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音字、方言字及其应用

 风吟楼 2019-04-27

 在汉语方言中,有些音节被视为“无字可写”,在进行方言写作时,就不得不找些同音字或音近字来顶替。例如:


êng3菜(通心菜)——应菜”,

日dao3(中午)——日斗,

buê1 lêng5(菠菜)——飞龙,

鸡ang1(公鸡)——鸡安,

巴lang1(鱼名)——巴浪,

猪go1(配种公猪)——猪哥,

落汤zin5(糯米糍粑)——落汤钱,

鼠kag4 馃——(鼠耳草和米粉末做的饼食)——鼠壳馃(馃,也写作“粿”),

gi1 馃(一种小吃)——机馃,

花gui1(绣花用的圆圈架子)——花规,

罗gên1(罗盘)——罗庚

这些同音字,大部分是有本字的,只是广大群众不知道而已。例如上面这些词的本字分别就是:蕹菜、日昼、菠薐、鸡翁、巴鳞(硬鳞)、猪豭、落汤粢、鼠粬馃(粿)、栀馃、花机、罗经等。

同音字的存在,很早就有了。我们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中,就发现了不少使用同音字的例子。以《荔镜记》为例:

     尾蝶[bhuê2 iah8],蝴蝶:引惹黄蜂尾蝶寻香入绣房。(《荔镜记》第三出)“尾”本字应是“美”。

加川[ga1/ka1 ceng1],屁股:看见力去打你加川(《荔镜记》第四十五出)“加”本字“尻”。

削骨落肉,瘦骨棱棱:我君受只亏……削骨落肉得人畏。(《荔镜记》第四十五出)“削”潮音[sang2],本字应是“㾪”。

爻[ghao5],能干,会:媒姨,你向爻做媒人,共我做一个。(《荔镜记》第十三出)“爻”的本字应该是“𠢕”。

孜娘仔,女孩子:老人说:孜娘仔,十八客,不嫁放石压。(《荔镜记》第十四出)“孜”,潮音[ze1],现在的同音字多写作“姿”,本字有可能是“珠”。

诸娘人,女人:(丑)呵娘,昭君便是丈夫人诸娘人? (旦)昭君正是诸娘人。“诸”潮音[ze1]或[zu1],本字也可能是“珠”。

甲[gah4],盖:人说一厶强十被,十被甲也寒(《荔镜记·无厶歌》)本字应该就是“蓋”。

 但是,并不是所有“无字可写”的音节都有同音字可以顶替。一些音节根本就找不到同音字,甚至连音近字都不好找,只好自己生造个字出来使用。方言学上把方言区人创造出来书写方言中的某个有意义的音节的字叫作“方言字”。有些方言字,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借用旧字典(现在的电脑字库)里的生僻字(僵尸字)的。这里我们也归类在此而不视其为“同音字”。

方言字的使用,在各个方言区中都有,但多寡不同。在广东省的粤、闽、客三大方言中,粤语的方言字最多,使用也最广泛。例如:

佢,他,第三人称代词:你我佢。

啱,正确:你讲得好啱。

嘢,东西:好嘢来嘅。

咁,这么:讲得咁好。

噉,这样:噉我就唔去啦。

唔,不:佢唔返来。

嘅,的,结构助词:本书我嘅。

嗰,那:嗰个人。

啲,助词:行快啲啦。

喺,在:佢唔喺度。

咗,助词:我食咗啦。 

潮汕方言的方言字不但数量多,而且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我们同样可以从《荔镜记》中发现不少例子。如:

乜[mih4],什么:你叫亚公乜事?(《荔镜记》第十四出)

厶[bhou2] 妻子、老婆:拙年无厶守孤单,清清冷冷无人相伴。(《荔镜记》第五回)今写作 “𡚸”、“女亩”,或者借用音近字“嬷”,本字是“母”。

查厶仔[za1 bhou2 gian2],“查厶”,小姑娘:只一查厶仔不识物。(《荔镜记》第五出)现在的方言字多加“女”旁,写作“女查𡚸”。

呾[dan3],说,讲:呾不出口。(《荔镜记》第二十六出)想不到吧,明朝就造了这个字出来,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接着下来,就是海量的潮州歌册和潮剧剧本,也出现了很多同音字和方言字。常用的方言字如:
      啱[ngam1],刚刚好,关系好等:你来到啱啱好(你来得正好)。

唔[m6],不,否定副词:唔去、唔食等。有人认为本字就是“毋”。

墘[gin5],边,边沿:海墘、溪墘,船坡墘。

刣[tai5],宰杀:刣猪倒羊、刣鸡教猴、刣鸡杀鳖等。本字是“治”。

𠱀[puêh8],相谈,聊:𠱀话,有食𠱀(谈得来)等。也写作“诐”。

唚[zim1],亲嘴儿:相唚。

𥍉[nih4],眨眼睛:𥍉目、目悄悄𥍉。(目聂)

𠜙[buh4],刺:𠜙个空(刺了个孔儿)。(甫刂)

𡟓[ai5],母亲:父𡟓,后𡟓(后娘)。本字是“姨”。(女哀)

朥[la5],动物体内的脂肪,多指猪油:热火厚朥(大火多油)、朥饼等。本字是“膋”。

檨[suain7],芒果:檨核、檨脯。

𡥘[cua7],娶,带:𡥘𡚸(娶老婆)、𡥘你来去(我带你去)。本字可能就是“娶”。

𢭪[kioh4],捡,拾:𢭪猪屎,𢭪有猪屎呾有话(捡得到猪粪就有话讲,比喻事情做好了就有话讲了)。

烳[bu5],煮:烳糜(煮粥)、烳凉水(煮中药)等。

炣[ko1],用文火煮:炣鲫鱼。

焯[cog4],焯牛肉。也写作“火足”。

煠[sah8],用比较多的水煮:煠卵(煮鸡蛋)、煠面(煮面条)等。

炆[bhung1],水放得少而煮:炆饭、五花肉炆笋。

掼[guan6],手提,潮剧有《绛玉掼馃》:掼篮饭(指送礼)、相牵掼(提携)。

跍[ku5] 蹲:跍在塗下(蹲在地上)。

戆[gong5],晕,昏:头戆戆(头有些晕)。

椪[pong3],膨胀:椪桶柑(一种柑子)。本字是“肨”。

冇[pan3],虚而不实:冇蟹(无肉的痩螃蟹)、冇粟(不实的稻谷)。本字是“奅”。“冇”字里面有一点(丶)就是反义词[doin7],本字“橂”。

   呵恼(换口字旁)[o1 lo2],称赞,表扬:人人呵恼好(大家都称好)。

曱甴[ga1 zuah8],蟑螂,来自粤语。

蛤虯[gab4 giu2],小青蛙。

孬[mo2],不好,不能:孬人(坏人)、孬去(不能去)。

不会(上下结构)[bhoi6],不会,不能:不会呾话。有的方言区写作左右结构的“𣍐”。

不要(上下结构)[main3],不要,别:不要去(别去)、不要呾(不说)。也写训读字“勿”。

不畏(上下结构)[muin3],不怕:不畏你(不怕你)、不畏死(不怕死)。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没有找到本字,或者即使本字找到了也写不了(例如表示妻子的[bhou2],本字是“母”)的情况下。方言俗字,尤其是已经为群众所约定俗成的,我觉得就但用无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