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点 1、 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01碳的单质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结构模型及用途对比 2、碳与炭的区别 碳——广义概念,指碳元素。并不是指具体的某种物质。 炭——指具体物质。 0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碳常温下的稳定性 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实验: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用酒精喷灯(或酒精灯加网罩)加热;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将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历年真题 1.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下列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 A.碳素墨水 B.打印炭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炭棒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3)CuO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 03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易升华,升华吸热。 2、化学性质 (1)阶梯蜡烛实验 实验现象: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的选择 ①不能使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②不能使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③不能使用碳酸钠或碳酸钙粉末,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气体。 (2)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稀盐酸 (4)实验装置 (a)操作简便 (b)便于添加药品 (c)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用量 ①发生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 ②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 (5)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裝置的气密性; ②装入大理石(或石灰石),塞紧橡皮塞; ③固定装置; ④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管口; ⑤收集气体; ⑥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6)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历年真题 4.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5.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7.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 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8.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 (1)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图中E、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正确的是 (填字母)。 9.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 (填字母)。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 04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但接近于空气密度。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实验现象:产生蓝色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毒性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应用: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还原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检验CO的纯度;先通CO,后点燃酒精灯;试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CO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具有还原性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CO的用途 CO用于作燃料和冶金工业。 历年真题 10.有四种气体:a.O2;b.CO;c.N2;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1)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2)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3)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4)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 1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3.5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A 2.C 3.(1)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固体由黑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还原 (4)集中热量,提高温度 4.D 5.D 6.D 7.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