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翡翠(第三十一讲)决定翡翠“种”好坏的四要素(2)

 零基础手绘 2019-04-24

我是婉儿,从今天开始告诉大家翡翠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坚持学下去,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翡翠行内人。

昨天我们讲了翡翠的细腻度,今天我们来讲决定翡翠种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度——致密度

上一讲说翡翠的细腻度,我们说“肉细,肉粗”,今天讲的致密度,则是说肉紧,肉松。

怎么感觉我给大家讲五花肉。。。

致密度是指翡翠的组成矿物颗粒之间相互结合的疏密、松紧程度。

从零开始学翡翠(第三十一讲)决定翡翠“种”好坏的四要素(2)

63倍显微镜下的老种翡翠,大颗粒压碎成小颗粒

结构比较疏松的就是“肉松”,这种种质的翡翠致密度差,密度想对较小。而“肉紧”的翡翠则相反。

同样,致密度好的翡翠,由于硬玉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小,所以摄入的光线很少发生折射或者漫反射,因而光线被吸收的就很少,所以通透度就会好。反而致密度差的翡翠,由于间隙大,摄入的光线较多发生折射和漫反射,因而被吸收的光线较多,所以通透度就差。

那么为什么有些翡翠的致密度高,有些翡翠的致密度就低呢?

那是因为在板块运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翡翠收到的动力变质作用的强弱程度不同,导致糜棱岩化的强弱也不同。

简单来说强的动力变质作用能够导致强的糜棱岩化,硬玉颗粒被压成粉末而出现重结晶现象,翡翠的种质就会变得老辣,因为翡翠的间隙非常小。

反之,翡翠的种质就很嫩。

从零开始学翡翠(第三十一讲)决定翡翠“种”好坏的四要素(2)

25倍显微镜下种质较嫩的翡翠,颗粒大且间隙大

这里还要告诉大家的是,除了强的动力变质作用使得翡翠种质老辣,次生矿在翡翠间隙的堆积也会使得翡翠种质变得想对老一些。

这是因为翡翠在表生地质作用阶段(在地球表面),处在水环境中,水中的矿物质会由外向内扩散,从而在硬玉晶体的间隙中形成次生矿。

这样填充后,起到了密实翡翠的作用。从而使得翡翠的种质想对老一些。

这种情况,翡翠并没有受到强度大的动力变质作用,所以间隙可见,硬玉颗粒也没有被压成粉末。

这种次生矿的填充,对种质有优化作用,但其次生矿(褐铁矿货柯绿泥石)如果颜色过浓,则会影响翡翠的美观。

从零开始学翡翠(第三十一讲)决定翡翠“种”好坏的四要素(2)

63倍显微镜下翡翠的间隙中有柯绿泥石填充,提升了种质

有翠友问那是不是这种形成机理就是我们说的那种种不错,但是底子灰,这个问题后面我会告诉大家,先留个悬念,大家可以留言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