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视觉盛宴】上帝的餐桌—桌山

 沐沐阅览室 2019-05-06

来源:微信公众号启慧地理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桌山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桌山景观。

(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

(2 )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6分)

(3)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6分)

(4)“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受山坡气流的影响,不会蔓延到山下,分析其原因。(6分)

(1)描述桌山主峰“桌面”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

【答案】(在地质历史时期)在海底形成平坦的沉积岩,(2分)沉积岩断裂整体抬升后内部裂隙较少顶部平坦,(2分)·顶部受外力作用(风化和风力侵蚀)进一步被削平为“桌面”(2分)。

(2 )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6分)

【答案】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量大,(开普敦西临海面,)但风力大;(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2分)·全年蒸发旺盛,山顶积水少,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2分)

(3)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夏季昼夜温差较大(2分),利于形成海陆风;白天海风带来的水汽易在桌山形成云雾(2分),较弱的风力(和高空下沉)利于云雾长时间停留在山顶。开普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光线好(2分)。

(4 )“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受山坡气流的影响,不会蔓延到山下,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桌山四周陡峭,在迎风一侧受陡崖阻碍,气流迅速上升(2分),形成云雾并扩散到山顶(云团不易下沉)(2分);背风一侧沿陡峭山坡下沉的云团快速升温,云滴蒸发,云团易消散(2分)

【知识拓展】

世界三大桌山

桌状山: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又称方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

世界上有名的的桌山很多,但能进入前三甲的恐怕非南美洲的罗赖马山、中国四川的瓦屋山、南非的桌山莫属。

失落的世界——罗赖马山



罗赖马山(Mount Roraima)西班牙语作Monte Roraima,是南美洲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在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山体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长约14公里、宽5公里,海拔2810米

“罗赖马” 是当地人称呼它的名字,意为“河流的母亲”,雨水从这里流出,奥里诺科河系、亚马孙河系以及圭亚那的许多河流就是从这里发源的,著名的安赫尔瀑布也是从这座山的山顶飞泻而下。

罗赖马山的西南岩壁约长6.2千米,止于托瓦兴尖峰。1912年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著的小说《失去的世界》,就是以这部分的罗赖马山为背景的。那里曾是翼手龙及其他史前期怪兽的栖身处。

连绵起伏的城垣——瓦屋山

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公里,占地面积104万亩,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组成。瓦屋山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道教发源地,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公园1993年5月建立以来,通过9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生态景区。

瓦屋山,因山形状若平顶巨屋,'瓦屋'一名由此得来。

瓦屋山山顶基本为一平台,面积极大,长宽均超过三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830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山顶平台,仅次于南美洲的罗赖马山。

关于成因专家解释说,在2.6亿年前峨眉山火山爆发时,整个瓦屋山和峨眉山所在的四川西南地区都位于海底,火山喷发后,玄武岩覆盖在了海底的石灰岩上方。

大约一亿年前海水退去,瓦屋山所在的广大区域露出了地表,经过多次抬升,形成了山脉。其中,被玄武岩覆盖的这十余平方千米,由于质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裂隙较少,基本没有发生断裂崩塌,岩层也基本保持水平。

去瓦屋山,登山不费什么事,但在山顶平台转一圈却要多半天的时间,由于海拔高,山上气候寒冷,需要提前在山下租借了外套。


上帝的餐桌——开普敦桌山

桌山是开普敦的地标,它的山顶像桌面一样平坦,于是被当地人称为“上帝的餐桌”。这里植被繁茂,据说植物种类比英国全国还多。桌山右侧是狮头山和信号山,左侧是魔鬼峰。桌山山脉挡住了大西洋的寒流,为开普敦创造了温暖湿润的气候。

桌山主峰海拔1067米,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面积比罗赖马山和瓦屋山都小多了。由于地处两洋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地中海的奇特气候环境,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充满神奇莫测的气氛,人在山上走,物在云中游,犹如遨游在太空。

 宽阔无垠的海滩上,海水卷荡起银白色的浪花,排山倒海般,一道道向海岸涌来,海浪就像千军万马前赴后继地奔涌着;撞击着岸边的岩崖,泡沫喷溅,发出天崩地裂般巨响。

“桌山”其实是一组群山的总称,位于开普敦城区西部,狮子头、信号山、魔鬼峰等,千姿百态,气势磅礴,郁郁葱葱。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桌山主峰海拔1082米,山顶却平展恰似一个巨大的桌面,由于地处两洋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地中海的奇特气候环境,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充满神奇莫测的气氛,有时云雾也会偶然散去,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中屈指可数,而且每次也就持续数个小时。整个山顶隐没在浓浓的雾色里,四处迷迷茫茫,三五米开外的景色都看不见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

【试题链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3)从大气环流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

【解析】整体分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在地势低洼处。桌山海拔较高,说明有地壳抬升。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是风力侵蚀地貌。

(1)读图,桌山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根据材料,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因此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形成在地势低洼处,桌山海拔较高,说明沉积岩形成后,又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是风力侵蚀地貌。说明抬升后,受到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称为“上帝的桌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