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权相赵普的跌宕人生

 泰阳汉子 2019-04-30

开宝六年,即公元974年,高居相位十年的赵普被宋太祖赵匡胤罢免,黯然离开京都汴梁。回望身后初显繁华的汴梁城,那一刻,他的心底一定充满失落并五味杂陈。他临走前给了赵匡胤一封短信——外臣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帝忠孝全德,岂有间然。

宋初所有的大事,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到讨伐北汉,几乎都有赵普的影子。二十年来,他看着赵匡胤从普通将领一步步成为开国帝王,他们之间既是君臣,又是生死袍泽,一起携手奠定了结束五代乱世、欣欣向荣的宋帝国基础。为之,赵普付出巨大心血,对赵匡胤忠心耿耿、殚精竭虑,可谓是功劳最大的扶龙之臣。他帮赵匡胤得到天下以后,当了枢密院直学士,后来又做了枢密使,后连任“宰相”十年。在此不久前,赵普还自信满满,作为权倾朝野的宰相,能与之抗衡者,只有晋王赵光义,而他的权势甚至曾经一度超越了晋王赵光义。赵普甚至不止一次向赵匡胤密奏要限制晋王权力。

然而赵普忘了宋太祖赵匡胤信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赵普自身一系列的越权行为,同样令其难以忍受。特别是赵普毫不避讳的让儿子娶了掌军权的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犯了文官勾结武将的忌讳,在赵匡胤的心里,曾经的兄弟,如今的权臣赵普,已经成为他皇位的潜在威胁。最终,赵普被毫不留情的扫地出门。

“我还会回来的!”赵普在心底默默地说。

令赵匡胤始料不及的是,失去赵普,也使他失去了制衡赵光义的最大力量。此后,晋王赵光义权力增长的更加飞速,已到了制无可制的地步。两年后,诡异的“烛光斧影”发生,一代雄杰、正值壮年的太祖赵匡胤驾崩,皇帝变成了晋王赵光义。

宋太祖宋太宗二兄弟

太宗即位之后,对太祖一系大臣心存猜疑,百般提防。赵普等人更是受到压抑和冷落。但赵普毕竟是赵普,有开国大元勋这一光环加持,太宗名义上也是客客气气,借以笼络人心。

此时的赵普,早已明白此一时彼一时,曾经的政敌成为高高在上的那个人了。那么自己屈膝讨好又算的了什么?不如此,如何安身立命?如何避免被更深一步清洗?他必须向现实妥协,并抓住一切可用之机。

公元977年三月,赵普从河阳入朝,被任命为太子少保,留京任职。后来虽然又升为太子太保这一荣誉虚职,依然郁郁不得志。

四年后,即公元981年的阴历九月,原太宗幕僚柴禹锡告发秦王赵廷美骄恣不法,很可能有阴谋。太宗出人意料的召见赵普询问对策。赵普立即敏锐的感到升迁的希望,当下表态愿意将此事彻查到底。

赵普首先针对太宗即位的不利流言,编造了“金匮之盟”, 以“正人心、靖浮言”。 赵普上书说,杜太后死前,对太祖说:“你死了之后要把皇位传给你弟弟。”恰巧当时赵普在榻前,于是将此事立为誓言,在纸张的末尾还郑重写上了“臣普记”,太祖将其掺在金匮之中。但直至今日,关于“金匮之盟”的争论仍在继续,由于并无原文佐证,因此其是否属实尚无定论。

赵普编造的这一故事让赵光义疑点重重的登基之路变成了合法继承的光明大道。太宗犹是醒悟,心生感慨,老江湖毕竟还是老江湖,自己那么多心腹,却比不上赵普这轻描淡写的一招,轻而易举化解了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于是太宗亲切召见赵普,对此前一直没有重用他表示诚挚的歉意,并立即任命他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之位。在这里子晟想说明一下,封建王朝大多数时间里,“宰相”一词往往并不是一个具体职务,而是一个称呼,具体职务另有明文规定,掌握中枢大权的都俗称宰相。同时,赵普被封为梁国公。

君投我以桃,必报君以李。既然太宗变得如此其中赵普,赵普也很快明白了自己的下一个使命,那就是在解决了太宗得位不正的问题之后,再解决太宗身后继承人的问题。

此时,由于种种原因,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徳昭和赵德芳,一个自杀,一个梦中暴毙。太祖后人已经无法威胁到太宗的皇位,但太宗担心的是,自己当初是继承了哥哥的地位,那么按此推算,百年之后应该传给弟弟赵廷美,然而这是自己万万不愿意的。

