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乞 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作品介绍] 《乞食》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记叙了诗人一次由于饥饿而出门借贷,并得人遗赠、留饮的活动。前四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内心状态,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情;中间六句写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谈谐”而“情欣”,由酣饮而赋诗的情景;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之情,写得悲愤而寄慨遥深。全诗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 乞食,是向别人求贷,和乞丐讨饭不同。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可以从《饮酒》诗中得到一点信息:“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向立年”是追述他将三十岁时的情况,其饥饿穷困的程度和这首诗的内容相似。那末可以推测这首诗应是晋孝武帝十八年(939年)所作,陶渊明二十九岁。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便使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年时期为饥寒所迫,曾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时期完全过着躬耕的生活。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这些诗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对污浊现实的憎恶和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正象鲁迅所说:“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不但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他歌咏了那些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失败而不屈的英雄,赞扬了那些壮烈牺牲的人物。当然,他的作品也明显流露了消极的乐天知命和人生无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颓废没落情绪。他的诗的风格平淡、自然,语言简洁、含蓄,浑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 [注释] ⑴驱我去:逼迫我走出家门。 ⑵竟:究竟。何之:往何处去。之:往。 ⑶斯:这。里:居民聚居的地方,指村里。 ⑷拙言辞:拙于言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这里表现一种羞于启齿、欲言又止的复杂心理活动。 ⑸解余意:理解我的来意。 ⑹遗(wèi):赠送。岂虚来:哪能让你(指诗人)白跑一趟。 ⑺谈谐:彼此谈话投机。 ⑻觞(shāng)至辄(zhé)倾杯:每次进酒总是一饮而尽。觞:进酒劝饮。辄:就,总是。 ⑼新知:新交的朋友。 ⑽言咏:吟咏。 ⑾感:感激。子:对人的尊称。漂母惠:像漂母那样的恩惠。漂母,在水边洗衣服的妇女。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 ⑿非韩才:没有韩信的才能。 ⒀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衔:马勒于口,勒不会掉落,意为永远不忘。戢:收藏。 ⒁冥报:谓死后在幽冥中报答,这是古人表示日后重报的说法,非关迷信与否。冥:幽暗,死者神魂所居。贻:赠送。 [译文]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壹/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此诗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渊明六十二岁,体弱多病,常饥寒困顿,而又赶上灾年,不得不向人乞食,诗人根据乞食的真实经历,写下此诗。一说此诗作于陶渊明青年时期,大约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陶渊明二十一岁,当天不过是到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家蹭了一顿饭吃,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 佚名 贰/ 整体赏析《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起二句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渊明乃固穷之士。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见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名家点评宋代文学家苏轼《书陶渊明乞食诗后》:“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哀哉!哀哉!此大类丐者口颊也。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东坡题跋》卷二) 现代文学家鲁迅:“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人,哪里还有这许多闲情逸致来著书?……高吟‘饥来驱我去……’的陶征士,其时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正当苦痛,即说不出苦痛来,佛说极苦地狱中的鬼魂,也反而并无叫唤。”