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玉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河南张八卦外科第六代传人,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传承、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时,效果显著。
肉芽肿性乳腺炎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等。李中玉老师认为这是一种现代病,因为在20世纪前很少见到,近十多年越来越多,且呈爆发趋势。
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于育龄经产期女性,突发乳房疼痛,结肿块常常大于1个象限,极易出现大面积乳腺组织坏死,形成多发脓肿,反复破溃、流脓,并呈地道式蔓延,甚至危及整个乳房。该病具有发病迅速、病变范围广泛、病症变化多端、病程反复缠绵等特点,且病因、病理、病机不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规范满意的治疗方法。
尽管本病的病名中有炎症二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种抗生素却看不到明显疗效;应用皮质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停止用药后易复发,长期大量使用后出现副作用;公认最有效的手术切除治疗虽然有很高的治愈率,但手术方式也存在相对的不足。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有独特的功效和特色,不住院,费用低,方便就医,毒副作用小,可以痊愈,能基本保全乳房外形美观。笔者有幸侍诊于李中玉,现将其中医药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李中玉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根据其发病急骤、肿块较大、初期皮色不变、质地坚硬、肿而难腐、腐而难溃、溃而难敛、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特点,应属于中医“乳疽”的范畴。大多学者以乳痈论治,似乎有失方向。
辨证内治
发病初期——肿块早期
病发时间较短,即肿块未化脓前。总治则应“以消为贵”。
阳虚血瘀证发病时间短,疼痛较轻,肿块散漫,边界不清,质地硬韧,皮色不变,或关节酸痛,挤压痛不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
辨证:正虚邪侵,痰血凝结。
治则:温经通脉,化痰散结。
方药:阳和汤加减。
原方:大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姜炭,白芥子,甘草。
临床加减:有血瘀加当归、川芎、赤芍;有疼痛加乳香、没药、白芷;肿块硬加山甲;有气虚加黄芪、党参;有阳虚加附子;有风寒加防风;有风湿加苍术、防己、薏苡仁;有蕴热加银花、蒲公英。
早期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完全消散。
气滞血瘀证病发初期,迁延时日,乳房疼痛,结肿块质地较硬,皮色不变或微红,挤压痛明显,舌暗红,苔白黄,脉弦数。
辨证:经脉阻塞,气血凝滞。
治则:活营通络,解毒散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原方: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山甲,皂刺,白芷,银花,贝母,花粉,防风,陈皮,甘草。
临床加减:瘀血重者,重用当归,加丹参;热毒重者,重用银花,加连翘、公英;有气虚加黄芪;有阳虚加白芥子、肉桂、姜炭;有湿热加黄柏、茵陈、车前子;有寒湿加苍术、防己。
发病中期——化脓期
气虚血瘀、蕴热酿脓证病发日久,肿块没有消散,局部发热或皮色发红,波动应指或挤压痛显著,舌苔黄,脉滑数。或彩超检查提示已经有化脓特征,属于肿块化热酿脓尚未成熟期。
辨证:气虚血瘀,瘀久化热,热盛肉腐为脓。
治则:补气和血,解毒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
原方:当归,川芎,黄芪,银花,牛蒡子,连翘,白芷,山甲,甘草,桔梗,皂刺。
临床加减:瘀血重者,重用当归;热毒重者,重用银花,加公英;气虚重者,重用黄芪,加党参、白术;寒凝重者,加肉桂、白芥子;湿浊重者,加茯苓、薏苡仁。
此方是河南张八卦外科祖传经验方,经过多年临床观察,一些已经化脓的肿块应用此方治疗,能够完全吸收消散或促使肿块局限。
发病中期——溃疡期
一般来讲,炎性肿块化脓溃破多在1~2周后,但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化脓期长短不一,短者2~3周即可溃破,长者数月保持不变,或此伏彼起,旁穿深溃,连绵不绝。
气血虚弱,余毒不尽证肿块切开引流或自行溃破后,仍有红、肿、痛、脓,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沉滑、细、缓。
辨证:邪盛耗正,久病必虚,气血虚弱,不能托毒于外。
治则:补气,养血,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原方:当归,川芎,白芍,黄芪,茯苓,党参,白术,银花,白芷,皂刺,桔梗,甘草。
临床加减:溃后仍有硬块瘀血重者,重用当归;溃后仍有红肿热痛,重用银花,加公英;溃后脓水稀薄、肉芽淡红气虚重者,重用黄芪;溃后脓水淡红稀少、肉芽暗褐寒凝重者,加肉桂;溃后脓水稀薄量多、肉芽淡白、皮肤肿胀湿浊重者,重用茯苓,加薏苡仁;纳食不香加陈皮、山楂、砂仁。
发病后期——恢复期
所谓恢复期,就是溃疡近于愈合,或溃疡愈合良好后仍余留有质地硬韧肿块。即毒邪已去,但仍有经脉阻塞、气血凝滞。治疗时应与初发病时肿块治则不同,初期多是毒邪盛、正气实,后期则是毒邪去、气血虚。初期多用活血攻伐消散之剂,后期应用活补气血消散之味,可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加减。溃疡愈合后仍有硬块瘀血重者,重用当归,选加丹参、红花、山甲;溃疡愈合后仍有红肿余毒不尽者,选加银花、公英;溃疡愈合后皮色暗褐,余有肿块质地较硬,寒凝重者,加肉桂、白芥子;若纳食不香,加陈皮、山楂,或木香、砂仁。
辨证外治
在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外治法,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外治法使用三法即消散法、腐蚀法、敛口法。
肿块期:外用阳和解凝膏、中玉太乙膏、溻渍药等。
脓肿期:处理方法有三种:一是多次穿刺抽出脓液,减少毒素,减轻张力,局限肿块;二是尽早切开引流,开门逐寇;三是局部使用腐蚀法,例如白降丹、三品一条枪、红升丹等。
溃疡期:可掺红升丹、五五丹、八卦五宝丹、生肌散、珍珠散、九一丹、中玉愈口灵膏、生肌玉红膏等。
李中玉教授认为,遍览有关报道肉芽肿性乳腺炎资料,诊断标准渐趋完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意见不一,尚难规范,最终选择手术治疗者较多。诊治此病的报道西医学多于中医学,病人选择中医中药治疗者不少,但单纯应用中医中药方法全程治疗者较少,能用中医中药理论知识进行全面、严谨、规范、系统观察进而深入研究者少之又少。这就需要中医同道坚定信念,共同努力,在单纯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发挥它的独特作用。(李政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于朝峰 李跃文 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