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力:一个人在企业中的价值,取决于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汇百川 2019-05-01

第三章 思考力-决策系统

本章讲述职场竞争力五大系统能力之一的——思考力的原理、构成,以及如何快速建立。

思考力四大能力构成

1、发现问题能力

2、分析问题能力

3、解决问题能力

4、创新思维能力

为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更多前文请关注本头条号《赢的五项修炼》专栏。

第三章 思考力-决策系统

诸如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孙子、诸葛亮等人屡屡靠自己的谋略获得胜利、赢得战争,都是因为他们有非常强大的分析、思考问题并正确决策的能力。

所以,思考力是一种赢的能力。为了表示这种能力,古人选择了“亡”字作为代表思考力的符号,因为“亡”字体现了思考力的本质。我们之所以需要思考,是因为我们需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而成功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失败。

每一次想要赢得对手,赢得竞争性的胜利,事前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缜密的思考和决策,先要考虑到各种失败的可能性以及应对方法——打仗如此,下棋如此,对抗性的竞技如此,经商更是如此。

危机意识:存不忘亡,居安思危


如果没有竞争,我们真的不需要想得太多,但正因为有竞争对手的存在,所以我们才需要时刻保持警醒。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对手每进步一点,就代表我们退步了一点。

一项调查表明,美国100家处于鼎盛期的优质企业,70%认为自己处于危机之中,因此,比尔·盖茨总是告诫自己和公司:“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我们不动,不代表对手也不动,而对手会采取哪些行动我们又往往难以预测;我们不动,也不代表环境没有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已经必然招致失败。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惟有“以变应变”方能求存。

《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赢”,或者要想保持“赢”,都必须“存不忘亡,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为明天、后天以及更远的未来做好应对的准备。

这就是古人造字时,将“亡”字作为一个部首放在“赢”字之上的原因。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高度概括的智慧,同时,又必须学会解析高度概括之下的具体含义。

面向未来的思考

成功学经常会提到“假如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们说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要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去工作。

我相信,和我一样,大多数人并不这么认为。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可能会和家人或者朋友好好去享受这最后一天的美好时光,或者致电给亲人、朋友,去感恩或者表示歉意……

我们再进一步的假设,如果明天是世界的末日,请问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还有问题吗?你没有实现的理想还会有遗憾吗?你欠别人的钱需要还吗?别人欠你的钱需要去收吗?你有什么病痛还需要担心吗?家庭矛盾、各种纠纷你还需要去解决吗?

如果明天真的是世界末日,我想今天就是一场盛大的全球派对,大家尽情地去享受今天。

可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面向明天,面向未来,因为明天和未来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所以,我在带团队的时候,经常强调:

我们要学会面向未来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要总是纠结已经发生的事情。

工作中难免磕磕碰碰,出了问题重点在于如何解决,而不是急于撇清自己的责任,和别人争辩到底是谁对谁错。领导和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让它不再发生,即使之前就是你的疏忽,最终也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有一次,我在一家企业做顾问工作,正好看到有个老板来这家公司购买设备,见到美女前台就开了个玩笑:“小张,我给你打了几次电话怎么都不接啊?”

这下把小张急的,连忙辩解:“您什么时候打我的电话了?”“我一早就打了啊。”“怎么可能?我真的没有接到……”又是把手机打开给客户看,又是急忙申辩,再说下去都快委屈得生气了。

我赶快借机把小张叫到一边。

我对她说:“无论真假,辩解有没有打电话和接电话都不是重点,我们不要纠结过去到底谁对谁错,重点是想想客户到底来干什么的。”

我教她说:“王总,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接到您的电话,不管怎样,如果给您造成了不便,我先跟您道个歉。您看您现在来也来了,您有什么需要,我一定全程服务,让您满意为止,您看行不?”

