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一书,为清代周学霆氏所著。是继王叔和、滑伯仁、崔紫虚以及李濒湖诸氏硏究脉学的专书。全书分三卷,自总論以下共有八十一个論題,具体說明診脉的位置、方法和凭脉診断疾病等問題。其中論脉,举出脉象二十七种,首先指出“緩脉”为权度诸脉的标准,也是正常的生理脉象。并列浮、沉、迟、数为纲,然后依次介绍各种病理脉象。他为了使讀者更进一步了解各种脉象的不同点,又用对比的方法,叙述如何鑑別微脉与細脉、虚脉与实脉、长脉与短脉等。这个脉訣,不仅內容翔实,而且音韻协调,便于誦读。但脉訣系用詩体写成,初学时尙有因其“词旨深邃”,难于尽解之处,因此不揣譾陋,謬为注疏,不当之处,識者正之。 主脈 缓: 四至調和百脈通, 渾涵元气此身中。 消融宿疾千般苦, 保合先天一点紅; 露顆圆勻宜夜月, 柳条搖曳趁春风。 欲求极好为权度, 緩字医家第一功。 缓为极平脉,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悠悠然,洋洋然,从容柔順,圓淨分明。楊元操形容其为“如初春楊柳舞风之象”。当人在健康状态下,每日平旦,因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飲食未进,經脉未盛,络脉調勻,气血未乱,常呈现着典型的缓脉。这一脉象的形成,主要为先天腎间动气,充沛周身,使百脉暢通,元气渾涵的具体表现。由于缓脉是元气充沛的一个标志,在病变过程中,如有其它病脉,轉现緩脉,说明邪去正复,是病体向愈的征象。 四时有春溫、复热、秋涼、冬寒之不同,人体适应这个气候,因而也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脉象。虽然如此,但总的說来,人以胃气为本,因而四时之脉是以和缓为宗的,故缓又为有胃气的表现,常寓于春夏秋冬弦洪毛石之間,“流暢貫通、生生不已”。《脉经》載:“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婀婀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阐明了缓脉寓于四季的形象。 缓脉既为正常的生理脉象,也是权度诸脉的标准。一般是微于緩者即为微,細于缓者即为細。虚实长短,弦弱滑涩,无不皆然。至于芤、革、紧、散,濡、牢、洪、伏,促、結、动、代,均以缓为权度,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定清緩脉,方可定诸病脉;精熟缓脉,即可知诸病脉,因此說缓为权度诸脉的标准。 四纲 浮: 浮从水面悟輕舟, 总被风寒先痛头; 里病而浮精血脱, 药非无效病难瘳。 浮脉象輕舟浮于水面一般,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主病有二:一种是风寒之邪,伤人皮毛,正气抗邪,气血充盈于体表,临床时要据其兼见脉象,如浮紧伤寒,浮虚伤暑,浮数伤风,浮迟伤湿,浮芤失血等以为辨別。另一种是精虚血脱,气浮于外,脉不内潛,如浮蕩精敗,浮散神消等象,均須注意。 沉: 沉居筋骨有无痾, 着骨推筋仔細摩; 有病而沉兼別脈, 沉而无病世人多。 沉如石沉水底,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凡病邪郁閉于里,正气不能鼓脉外出,出现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积,沉紧冷痛等象。此外,亦有常人元气潛納,其脉經常保持沉象者。 遲: 遲为三至欲亡阳, 好与医家仔細详; 总是沉寒侵藏府, 只宜温药不宜涼。 迟脉一息三至,来去极慢,是一种阳不胜阴,脉来不及的寒性病变反应。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积寒,无力虚寒,未有无寒脉迟者。迟为内病壅瘀,宜溫养阳刚;迟为外病侵凌,宜溫消阴翳;迟为缓病缠綿,宜溫补元气;迟为急病馳骤,宜温散客邪。