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系列内容《GTB 消费体系》的第 3 期。 我把这个体系称之为 Getting Things Bought。我们追求的,不是以「不买」为代价的省钱,而是在买下真正所爱之物的同时,省下钱。
这个系列内容只为一个目的,让你不降低生活幸福感的前提下,实现理性消费,打破没钱可理的魔咒。 注:没错,我山寨了 GTD(Getting Things Done) 这个名字,因为 GTB 从 GTD 借鉴了很多。任务管理的思路对于消费管理同样适用。 已发内容链接
回顾我自己实现理性消费、计划消费的历程,帮助最大的两个工具莫属个人预算和愿望清单。在上一篇中,我已经很详细的写完了个人预算的部分,这一篇则来侧重写写愿望清单的作用。 如果说预算是通过量化消费进度,倒逼我们思考消费的意义,削减那些看似需要、实则无意义的伪消费需求。那么愿望清单就是真的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对于消费的理解、提高消费质量,让我们自愿的放弃很多「低效」的消费。 ▍如何理解愿望清单这篇内容所讨论的愿望清单(欲望清单)主要是指消费愿望清单,说白了就是把所有想买的、想玩的东西都列下来并不断回顾。 我们可以把愿望清单看做是一个待办清单,每一个愿望就是一个 To-Do,形式是一致的。但是愿望与待办又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你对于愿望本身的好感。 当一个清单中有重要的、耗时的待办时,我们可能会偶尔犯起拖延症,转而去不断的完成简单轻松的任务;而愿望却正相反,越是发自内心的愿望,我们越愿意为此而放弃那些无足轻重的小愿望,这是愿望清单自身的基因优势。 而正是这个区别,让愿望清单提升消费质量成为可能。 ▍如何使用愿望清单一句话概括——在想到一个消费需求后,别急着下单,先把这笔消费需求放到愿望清单中,同时回顾一下清单中的其他内容,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消费打算。 人本身是健忘的,当我们忙于生活时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当初的愿望。当我们回顾清单时,清单会重新提醒我们勿忘初心。你大概率会发现,相比于发自内心的愿望,自己新想到的这个消费打算太无足轻重了。 举一个我自己最近的例子,正好前段时间,我的 Evernote 会员到期,提示我续费一年。在决定下单之前,我先把这笔消费放入愿望清单中,并排列优先级。 放弃 Evernote Premium 放进清单之后我才猛然发现,清单中随便拿出一个愿望都比 Evernote 会员更加渴望,Evernote 被自然而然的放在了末尾,最低优先级。 结果排完优先级我才发现,其实 Evernote 会员我并不是我的真实需求,连对一个台灯的渴望都超过了对于 Evernote 会员的需求。再回头想想,好像我也其实没用上过什么 Evernote 的高级功能,于是乎果断取消订阅。(我不是说 Evernote 会员不好哈,只是不适合我而已) ▍愿望清单的使用流程为了加深理解,我给愿望清单的使用方法绘制了一张详细的流程图 👇 愿望清单使用流程 首先我们要把所有的消费愿望都收集到清单之中。当我们想要某件东西的时候,不要急着下单,先放入愿望清单中,然后进行整理排列优先级,也相当于对愿望清单的一次维护。 如果发现新放入的消费愿望被自己放在了较低的优先级,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笔消费的意义,很可能是一个伪需求。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放进愿望清单里的项目,有一半以上都会被放弃。 另外,决定放弃的消费也不要从清单删除,而是做个标记,放在后面整理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统计,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有哪些头脑一热的消费冲动? 如果经过清单的过滤,我们依然觉得这笔消费非常有意义,那就进入下一步,检查自己的预算、决定消费策略。关于预算,我已经在上一篇系统的详解,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的来说,愿望清单就两个核心原则
▍如何规划清单优先级这里借用一个近藤麻理惠的收纳整理原则——怦然心动。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我们列数字、全面对比,两个东西的名字放在一起,你就知道自己更想要哪个。 如果一个东西加入清单之后三天、一周、一个月,你都觉得怦然心动,那就别想别的了,肯定是最高优先级的。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消费都必须怦然心动,我去买个豆角还要求自己怦然心动,那是有毛病。对于相对普通的消费,站在纯理性的角度我会遵守这样的原则
▍愿望清单的意义我认为愿望清单最大的意义——把愿望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以此避免其他无意义消费对愿望的资源挤占。清单内容的提醒,实际上是强化了我们对于自己愿望的理解。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关于生产力效率的问题。 如果你手头在忙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个时候你突然想到家里的猫粮快要空了,或者同事跑过来问能不能帮找个资料。你是会立刻放下手头的重要工作,还是先把这件小事记录下来、等到休息的时候再做? 有效率意识的朋友往往会选择继续执行当前的重要事项,等空闲时间再做简单的小事。想要什么立刻就做,是低效人士的特征之一。这个效率思维对于提高消费的效率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消费没有策略,想到什么东西立刻下单,就会常常需要买什么重要物品的时候却没有钱了。最后真正需要的东西一拖再拖,而买下的东西没多久就又被束之高阁。 而这个问题在应用愿望清单以后就不再存在了,因为愿望清单会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你,到底什么才是你最想要的。 ▍沉淀信息、项目择优我认为愿望清单主要有三个好处:
不管我们打算购物消费些什么,都先放入清单之中进行信息收集。把所有想法、欲望都收集起来,形成更好的管理和统计。 关于消费有句很经典的话,「假如 3 天后你还是想要,那再考虑买」,这就是信息沉淀的意义。很多冲动消费可能几天之后再看发现完全没有必要,而愿望清单天然具有信息沉淀的功能。通过加入清单、过滤清单这两个动作,在冲动和消费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清单的存在降低了新冲动的权重,提升了旧信息的权重,可以更好的辅助我们做项目择优,选出那些我们真正打心底渴望的消费品。项目择优,当我们面对一个新刺激的时候,打开项目清单,看到里面的重要内容,提高了旧信息的权重。
▍提醒,道理何在?对于人脑来说,新信息的权重要显著高于旧信息。当我们面对新的消费欲望的刺激时,很容易一冲动就把自己本来想要的更重要的物品忘记了。 还是举前面 Evernote 的例子,当我收到续费提醒的瞬间,哪里还记得住自己半年前决定的愿望?在这个瞬间,续费提醒在我意识中的权重远远超过了其他更重要的愿望的总和,冲动下单也就是手一抖的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工具降低新信息的权重,提高旧信息的权重,这就是回顾愿望清单提醒自己的意义。 如果我们定下一个消费流程,每笔购物开支都必须通过愿望清单,强制自己在购物之前浏览一遍自己的愿望,就把新旧信息的权重放在了一个相同的高度,很多不必要的消费也就顺理成章的排除了。 ▍建立愿望清单除了给自己的愿望清单,还有两张愿望清单值得考虑
建立了愿望清单之后,你会发现幸福其实也挺简单的。借用一下 二八 定律,80% 的幸福感其实来自 20% 的消费,而清单的意义则在于帮你发现这 20% 的精华消费,砍掉剩余的 80%。 |
|
来自: alayavijnana > 《生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