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出生上海的人 2019-05-03

编者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古往今来,文学家、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讲述自己心中的天府之国,为大好山川造像;而文化,也让这方沃土充盈着灵魂,吸引八方来客。文化名家眼中的天府美景有着怎样的风情?《四川日报》天府周末特别策划了“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精选了文学名篇、著名画作及摄影作品中的四川风光,以名家视角聚焦四川风光,以人文方式呈现文旅魅力,敬请垂注。

在中国的版图上,地处西南的四川既有盆地、平原、丘陵,又有崇山峻岭、雪峰冰川、大江大河,地形地貌丰富多彩,首屈一指。

正因如此,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而言,四川从古至今便是一块宝地。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管苠棡在其著作《巴蜀山水画叙论》中介绍,四川马尔康、珙县现存的古代岩画以及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器物纹饰上,就有四川先民对山水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画山文化”可以说在四川大地源远流长。

民国时期,随着大批艺术名家迁居巴蜀“大后方”,四川的名山大川在他们笔下得到越来越丰富的表现,甚至出现黄宾虹“入蜀方知画意浓”这样的感叹。这一时期,四川汇聚了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著名画家,他们将对巴山蜀水的感悟融入笔墨,赋予作品以时代审美特征,成为具有革新精神的山水画大师。

而在大美四川的滋养中,本土山水画创作同样名家辈出:张大千、石鲁、冯建吴、陈子庄、李琼久、李道熙……他们的一件件精品力作,成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青城山掷笔峰,黄宾虹作,纸本设色,88×37cm,1952年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可以横绝峨眉巅,冯建吴作,纸本设色,363×145cm (成都诗婢家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九寨秋色,岑学恭作,纸本设色,270×110cm,1986年 (成都诗婢家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二郎山,张大千作,纸本设色,62.7×33.4cm,1947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成都望江楼,李可染作,纸本设色,50.5×43.5cm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峨眉接引殿,张大千作,纸本设色,171×78cm,1948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峨眉洗象池,张大千作,绢本设色,136×69cm,1956年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

【方志四川·名家眼中的四川风光】翰墨四川 ∣ 山河多娇 风光独好

离堆春色,吴一峰作,纸本设色,136×68cm(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供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