此外,邪聚热结,阻塞經络,亦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如伤寒阳明病脉数可下之类,则又不可概认为寒証,当脉証合参,才能确診。 数: 数脈为阳至倍三, 脈中數脈实难諳; 而今始識諸般数, 嘱咐医人莫乱探。 数脉一息六至。为邪热鼓动脉行加速所致,脉象数而有力。阴虛久病,阳气偏盛者,其脉亦数;但必数而无力。亦有虚阳外浮而见数脉者,必按之豁然而空,当参合望问各診,細加鉴别的。 十一对 微与细对(微为阳弱欲絕,细乃阴虛至极) 微: 微脈有如无, 难容一吸呼; 阳微将欲絕, 竣補脈踟蹰。 輕手犹见,重按全无,为微脉,为阳气虚衰的表现。人身之阳,包括有腎阳和脾阳两个方面。脾阳不足者,宜黃耆、白朮益气归元;腎阳不足者,宜附片、干姜回阳反本。 細: 細脈一絲牵, 余音不絕然; 真阴将失守, 加数断难痊。 举之极微,按之不絕,为细脉。有两种原因:其一是真阴不足,大都是肺腎之阴不足,金水不能相生,治宜天麦二冬,清金生水;生熟两地,滋阴养阳。其次是血弱阳虚之人,感受外邪侵袭,正气为邪所遏,四肢逆冷,脉細欲絕,治宜桂、芍、当归,舒暢正气以和营;细、草、木通,溫散寒邪而复厥。 虚与实对(虚大而柔,实大而刚;实为邪气实,虚乃本气虚) 虚: 虛脈大而松, 遲柔力少充; 多因伤暑毒, 亦或血虚空。 迟大而軟,按之无力为虚脉。由于暑耗伤心肺之气而致者,用莲子、麦冬,以清心滌暑;用人参、五味,以斂肺宁心。亦有由于血液空虚而致者,用当归、黄耆,治产后血虛身大热;用阿胶、巴戟,治阴伤劳損脉虚松。 实: 实脈大而圆, 依稀隐带弦; 三焦由热郁, 夜靜語尤顛。 浮沉皆得,长大带弦,为实脉。邪气有余,壅遏正气,所以脉道坚滿,应指有力。阳明胃实而譫語,須用芒黄承气;三焦热郁腹中疼,应与柴胡四逆。 长与短对(寸关尺部,为脉本位;超过本位为长,不及本位为短) 长: 长脈怕绳牵, 柔和乃十全; 迢迢过本位, 气理病将痊。 长而牵绳,绷急硬滿,为肝阳有余或阳明热熾所致。长而柔和,迢迢自若,是中气充足,百脉暢通的健康征象。心脉长,神强气壮;腎脉长,蒂固根深。 短: 短脈部无余, 犹疑动宛如; 酒伤神欲散, 食宿气难舒。 按短与动为鄰,形与动实别。动則圓轉如豆,短則濡滞而艰。酒伤胃中冲和之气,以致气虚不足以导其血行,故脉短细。另有宿食停痰,阻碍气道,脉气不伸,其脉亦短者。 弦与弱对(弦脉,脉之有力者也,雄恣猛态,可以举百鈞;弱脉,脉之无力者也,纤质柔容,不能举一羽) 弦: 弦脈似張弓, 肝經并胆宮; 疝(疒頽)癥瘕瘧, 象与伤寒同。 脉来端直以长,按之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为弦脉。弦属肝胆经病,肝脉络于阴器,故疒頽(tui阴部病)疝属之。肝藏血,血瘀成块,可致癥瘕。弦为少阳病变的主脉,瘧疾的病机,不离少阳半表半里,故“瘧脉自弦”。虚劳內伤见弦脉,是中气不足,土受木賊之象。又以弦的多少,辨胃气的强弱;弦的虚实,驗正邪的盛衰。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弱: 弱脈按来柔, 柔沉不見浮; 形枯精日減, 急治可全瘳。 弱脉极軟而沉,按之乃得,举之无有,平人亦有脉弱而滑者的脉象。病后正气虚衰,其脉弱者为順,急与調补,病可就愈。新病实邪,其脉弱而兼涩,属正为邪困,不能胜邪,乃是逆候。 滑与涩对(脉来流利为滑,脉来艰滞为涩) 滑: 滑脈走如珠, 往来极流利; 气虚多生痰, 女得反为吉。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阴气虚,阳气盛,阳盛为热,灼液成痰,故脉来应指圓滑。沈薇垣說:“滑主痰飲,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亦有呕吐宿食而脉滑者。”平人脉滑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妇人受胎三月,亦多滑脉。 涩: 涩脉往来艰, 参差应指端; 只缘精血少, 时熱或純寒。 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长,三象俱足。