如果小张真的跟客户急了,恐怕客户觉得没面子,生意也就谈不成了……

正因为还有明天,所以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危机意识。

当然,有一些人是没有危机意识的,不善于发现和预见危机,就像“温水煮青蛙”故事中的那只青蛙。

而另一种表现是,有危机意识却不知道危机在哪里,它将在何时出现,以怎样的情况出现,就像每一个炒股的人一样。

第三种表现则是,知道危机是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仅有危机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危机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能够感知未来可能出现哪些危机,这才算是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预见问题的能力。

明显的问题谁都能发现,而成功者更善于发现隐藏的问题。因此,善于发现和预见深层次的问题肯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然而,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对问题的不断抱怨和束手无策。

因此,要想成功,要想“赢”,仅仅发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让问题总是问题,就必须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始终只能按照领导的指示做事。要想晋升,就要学会像领导一样思考问题,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被提拔的人往往都曾经做过几件漂亮的事情,独立解决了一些难题,而不是把问题抛给领导。

  • 因此,我们既要学会系统思考,又要学会深度思考。系统思考,能让我们把事情考虑得更全面,不会顾此失彼。
  • 深度思考,能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解决皮毛问题。不除掉病根,还会小毛病不断,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低的人,往往都是解决不了那些常见问题的人。

思考力的基本构成


人的一生都在解决问题,人的成就大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正比。

据统计,无数中百万、千万大奖的人,他们的命运95%以上都会在几年之后回到原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的财富不是靠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的,而是通过运气得到。一旦这些财富到了他们手上,首先,他会想到去挥霍,购买各种各样的奢侈品;第二,他无法避开身边人对他的关注,会有很多人找他去投资、合伙做生意。由于他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最终被骗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我们想一想,是一些什么人可能会去找他做生意?做天使投资的人就有一个说法: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人也是一门艺术。所以,真有好项目的人一般不会选择他们去做投资人,因为他们不懂,要参与决策的时候,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甚至发表一些不合适的观点。那些有好项目的人都会通过合适的渠道去融资。

所以什么人会去找他投资?也就是他身边那些要么同样失败的人、不懂经营管理的人、想发大财的人,要么就是心怀鬼胎想骗他钱财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财富很快就会归零。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很多问题,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也是因为能够为它的目标客户解决某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帮助客户解决任何问题,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而企业自身也是一个永远有问题的组织,企业的存在就是要不断解决问题,即使是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跟不上形势的时候,一夜之间也可能濒临破产或被收购。

企业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是由人去解决,因此,企业内各级管理者以及员工解决工作职责内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企业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发现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问大家:“谁能说说咱们公司存在哪些问题?”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举手,大家都能发现问题,没有人说不出一堆的问题——所以在企业里面整天抱怨的人总是特别多。

可见,发现问题只是思考力的最基础的能力,何况大多数人还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

如果我们再问:“请问我们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谁能分析分析?” 这个时候举手的人少了80%。

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说明思考力的水平又进了一步。

然后,我们进一步追问:“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能够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人马上寥寥无几了。

分析事情头头是道的人很多,但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更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拿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以,思考力进一步提升,就要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 关于“问题”,我把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已经发生的问题,我们如何去解决;
  • 一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我们如何去应对。因此这里又出现一种新的能力,叫创新能力。

比如说我现在手上的这款手机坏了,如何去把它修好?这是一个已知的技术问题,因为如何去修好这个手机,解决方案已经存在。

可是明年的手机、后年的手机应该做成什么样子呢?这就需要创新能力。修得好现有手机的人,不代表他有创新能力,即使明年的新款手机他又学会了修,但他永远也只能修已经生产出来的手机,而不一定能够发明未来的手机。

在企业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员工的价值成正比,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赢的五项修炼”里,“亡”字,代表这样一种能力——在竞争之前以及竞争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一种能力,目的是为了“不亡”。它包括以下几种子能力:

1. 发现问题能力: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或隐患,预见未来变化可能带来的危机。

2. 分析问题能力:掌握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更系统的分析,发现复杂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

3. 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一系列原理、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形成解决方案,并解决根本问题。

4. 创新思维能力:面向未来,超越竞争对手创造性的解决未来即将面临的问题。

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思考力,它是一个人的决策系统。真正的困境不是环境所赋予的,而是思维的局限

讲驱动力的时候我们说过,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并不缺少热情,缺的是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很多人仅仅把它理解为智商高不高,其实所谓智商只能代表一个人大脑的一些基本运算处理能力——看过《最强大脑》这套节目的人都应该能知道,其实很多智商高的人一生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成就。

事实上,如果学会了一系列的思维方式,并掌握了一些思考工具的应用方法,我们都能够大幅度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不是简单的去对待复杂的问题。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问题有很多,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令我们更加混乱。

世界的本质是简单的,可是如果你找不到简单的法则,就只会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复杂,最后复杂到你懒得去思考和探索,反而更简单的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就是大多数人的一种生存处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