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态】石化街道成功创建21个标准化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健康慢走 2019-05-02

  “这些都是赵老伯捐出的图书,一共有几十本。”卫清居民区居委会干部寿玲妹说道。不久前,山鑫公寓的独居老人赵老伯将自己的图书捐给了小区的“为亲书屋”,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他的行为也带动大家一同参与到社区图书室的扩容建设。

  今年,滨二居民区和合浦居民区对社区图书室进行了整修,添置新的桌椅、书柜以及各类书籍,不仅从硬件设施上下功夫,还配备工作人员对环境、书籍等进行管理。此外,其他居民区也根据小区各自文化活动室情况,进行相应的软硬件改造,从完善设施、保障运行等方面提升活动中心能级。

 不少居民也感受到自家小区的文化活动设施功能不断升级、活动水平逐步提高、文化内容愈加丰富。“现在,我们可以在茶余饭后到社区图书室坐一坐、看看书,不仅打发了时间,还能了解很多知识,这是双重收获。”合浦居民区的李阿婆兴奋地说。而这样的改变得益于石化街道积极响应我区“凝心聚力 提质增效”打响“金山文化”品牌,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的工作成效。目前,石化街道已成功创建21个标准化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区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群体需求也大相径庭。不少居民区根据居民人群的特色,开设烘焙班、手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山鑫居民区结合实际需求,整合社区学校的资源,开设了古琴班和风筝制作班,通过“非遗”课程走进社区,让非遗项目活起来,深受居民好评。紫卫居民区根据小区青少年多的特色,开设了不少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并利用居委会屋顶的空地打造了瓶子菜园,绿色环保的理念,博得居民的青睐。

  有了软、硬件设施的提升以及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资源,必然少不了各类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当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时,社区内的各类文化团队应运而生。如何使这些团队健康成长、持续发展,成了团队建设的核心问题,居委会的支持和引导正是其解决之道。今年,由民乐爱好者组建的“梅州乐友之家”,在居委会的支持下,不到一个月,该团队就实现了队伍规模的扩张,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的提升,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街道社区工作的开展缔造新的局面。接下来,石化街道将继续对剩余的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功能升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