凡血亏精少不能濡潤經脉,或寒邪凝集,或郁結癥瘕,阻碍隧道,血流被遏,其脉均可出现涩象。 芤与革对(虚而空者为芤,实而空者为革) 芤: 芤字训慈葱, 中央总是空; 医家持拟脈, 血脱满江红。 芤乃草名,絕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常人血液充盈于脉管之中,診之指下,必觉湛圓。若突然失血,血量驟然减少,脉管随之收縮,必呈沉细之象。倘失血之量过多,血少超过了脉管收缩之限度,于是豁然而空,此时若診其脉,輕按脉显浮大,中按豁然中空,重按仍见其大。经过一二日以后,因机体卫气卫外的調节作用,脉管即由大而缩小,与少量之血液相得,脉轉沉細而弱,故失血之人,經过几天的时間,則脉亦有不显芤象者。如果失血很久而脉仍芤,乃正气不足,失去調节作用所致,势必迁延,病难速已,治宜参其见证,予大补之。 革: 革脈惟旁实, 形同按鼓皮; 劳伤神恍惚, 梦破五更遗。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渾如鼓革,主要是精不內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的一种外强中空表现。妇女由半产崩漏而亡血者,亦可出现此象。凡见革脉,均須用填精益髓,或滋血养营之药。 紧与散对(紧如轉索,散似花飞) 紧: 紧脈彈人手, 形如轉索然; 熱为寒所束, 温散药居先。 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轉索,为阴多阳少的阴邪激搏之象。非热为寒束,即里寒独盛。腹痛脉紧,也是寒积于中而不泄,阻碍阳和之气不能暢达的一种反应,因此凡见紧脉者,均宜温散药治之。表寒之証脉浮紧,用麻黄、羌活以发散,里寒之証脉沉紧,用附子、干姜以溫中。 散: 散脈最难医, 本离少所依; 往来至无定, 一片楊花飞。 散脉往来无定,涣散不收,来去不明,漫无根蒂,是血耗精散、脏腑真气将即脫绝的征象。 濡与牢对(浮之輕者为濡,平沙面雨霏千点;沉之重者为牢,錦匣內绵裹一針)。 濡: 濡脈按須輕, 萍浮水面生; 平人多損寿, 莫作病人評。 濡脉极軟而浮,如帛在水中,輕手乃得,按之无有,是气血不足,故主诸虚。平人见之,为精气敗耗。此外湿气压抑脉道,亦可出现虚而浮小的濡象,宜予宣化湿邪,湿化則脉濡去。 牢: 牢脈实而坚, 常居沉伏边; 疝(疒頽)犹可治, 失血命难延。 似沉似伏,实大弦长为牢脉。牢脉多是病气牢固,阴霾坚积内着,虚証无此脉象。牢主实,有气血之分。癥瘕积聚,有形痞块,是实在血分。(疒頽)疝少腹痛,引腰控睾,是实在气分。牢脉见于失血阴虚者,为虛病见实脉,脉証相逆,属危証的脉象。 洪与伏对(浮之最著者为洪,水面上波翻浪湧;沉之至隐者为伏,石脚下迹遁踪潛) 洪: 洪脈胀兼呕, 阴虚火上浮; 应时惟夏月, 来盛去悠悠。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凡内热充斥,脉道扩大,汹涌有余,便见洪脉;热恋則伤阴,阴气虛于内,則阳热浮于外,故脉亦洪。洪脉过盛,有阴阳离絕之虞,故失血下痢,久嗽久病之人,俱忌洪脉。經謂“形瘦脉大,多气者死”,可见形証不与脉相合者,均非吉兆。 有人谓洪即大脉,非是。大脉脉形大于常脉一倍,但无汹涌之象。大脉主邪盛,主病进,又主虛。辨邪的盛衰,区别于大脉的有力无力。在脉的形态上,大脉不似洪脉的既大而来势盛、去势衰。洪即鉤脉,经曰:“黄帝曰:夏脉如鉤,何如而鉤?歧伯曰:夏脉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歧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謂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太过則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則令人心煩,上见咳嗽,下为气泄。”