见实、热(胃家实),则为阳明病(证);如病位在半表半里,又见实、热(口苦、咽干、目眩),则为少阳病(证);此所谓三阳病(证)。同理阴证之辨也是如此,如病位在表,而又见虚、寒(脉微细,但欲寐),则为少阴病(证);病位在里,又见虚寒(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则为太阴病;病位在半表半里,又见虚、寒(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则为厥阴病(证)。

阴阳概念在《伤寒论》的六经中,只是标明疾病的病情、病性,并无阴阳生理功能、病理作用的含义。

《胡希恕讲伤寒论》在讲到第82条真武汤的时候有”真武汤也是利小便的一个药,但是它利于阴虚证,那么苓桂术甘汤还是阳虚证,阳证之中的虚证,这个是阴证之中的一个虚证。“如果我们还用《内经》的阴阳理论去理解,就很困惑,真武汤怎么成了”阴虚证“了?苓桂术甘汤怎么成了阳虚证?胡老这是说真武汤属于里阴证的虚证、寒证(太阴病),而苓桂术甘汤属于表阳证的虚证(太阳证),这样理解才是合理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中有多处“阳”的概念用《内经》的概念解释不通,如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这里的“阳气重”的概念属经方理论体系的范畴,是指人体体表津液,涵盖津、血、水、湿、邪气等。太阳病所以出现鼻衄,是因为日久不得汗出,体表津液(阳气)过多、过重,郁集于体表、头面的缘故,原文的“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正是阳气重的证候,恰是麻黄汤的适应证。太阳病总体来说,病邪与正气相争于体表,因使津液、体液郁于体表呈阳气重的病理状态,伤寒,因无汗,故脉浮紧,呈现明显的阳气重;中风,因有汗,体表津已损失一部分,故脉浮缓,体表津液较伤寒为虚,但比少阴病、太阴病等体表津液多,仍是阳气盛,故仍可用发汗治疗。

我们要知道这里的阳气重,与《内经》的阳热盛概念不同,王叔和在《伤寒例》提出“况桂枝汤下咽,阳盛则毙。”致使后世不少人,凡遇太阳病发热时再不敢用麻黄汤、桂枝汤。又如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此条文原意是: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虽形似桂枝汤证,但无发热而恶寒,则病已有由阳证转变为阴证之象。再参看小便数,为胃虚不能制水;脚挛急,为津血少不足以养筋。这种情况如错用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更使人体津液伤损,引起四肢厥而咽中干,如因激动里饮,则进一步引起烦躁而吐逆,这时的治疗,应用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是说振兴其胃气,以恢复津液。

又如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条文原意是,太阳病,还见发热恶寒,但热多寒少而脉微弱,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象,虽无汗,但体表已无充盈的津液(脉不浮紧),故谓此无阳也。这里所说的不可发汗,是说不可用麻黄汤大发其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调和营卫、解肌透表即治。这里的“无阳”,与麻黄汤的“阳气重”,正好对照互参,便不难理解《伤寒论》中的阳是指什么。即前者为津液充实于体表,故脉应之紧,须以麻黄汤发其汗,而此为津液不足于外,故脉应之微弱,但证仍属太阳病,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轻发汗以解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