(《华盖集・“碰壁”之后》) 佚名 叁/ “乞食”是当今社会已经少之又少的一种现象,名人乞食更是天方夜谭。然而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却经历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陶潜在少年时由于家庭环境极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胸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门阀制度存在,陶潜一没落家庭的孩子很难得到重任,他的理想终究抵不过现实的磨砺。在官场那几年,他的壮志非但没有实现,而且还需要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几年的时间足够他明白了官场的黑暗,从而使思想在这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辞官归去。 在陶潜归隐的时间里,曾一度外出“乞食”。后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送他食物,他也拒不接受。对于陶潜的这种做法,好多人都认为有些矛盾。然而,在我看来这是“原则问题”,并不矛盾。 先前“乞食”只因为家境贫寒罢了,乞食的对象也没有任何的针对性或是目的,之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然而檀道济赠送食物的前提却是希望他再次出仕,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触犯到了陶潜的底限,在我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乞食的问题,而是原则的问题。 “原则”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准则,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原则”是不可触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对于陶潜来说,自己想要的不过是归隐南山,种种菊,饮饮酒,赏赏景,写写诗,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过着自己的田园生活。然而檀道济所做的,与自己想要的背道而驰。 “乞食”并不可耻,陶潜乞食更表现了其真实、率真、不做作,他乞食便乞食,难堪就难堪,他还将“乞食”写进诗里,交代的明明白白:“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檀道济的所做所谓是注定不能与陶潜成为知朋友的。虽然檀道济的赠送食物不是嗟来之食,但是这也是对陶潜品行的一种侮辱。官场的黑暗已经让陶潜寒心了,他不愿意再因为“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入仕,接不接受檀道济的赠送已经成为“原则”问题。“原则”,不论是谁都不会打破的。 佚名 肆/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谐余意,遗赠副虚期(一作“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劝,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陶渊明这首《乞食》诗非常著名,诗的题目极能吸引眼球:大诗人已经穷到向人乞讨的地步了!曾有不少论著拿这首诗来证明陶渊明的极度贫困。但是只要一读诗的正文便可以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严重。陶渊明不过是到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家蹭了一顿饭吃,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这一天过得非常愉快。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乞丐!诗中所说的“主人”是谁,现在当然无从查考,想必是经济状况高于陶渊明、而又很理解陶渊明的一个好人,他不仅请陶渊明喝酒吃饭,还另备礼品相送。陶渊明不虚此行。 诗的结尾两句“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意思是死后报恩,这话说得太严重了——吃了老朋友一顿饭,何至于如此。估计陶渊明同这位主人太熟了,所以诗末顺便跟他开了这么一点玩笑。苏轼《书陶渊明乞食诗后》(《东坡题跋》卷二)云:“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此言极是,但应认清这种口吻不过是一种黑色幽默。所以苏轼这段跋语的下面几句话就不能用来解释原诗了:“哀哉,哀哉,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这大约乃是东坡的借题发挥,借渊明之酒杯,浇自家的块垒,并非原诗之确诂。 鲁迅说得好,“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人,哪里还有这许多闲情逸致来著书?……高吟‘饥来驱我去……’的陶征士,其时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正当苦痛,即说不出苦痛来,佛说极苦地狱中的鬼魂,也反而并无叫唤”。(《华盖集·“碰壁”之后》)从陶诗的全局看去,“丐者口颊”全然是玩笑。准此以推,诗的题目也是一个玩笑。整首诗写得很是轻松愉快,充满谐趣。在诗文里幽默地自嘲自讽是陶渊明的一贯风格,即如他在《责子》诗里把五个儿子都说得一塌糊涂,显然言之过重,表达的其实是慈爱和旷达。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云:“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俗人便谓渊明诸子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陶渊明作品里有许多语句不宜呆看,否则弄不好就会“死于句下”,很对不起这位幽默的大诗人了。 能去蹭饭吃的人家,同自己肯定不是泛泛之交。鲁迅本人也有过一次类似的“乞食”经历。1926年6月28日,他外出买药,顺道往访刘半农不遇,又累又热,于是就近跑到C君即齐寿山先生家去—— 我首先就要求他请我吃午饭。