王叔和曰:“夏脉洪大而散,名曰平脉,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心,水之克火,为賊邪,死不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心,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弦細而长者,是肝之乘心,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为微邪,虽病即瘥。”王氏以夏令应见洪脉,反此者病。同时以五行生尅之理,說明其病机的轉归,这点必須参以其它証候,才能作出确切的判断,否则是不会如其所言的。 伏: 伏脈症宜分, 伤寒酿汗深; 浮沉俱不得, 着骨使能寻。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李中梓谓其主病多在沉阴之分,隐深之地,非清浅之剂所能破其藩垣者是也。伤寒一手伏,曰单伏;两手伏,曰双伏。乃火邪內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大汗而解。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須投姜,附,灸关元,脉乃出。以上二症极宜分别。此外还有脏气与脏气相并,气逆于經而暴厥暴痛,亦见脉伏者。 結与促对(迟而一止为结,数而一止为促) 結: 結脈遲中止, 阳微一片寒; 诸般阴积症, 温補或平安。 结脉来缓慢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凡阴盛而阳不能和,血行维艰,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大凡热則流行,寒則停凝。但阴寒之中还挾凝结,喻如隆冬天气之流水坚冰。越人云:结甚則积甚,結微則气微;浮结者外有痈积;伏结者,内有积聚。故知结而有力者,方为积聚;结而无力者,是真气衰弱。可见同一结脉,有虚寒与积聚的区别。 促: 促脈形同数, 须从一止看; 阴衰阳独盛, 洩热止宜寒。 促脉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凡阳盛而阴不和,故脉急数而时一止。其有脏气乖违,則稽留凝泣,阻其运行之机,因而歇止者,其止为輕;若真元衰憊,則阳弛阴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为重。临床证驗,促脉得之于脏气乖违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或因气滞,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气,或内因七情,皆能阻遏其运行之机,故往来急数之时,忽见一止。不过促脉无力而小,方是真元衰惫的虚脫征象;若急促有力,总为热极。李濒湖說:“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有生。”故数漸稀为病瘥,止数渐增为病剧。对促脉病者的一般治疗,只宜洩热除蒸,誤用溫补,立见危殆。 动与代对:(动則独盛为阳,代則中止为阴;动代变迁,阴阳迭见)。 动: 动脈阴阳搏, 专司痛与惊; 当关一豆轉, 尺寸不分明。 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动与短脉頗相类似,仲景认为是“阴阳相搏”的表现。痛則其血不通,惊則其气窜迸。血无气不行,气无血不附,阴阳乖违,气血相搏,因此出现动脉。 代: 代脈动中看, 遲遲止复还; 平人多不利, 惟有养胎間。 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代与結促两脉的分别,在于止有常数。《内经》以代脉一见,为脏气衰微,脾气脫絕的征象。惟伤寒心动悸,脉结代,是气血两虚,用炙甘草湯。妊娠脉代者,其胎百日。此外还有风証、痛証、七情惊恐、跌仆損伤,影响脉气,以致不能相接而见代脉者,这与脏气衰微,脾气脫絕,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