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体字结体法

 家有学子 2019-05-06
  • 所谓“合体字”,是指带有偏旁、部首或其他结构单位构成的。这类字的数量比较大,结体比较复杂,书写时不仅要好笔画,而且更要处浬结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繁体字的结体情况,分为10类来介绍。
    一.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可分为上盖下和下托上两种类型。

  • (1)上盖下结构

这种结构的字以“人”、“大”、“天”、“冖“,“宀“,“穴“,““,、“夂”、

等为字头,要将字头部分写得稍大些,能够差住字的下部分。如下图:

(2)下托上结构

这种结构的字以“女”、“心”、“皿”“木”、“寸”等为字底,要将字底部分写得稍宽一些,能够托住字的上部分。如下图:

二.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的字,应根据每个结构单位的笔画繁简,来确定其各结构单位的大小、长短、宽容。笔画繁的写紧密些,笔回简的写疏朗一些;上面的结构单位写短些。宽些,下面的结构单位写长些、窄些。至于中间的结构单位,可根据整个字的结体要求决定其长短、宽。

三.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多带有偏旁,书写时要根据左右结构单位的繁简情况,来确定其整体的写法现分为以下八种类型来介绍:

(1)左简右繁者,左让右。

(2)左终右筒者,右让左。

(3)左简,右繁且长者,左边或偏上,或与右边取平势。

(4)左繁,右简且短者,右边结构单位写得与左边下齐为宜。

(5)左右笔画繁简相当,且形体亦都较长,则以左窄右宽为宜。

(6)左右结构单位相同,左边略小于右边为宜。

(7)左右结构单位相向,左右笔势须取顾盼姿态。

(8)左右结构单位相背,左右笔势须有呼应之势,如下图:

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的,应将三个结构单位的宽窄、长短,写得紧凑、匀称些,但同时也要突出主次关系。如下图所示:

5.上包下结构

上包下结构的字,应将被包围的结构单位,写得向上收敛,不可写得下垂。如下图所示:

6.下包上结构

下包上结构的字,包围结构单位不宜写得过高,被包围结构应紧靠下边。如“凶”、“幽”、“函”等字。

《九成官》缺例字,此系编者自书

7.左包右结构

左包右结构的字,被包围结构单位不可写得向右突出。如下图:

8.右包左结构

右包左结构的字,被包围结构单位,可以向左突出,也可以不向左突出。如图:

9.带平捺的包托结构

这种结构的字,都是由左边和左下角包围并托住平上面的结构单位。如下图:

10.全包结构

全包结构的字,包围结构单位要写得略长一些,中间被包围结构单位要写得紧凑一些,使整个字显得疏而不旷,紧而不挤,既匀称,又和谐。

上面所讲的,仅是一般的楷书结体方法。由于书体的不同,书法艺术风格的不同,所突出的部分也会各不相同。因此,不能将一般规律看得过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这说明字体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起某种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体势的变化,譬如由扁方取势变为长方取势,由端正之势变为欹斜之势;也可能是结构单位笔画省简的变化。

譬如某些繁体字,在实际运用中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简化,并且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通行的规范字,这就需要探索新的结体规则。宋代大书法家苏轼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这是从结字的紧凑与疏朗来谈字的结构变化。大字往往容易写得松散,“难于结密而间”小字则往往容易写得紧密,“难于宽绰而有余从历代名家的墨迹来看,大字写紧凑一点好看,小字写疏朗一点好看。

清代的邓石如从字的布白角度,道出了结字的一般规律,他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墨,奇趣乃出”这是要求将笔画安排合适。凡此种种说法,都只是汉字结体的一般规律,不能看死。

作者:周济人,河南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南书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侵联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