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虚性顽固性失眠诊断要点

 荆簪芒鞋 2019-04-27

失眠,中医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等,现代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也称之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先秦时期《内经》中把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明确指出'阳不入阴'是失眠症的总病机,'气血虚弱'是失眠症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导致失眠的外部条件;'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是治疗失眠的总则。

    患者李某,男,44岁。于15年1月23日于我诊所就诊。自述平时身体强健,由于工作环境变化,工作压力变大、任务加重。于两年前突然出现难以入睡,睡后易醒,醒后再难入睡的症状,并逐渐加重,至后来彻夜难眠。同时伴有心慌、耳鸣、食欲下降等症状,先后在鼓楼中医院等多家医院诊断为阴阳失调,气血两亏,安定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两年来先后经多家医院专家诊断治疗,汤药几乎从未断过,但始终没有任何好转,后不得以服用安定医院开的法国进口安眠药,服用后也只能入睡2-3小时,非常痛苦,对治疗几乎丧失信心。经单位同事介绍,到我诊所就诊。经胡主任诊断后,给予中药治疗,服药一周后,疗效显著,几乎躺下便可入睡,每日睡眠可保持8-9小时,一直维持至今。失眠现象再无出现,心慌、耳鸣等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用水丸巩固疗效。在此期间同时用脉法针灸治疗前列腺肥大出现的尿等待和性功能减退问题,经脉法针灸治疗当日至今排尿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尿等待、尿不尽等症状,勃起功能增强,性生活时间保持15分钟以上,患者非常满意。

   诊断:失眠、肾阴虚。

    阴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

   诊断要点:肾阴虚以肾精亏虚兼有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证候多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肾阴虚引起的失眠多伴随肾阴虚的一些症状,要引起大家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