不久后,太宗再次同赵普讨论继承人问题,假惺惺说按照之前兄终弟及的作法,我应该如何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呢?赵普已经完全掌握了太宗心态,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自古帝王都是父亲传给儿子,当初太祖错了一次,太宗您怎么可以再错一次呢?太宗对赵普的回答十分满意。他知道,自己已经暗示了难题,聪明的赵普一定会为他解决这个问题。

从金匮之盟中,赵廷美似乎嗅到了什么,主动上奏要求位在赵普之下。此后,愈发小心谨慎。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也就是公元983年三月,赵普使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连环掌加组合拳,彻底清洗了秦王赵廷美及其一系人马。

赵普先是指使柴禹锡等人突然告发秦王赵廷美,罪名是有意欲谋反。于是,赵廷美被罢免开封府尹的职务,贬为西京留守。

没过多久,赵普又诬陷赵廷美和另一名宰相卢多逊勾结谋反。卢多逊与赵普是多年的政敌,早在太祖时间,就曾多次诬告赵普,在他罢相后更是落井下石找茬打击。此次借太宗欲整顿赵廷美,顺利将卢多逊一并整治。结果,卢多逊全族被流放崖州,并严令逢赦不赦。秦王赵廷美则被勒归私第,秦王府幕僚被处斩六人。

雷霆霹雳,并非偶然。赵普打了第一枪,此时众官僚也都揣摩上意开始落井下石,王溥等七十四名大臣联名上书奏卢多逊和赵廷美大逆不道,骄纵不法,劣迹斑斑,罗织种种罪名。对秦王赵廷美的打击波及其子女,他的子嗣被剥夺了皇子皇女的资格。

趁你病,要你命,赵普并没有罢手,因为太宗并没有示意他收手。他继续挑唆开封府李符上奏赵廷美不思悔过,于是赵廷美从秦王被贬为涪陵县公。

在太宗和宰相赵普的双重威压之下,满朝文武齐齐失声,所有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敢公然站出来为赵廷美说一句公道话,正如他们看着太祖的两个儿子悲惨死去一样。只有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实在看不下去了,试图救四叔赵廷美于水火,找到太宗为叔叔的安危据理力争。然而元佐的努力不仅没有收到成效,反而令太宗勃然大怒,命人将其严加看管。自幼秉性聪明机警的赵元佐最终疯掉了,被废为庶人。后来其同母弟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

赵廷美迁居涪陵之后不久,就忧愤而死,年仅38岁。而为了防止泄密,诬告的李符,也被赵普找了个理由京官贬到地方官。

顺利解决了太宗自身及其身后继承人问题,废黜赵廷美,流放卢多逊,把宋朝整个的朝廷秩序重新理了一遍。此等汗马功劳,不可谓不大矣。但清洗了对手之后,完成了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任务后,赵普自然也失去了利用价值,其老辣的政治手腕又怎能不让太宗忌惮?于是仅过了一年,赵普再次被罢相,以“使相”侍中衔出为武胜军节度使,后移山南东道节度使。

端拱元年,在太宗次子赵元僖的举荐之下赵普再以侍中的身份,三度拜为宰相。淳化元年正月,赵普因病罢相,被任命为西京留守。次年春天,赵普病退,拜为太师,改封为魏国公,给其宰相俸禄。七月十四日,赵普病死,终年71岁,被追封为真定郡王,谥号忠献,葬于风水宝地邙山之上。一代权相赵普的精彩人生就此谢幕。南宋宝庆二年,宋理宗赵昀令人绘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赵普位列其中。

赵普一生跌宕起伏,几乎参与了宋初所有的大事件。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不同于历史上那些满腹经纶的宰相,他并无多少才学,一生只读一本书:《论语》。赵普曾对宋太宗云:“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太平。”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而来。

短短数年之内,赵普顺利为太宗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正如当年他助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江山、杯酒释兵权消除武将威胁一样,宋初这些精彩绝伦的风云大事,哪一件解决起来难度都是极大,然而仅仅读过一部论语的赵普解决这些问题却能做到举重若轻、波澜不惊,不能不令人赞叹他非凡的政治天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