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弹能取代舰炮吗?舰炮武器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

 野田高梧 2019-05-02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连载20年前解放军出版社的专著《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


上世纪50-60年代以后,反舰导弹的出现,以及接踵而至的舰空导弹、反潜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大量装舰使用,使舰炮武器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射程远、精度高、破坏威力大、作战效能好的各种类型导弹均已装舰,舰炮还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呢?

爱荷华号战舰16英寸三联装舰炮齐射

于是,一场关于海军舰艇上要不要装备舰炮,以及装什么样的舰炮的争论日益激烈。结果,各国舰艇都没有淘汰传统的舰炮武器,无论大舰、小艇都仍然装备有舰炮武器,所不同的是,152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逐步淘汰,而且在90年代以后设计的舰艇上基本不再装备,但130毫米、127毫米、100毫米、76毫米和20毫米等中、小口径舰炮则仍然继续发展和研制。导弹、飞机和直升机的发展确实取代了大口径、远射程、低射速、命中精度差的大口径舰炮,但发射率高、能够弥补导弹射击死区、可对空防御、对舰攻击和对岸火力支援的中小口径舰炮仍是未来舰艇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武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舰载导弹虽然能够打击数十、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目标,但对距舰几公里或几十米内的近距离海上或空中目标却显得无能为力,舰炮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

近年来发展的一些速射炮,它的反应时间只有3-10秒,多管射速高达每分钟6000-9000发,可在目标正面形成一道弹幕和火墙,在射程2.5公里和1公里时,其命中精度可分别达70%和90%,所以能够弥补导弹武器的某些不足。

在现代条件下,威慑多于实战,危机多于冲突,冲突多于战争。海军作为国家在国际水域中的军事外交工具,经常介入一些事端和摩擦,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都使用导弹的话,将容易造成危机或冲突的升级,恶化形势。但这种情况下火炮最顶用也最好用,开炮示警并不被认为是发动战争的信号,向敌人的舰船或飞机来上几炮,表示愤怒、警告或驱逐即可,一般不会诱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要是用导弹麻烦可就大了。另外,在击毁敌人布设的漂雷、海上辑私、巡逻和临检等行动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现代舰炮装置重量减轻,结构更加紧凑,多为封闭式炮塔的全自动舰炮,炮塔里面不再配备炮员,装填、供弹、射击、跟踪、旋转和瞄准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在此基础上,小口径舰炮还实现了4管、6管、12管联在一起的多管式或转管式火炮,甚至还有把导弹和火炮联在一起的弹炮一体化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如今,舰炮口径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一艘舰艇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舰炮的发展趋势倾向于增大射程、提高射速、加快发射率、提高命中精度及自动化程度等方面。


统计表明,中口径舰炮对海上低速运动目标的命中率仅2%左右,如攻击30节以上高速行驶的舰船命中率就更低,要是拦截以一、两千公里时速袭来的飞机和导弹就更难,所以发展命中精度更高的弹种是一个重要趋势。8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就研制了一种称为铜斑蛇的激光制导炮弹,可由155毫米榴弹炮发射。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90年代研制成功127毫米神射手激光制导炮弹,拟装备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这种制导炮弹弹丸重47.5公斤,试验命中率为83%,射程27公里,采用火箭增程后射程可达36公里。

激光制导炮弹本身不带动力装置,是依靠炮弹的初速、弹体的稳定翼和控制舵来稳定炮弹的飞行,其命中精度的提高完全取决于激光束的照射。发射舰艇上装有产生和照射激光束的装置,在炮弹飞行的末段负责向目标发射激光束,由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被炮弹接收之后,便引导炮弹飞向目标。只要发射舰艇保持准确地将激光束指向目标,激光制导炮弹就能准确地飞向目标。由于激光受海上气候影响较大,所以今后打算改为毫米波制导方式。增程炮弹是在炮弹的尾部装一个小型动力装置,使炮弹的飞行距离更远一些。

依阿华级战列舰

由于依阿华级战列舰全部退役,原来美国海军拥有的406毫米远程火炮也随之退役,这样在登陆作战中海军陆战队所需要的舰炮火力支援就受到损失,海军只能提供127毫米舰炮支援,但这种火炮最大射程只有24公里,而406毫米火炮达45公里。为此,美国海军陆战队强烈希望海军提供“海军水面火力支援”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改进现役舰艇上150门127毫米舰炮,从现在的24公里射程提高到120公里;二是采用陆军155毫米榴弹炮,发展GPS/惯导复合制导炮弹,增程到140公里。根据未来作战需求,即便达不到120公里以上,最低也要满足80公里的射程。可见,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计划。如果未来的舰炮射程真达到140公里,精度达到80%的话,比导弹的作用可能还要大,因为发射率更高,穿甲能力更强,而且炮弹的造价也更低,效费比自然要更好一些。

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不仅在炮弹方面实现革命,将来的舰炮也要像导弹那样实现垂直发射,舰炮的炮管不再是倾斜状态,全都垂直布置,而且是数十门火炮炮管像烟花炮竹那样联在一起置于甲板下面,打开盖子就能朝天发射,炮弹能够自动转弯并飞向目标。

1997年,美国SC-21战舰的首舰探索性研究概念确定为“对地攻击型驱逐舰”(DD-21),打算装备5英寸/62身倍(127毫米)火炮,射程75英里(133公里)。正在发展的垂直发射火炮,装有1500发精确制导炮弹,射程将达100英里(183公里)。此外,还将装备两座64个发射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各种类型的导弹,包括海军型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其射程为160英里(300公里)。

——本文摘自《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

第四部:信息化装备。

第20章 信息化武器

截稿至:1998年10月。解放军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