于是请我吃面包,还有葡萄酒;主人自己却吃面。那结果是一盘面包被我吃得精光,虽然另有奶油,可是四碟菜也所馀无几了。 吃饱了就讲闲话,直到五点钟。 客厅外是很大的一块空地方,种着许多树。一株频果树下常有孩子们徘徊;C君说,那是在等候频果落下来的;因为有定律:谁拾得就归谁所有。我很笑孩子们耐心,肯做这样的迂远事。然而奇怪,到我辞别出去时,我看见三个孩子手里已经各有一个频果了。(《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参见《鲁迅日记》1926年6月28日:“往信昌药房买药。访刘半农不值,访寿山。”) 齐先生是鲁迅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们之间关系一向非常之密切。齐先生为不速之客鲁迅提供面包、菜肴和葡萄酒,相当于《乞食》诗中“主人谐余意……觞至辄倾杯”;而两位老朋友“讲闲话,直到五点钟”则相当于陶诗中所说的“谈谐终日夕”。主人家的孩子同乞食者鲁迅也不生分。鲁迅写这一段供发表之用的日记,固然有事实作为依据,但也不排除他心目中正有《乞食》一诗在垫底。 日本资深汉学家冈村繁先生对陶渊明及其作品多有新鲜的见解,亦时有苛论。他认为“在渊明的时代,真正的廉洁隐者似乎是绝不接受他人施舍的”,陶渊明本人也在《咏贫士》七首其五中赞颂过袁安、阮修二人不肯接受资助的高洁,“按理说这与他自己的生活信条应当是一致的”;接下来冈村繁先生就引用《乞食》诗,严正指出这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太不同了,“渊明对施舍他酒食的这家主人感激涕零,其态度与袁安、阮修的廉洁迥然相异,显得卑屈而近于厚颜无耻”(《陶渊明新论》第一章第四节《清廉与卑屈》,《冈村繁全集》第四卷《陶渊明李白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P41-42)。这一批判未免太严峻了,表现出对于陶渊明之幽默相当隔膜。 陶渊明做人一向讲究原则和骨气,所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肯接受本地父母官檀道济的馈赠: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赋《归去来》。(沈约《宋书·隐逸传》)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 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对于历史上不肯随便接受馈赠的贫士黄子廉,陶渊明专门写过一首诗加以歌颂,诗的后几句道:“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咏贫士》七首其七)。黄子廉不肯接受惠孙那一笔厚礼(“腆赠竟莫酬”)的具体原因和背景,因为史料不足,不知其详,但有一点很明确:有些馈赠是不能要的。至于《咏贫士》其五中的袁安和阮公,同馈赠之接受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东汉人袁安僵卧于家,大雪封门,洛阳令问他何以不出去想办法,他回答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后汉书·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由此可知他平时还是有些干谒活动的。阮公其人不详,冈村先生认为指阮修,他不愿意与高门有钱的人家结婚;但陶诗中所说的“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不见于《晋书·阮修传》。“见钱入”之钱是些什么钱亦无从确知。要之,历史上的高人不肯接受某种馈赠,自有其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样,例如江州刺史檀道济送来的粱肉之不能接受,显然是因为他说的那一番话官方气息太浓,陶渊明不爱听。但另外有些馈赠是可以接受的。 不肯接受别人任何好意的隐士也是有的。《晋书·隐逸传》载郭翻的故事说:“曾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郭翻只顾保持自己的高尚,不免置对方于难堪的地位,其做法远于人情,实不可取。陶渊明不是这样矫情的人,他对于友人的帮助接济是愿意接受的,并不一味乱摆高尚的架子。陶渊明接受的最著名一笔馈赠,大约是颜延年送他的,萧统《陶渊明传》:“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而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二万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用来喝很多酒。此外陶渊明还接受过另外一些馈赠,包括《乞食》诗中提到的这一次。 因为要保持高士的身段而绝对不接受任何馈赠,在陶渊明看来乃是矫情做作,并不可取。这是陶渊明的家常随和之处,同廉洁与否完全无关。他另写过一首题为《有会而作》的诗,小序云:“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才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诗云: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诗中除了写自己的饥寒困苦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发挥了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讲了一通他所认同的人情物理。诗中“粥者”、“蒙袂”、“嗟来”诸句典出《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陶渊明基本同意曾子的意见,并略有修正和发挥,他认为在灾荒之年有人出来做慈善事业是值得感谢的,弱势群体只要能保住自己的人格尊严,接受救助是可以的,即使多少有一点屈辱之感也不必介意(“嗟来何足吝”),因为接受救助可以从中得益,保住自己的生命;如果死顾面子不接受援助,白白饿死,那是不值得的。这一见解相当通达,靠近现代观念。 陶渊明本人接受过若干馈赠,又拒绝过另外一些馈赠,都有他的道理和原则。