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学习体表压痛点与内脏疾病的关系! 昨天介绍了体表压痛点与体表疾病之间的关系,今天来看看其与内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1)黄疸型肝炎:右曲池上方约二寸许有压痛。 (2)无黄型肝炎:右攒竹、右肩贞(向膊骨压)、右股骨外下端小头上方相当于阳关穴处(向股骨压),右踝上方一寸处的肝经循行路线上处,背部第六胸椎上均会出现压痛。 (3)肝痈(肝脓疡):右期门穴(乳头向下之六七胁间)有压痛。 官能性:左上膊天府至侠白处有压痛。 器质性:左小指第二节内面桡侧横纹头有压痛。 本人常以此两处鉴别心脏之是否官能性或器质性疾病。 如压上膊处而心胸觉得舒畅者为官能性病;如压之不觉得舒畅者为官能性病;如压之不觉舒而再掐压小指处始觉舒畅者,则说明患者的心脏已经有了器质性的病变。 地机穴或其附近处有压痛(菌痢左穴压痛尤著),清胰穴(通里上二寸)、中渚穴有压痛。 背部第十二胸椎至第一、二腰椎棘突处有压痛,偏右为胰头有炎症,两侧棘突处均有压痛则为全胰皆有炎症。 孔最、经渠、中府、肺俞等处均会有压痛,尤以云门处,如肺结核而呈现剧痛者,则病多危重难治。 支气管炎,孔最压痛较著。 哮喘,第五、六胸椎棘突有压痛。 舒气穴(食中两指表侧本节上寸许)有压痛,且当急性发作时用指头揉掐,每可使患者的喘闷立即舒畅。 又第二、三两肋间隙之接近胸骨处或膻中处或效亦略同。 阴陵泉、太溪处有压痛。 五更泻,昆仑处有压痛。 生殖、泌尿系及肠炎泄泻,均会在阴陵泉处出现压痛。 慢性胃炎,外劳官(在与劳宫相对之手面部第三、四两掌骨间)有压痛(左穴尤明显),又为全身之止痛点。 忆一九七五年夏,本科曹xx,痛经月未已,适开会坐余左侧,为之掐压本穴,约三分钟即痛苦消失。 嗣后又发,乃自己掐压而止,后三年余未发。双颊车处效强本穴。 胃痉挛、胃扩张、胃溃疡急性穿孔,梁丘处有压痛。 殷门穴,食道癌症左穴外侧有压痛,二十指肠溃疡右穴外侧有压痛,胃疡两穴外侧均有压痛。 右侧外商阳(因穴在食指尺侧爪根甲部与商阳穴相对处,故余为之命名曰外商阳)有压痛,屡试皆然。 忆一九五零年夏,乡亲顾xx,男,年近六旬,患十二指肠溃疡两年多,诸药罔效,且时剧。 细询病情,谓每当病时,则右食指尺侧爪甲根部,第三节前方,即有如爪子大小一段发生微痛,并略鼓起。 当于局部重掐之,立即上嗳气,下排气,而痛大减。复为之针刺一下,疼痛顿除。 于是患者向余索针一根,发即自针。半年后迄未再发。五年后复询,云久已痊愈矣。 肠梗阻、肠穿孔,温溜处有压痛。 肠伤寒,居髎处有压痛。 急性肠炎,申脉下方有压痛。 忆一九七六年夏,某院内科医师张xx,男,年四十许,患本病很急,捧腹屈腰,痛苦万状,住内科加一床。 适余撞见,为之掐揉申脉,迨护士抱铺床被服来到时,而患者已症状消失矣。 右临泣及地五会间有压痛。又与本穴相平的三、四两骨间有时压痛甚于本处。 (1)一九六八年冬,余巡回医疗在泗阳里仁集时,该处农具厂职工鸦xx,男,年四旬左右,以胆囊炎就诊。 询及每当疼痛发作时,右脚背部(上述之后者处)即有不适及微痛感,当于其处刺之,讵针甫旋捻,患者即谓其胆囊区有温暖畅感而疼痛大减。 (2)谢xx,女,年72岁,时发抖战高烧,在徐淮及大江南北沪宁一带,检治数年,迄未得出结论。 一九七四年秋,余根据我国医学的理论,怀疑为少阳经病,找到上述压痛点而得到了确诊。 (3)淮安东乡李xx,年四十许,每次食肉发高烧。曾到扬州、南京等处住院检洽,上海门诊检治,均谓为无名高烧,并有谓为神经性高烧者。 由本科xx医师介绍,亦为之找到上述压痛点而得到了确诊。 又:气舍、中清、小海、悬厘、维道、环跳、阳陵泉及其前下方三寸许处,均有压痛,但以本处及胆俞处为显著且效宏。 左乳下方微外些的肋骨上有压痛,颊车有压痛处,右三里下二寸左右处有压痛,养老处有压痛(肠穿孔亦有压痛)。 坐骨结节上肌层有压痛。 股骨大转子结节与骶骨之间的厚肌层内压痛。 骶骨缘有压痛。手背会有静脉怒张。 上唇系带有肿硬结节,色淡红、痔疮发炎时则色红。偏上为外痔,偏下为内痔,偏左痔左,偏右痔右,居中者混合痔。 大者能有一个火粒三分之一大小,以针挑破,轻者一次,重者数次即愈,愈后肿结即消失。 如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左xx,小学教师,患痔疮数年,命人为其挑之,当即痛减,三次告愈。 又急性腰扭伤亦出现硬结。 月经期、妊娠、妇科病,居髎穴向内移至能骨的界线上有压痛。男子前列腺病亦有压痛。 又三阴交、血海,妇科病有压痛。 又三阴交,妇女在妊娠期,左穴压痛明显生男,右穴压痛明显生女,屡试屡验,理论尚待探讨。 肝火上亢型,期门穴有压痛,肾虚型,京门穴有压痛。 动脑硬化,上眼皮近内眦处微鼓出。 又,内耳眩晕,腕骨指之立轻。 厥阴头痛,然谷掐之即轻。 髋骨前后脊中间上缘,坐直时,环跳处的胆经路线上有压痛。 按 语 世界上的一切名词无不出于假定,其说理的工具,古今中外虽各有不同,要之,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老的技术是不断改进,新的技术总是不断的发展。 《内经》之“按之快然”及“以痛为俞”处,现则概称之为“压痛点”,且其论治价值虽然很高,但还停留在经验阶段,至于将来如何去阐明它,把它提升到理论阶段,则尚须进一步去发掘,本方仅是一个引玉的砖坯。 注:本文选摘自《淮阴中医》,严冰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