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儒家的谱系中,陶渊明只对“先师”孔子奉若神明,其他圣贤经师他或者不予理会,或者有所保留,对地位崇高如曾子,他也不惮于提出修正。研究思想家陶渊明时,这一点至可注意。 但是陶渊明并没有太多的发挥自己的新人生观,《有会而作》一诗很快就回到儒家传统的“君子固穷”论上去了。何焯说,此诗的后一半“言蒙袂扬目者诚过,然斯滥可戒,当以固穷为师也”(《义门读书记·陶靖节诗》)。要之,我们从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在对待贫困的问题上既有他的原则性,也有他的灵活性。为了生存下去,他可以接受某种馈赠,也可以主动“乞食”——这是很正常的人生态度,怎么能斥为“近于厚颜无耻”呢? 佚名 伍/ 乞食,是向别人求贷,和乞丐讨饭不同。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可以从《饮酒》诗中得到一点信息:“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向立年”是追述他将三十岁时的情况,其饥饿穷困的程度和这首诗的内容相似。那末可以推测这首诗应是晋孝武帝十八年(939年)所作,陶渊明二十九岁。 佚名 《乞食》 [晋诗·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驱我去:逼迫我走出家门。竟:究竟。何之:往何处去。之:往。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斯:这。里:居民聚居的地方,指村里。拙言辞:拙于言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解余意:理解我的来意。遗(wèi):赠送。岂虚来:哪能让你(指诗人)白跑一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谈谐:彼此谈话投机。觞(shāng)至辄(zhé)倾杯:每次进酒总是一饮而尽。觞:进酒劝饮。辄:就,总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新知:新交的朋友。言咏:吟咏。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 感:感激。子:对人的尊称。漂母惠:像漂母那样的恩惠。漂母,在水边洗衣服的妇女。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非韩才:没有韩信的才能。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衔:马勒于口,勒不会掉落,意为永远不忘。戢:收藏。冥报:谓死后在幽冥中报答,这是古人表示日后重报的说法,非关迷信与否。冥:幽暗,死者神魂所居。贻:赠送。 窃以为,陶渊明的诗文最有名的当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有名的散文当然是《桃花源记》。仅这两篇,就将陶渊明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有名的田园诗人,逸隐高士的身份勾勒出来。 但当泊客读到《乞食》,泊客心头不由有些怀疑和不解。 陶渊明出于“桃花源记”的理想,“归田园居”的生活方式,难道,就真的落魄到“乞食”的地步了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 肚子饿了,这逼迫诗人走出家门(外面去早点吃的)。 诗文当中是“饥来驱我去”,是被动的写法。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 好像是有点乞食的意思。有着儒家的汗颜,不好意思说是出来“乞食”的。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此家主人是谁耶?这么好客?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畅谈终日话投机,斟酒即饮不客气。 主人好客,不仅有菜,更上了酒。 哪个乞丐上门主人家不仅给饭菜,还有酒?更是作为座上宾相谈投机?原来主人家肯定是诗人的朋友。 诗文到这里,我们读者就清楚了。原来“乞食”是诗人自嘲的说法,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说法,故此就去蹭饭一顿。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新交好友心欢畅,即席赋诗表情意。 新交好友吗? 非也。顶多是从点头之交的朋友升级为知交。注意,这里可不是由于一顿饭的原因。对于诗人这样的憎恶官场隐士,对于曾经拒绝江州刺史檀道济食物馈赠的诗人,能够主动到新交好友家里“乞食”,这位朋友当属诗人的同志了。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感你恩深似漂母,无韩信才我心愧。牢记胸中如何谢,死后报答君恩惠。 这里,诗人引用了一个典故表示自己对于主任留饭的感激之心。 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 但是,真的到了“冥报以相贻”的地步?非也。 泊客以为,这应该朋友间的感谢之情,更是知交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 《乞食》取了一个自嘲的题目,记叙了诗人一次由于饥饿而出门寻友,并得人遗赠、留饮的活动。实则是诗人寻访知己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安于贫困的潇洒隐士生活。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诗约300首,分为九部分: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分4卷,汉诗一卷,魏晋诗一卷,宋齐诗一卷,梁、陈、北朝、隋诗合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时期的风格和代表作家,详加注释,是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入门必备之册,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项籍等 编订:余冠英 成书时间:1958年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