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田美风子 2019-05-06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是呀,他们说的确实很对呀”

“这篇文章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我都没想到。”

一直都很羡慕那些能从相同事件中得出自己观点的人,而我却总是习惯性地跟在他们后面“恩恩恩”“对对对”。接触自媒体后,更是感觉匮乏这种提炼观点的能力,绝对是种灾难。一个热点事件随机发生,大V们却总能在第一时间发文,而且观点、立场俱佳,瞬间引爆网络,十万+、百万+接踵而至,而我也只能望尘莫及,感叹不已“什么时候我才能做到如此迅速提炼观点啊!”

偶然间,接触到一本书《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么直白的书名,一定要看,看过之后不由得连连赞叹“果然有点东西。”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斋藤孝,这个名字也许你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他是一个多产的畅销书作家,像什么《深阅读》、《超级聊天术》、《学会学习》、《如何有效提问》、《写作全技术》、《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等等好多畅销书都是常见于各种学习类、自我管理类、阅读写作类的书单之中,给人感觉他很擅长写各种方法论,事实也的确如此,斋藤孝是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的教授,是学校里很受欢迎的老师,同时也备受出版市场青睐的畅销书作家,写了很多书都是有关教别人如何学习、如何交流的,很多读者都夸赞他拥有非常强的“一语戳中要害”的本领,还称他为日本的沟通大师。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是一本培养我们提炼独特观点能力的方法论,书中涵盖了许多易操作、可实现的小技巧帮我们系统完成提炼自己观点能力的培养,其中全局书围绕“学会瞬间思考”、“学会用边框化视角看待事物”、“学会做决断”三部分内容展开,向我们展示了打造独特观点的全过程。

一、学会瞬间思考

所谓瞬间思考,就是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事物做出判断。这是引发你的独特观点的基础,就像前面说的那些大V们之所以能在热点事件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写出反响巨大的爆文是离不开他们的瞬间思考力,一个事件发生的瞬间他们就能判断出其中的热点、爆点,以及自己观察的角度和主张的观点;就算是在职场中,瞬间思考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开会时面对别人的询问,如果不能快速反应,就只能尴尬地说“我不知道”。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瞬间思考如此重要,我们要如何学习呢?

1.储备大量知识。

大家都知道电脑运行内存大,运行速度快,为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因为电脑运行时,CPU运算、处理时是从内存中调取信息的,如果内存比较大,那么它就能存储比较多的信息,而CPU在内存中调用信息的准确率就会高,进而变现出电脑运行速度快了;我们思考和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头脑中储备的知识量足够大,那么我们在思考和运用时调取知识的效率也就会足够高、足够快,比如我们看到鱼字,大脑就会显现出原来储备的有关“鱼”的所有信息(“水生的脊椎动物”、“糖醋鱼的做法是***,味道甜美,谁谁谁特别爱吃糖醋鱼”、“鱼是有鳃呼吸”)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家人到饭店点餐,陪朋友去鱼塘钓鱼),再调用相应信息和知识(儿子喜欢吃糖醋鱼,钓鱼的鱼铒最好的是红虫,其次是蚯蚓),配合思考和应用(给儿子点个糖醋鱼,先去买些鱼铒,准备鱼具)。其中如果我们储备的知识信息不够,比如没有储备“儿子喜欢吃糖醋鱼”或“钓鱼的鱼铒最好是红虫”的信息,可能就会出现没有点到儿子喜欢吃的,惹儿子不开心或者钓鱼时因为鱼铒不好而没有实现很好的钓鱼体验等尴尬情况,同时也会影响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效率。因此,储备大量知识是我们学会瞬间思考的前提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储备知识的途径可以参考阅读报刊、杂志和经典书籍其中报刊、杂志是要具有一定的权威和社会认可的大型专业报刊、杂志,这些报刊、杂志除了刊登新闻报道外,也会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对许多话题进行深入报道。有人会说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还用的着看报纸、杂志么?网络上什么信息没有?是的,现在网络上是很多信息,但那些信息却没有传统报刊杂志的加工处理,而且有很多信息来源不够真实或权威,那些信息只称为消息,它的可信度和质量并不能被保证。

另外就是多阅读一些经典书籍,甚至是古籍,像《论语》、《史记》之类,经典之所以被认为是经典,就是因为它经过了时间和大众的检验、认可,而经典古籍更是经历千年、百年的锤炼,宋朝时就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而今,你如果能把《论语》中的内容与现在的时事或者自己的一些经历结合起来的话,就会显得很有深度,到哪儿你都是“话题之王”。

2.学会提炼和引用知识。

人们都说“知识就是力量”,那是要你使用知识才能是力量。即使你拥有再多知识,你不知道用或者不会用,那知识都不会成为你的力量,而提炼和引用知识则是最直接也最易操作的一种使用方式。

如何提炼和引用知识呢?

首先,学会快速总结书的内容,要懂得取舍。斋藤孝就经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之间互换不同的书籍,然后在三分钟内浏览全书,并总结出该书的内容。这当中其实也是有章可循的:书籍通常会把重要内容放在开头和结尾,你可以通过大致翻阅这些内容,配合上目录、序言提供的帮助,就能很好地把握全书内容,然后适当总结即可;

其次,学会确定知识核心。在阅读时就以写书评或书单向别人介绍这本书的心态去读,找出书中能够呈现全书核心的三段文字,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后,确定知识核心就是小菜一碟了;

最后,学会打磨词句,培养有逻辑感的表达能力。打磨词句就要求把书中内容经过我们自己的语言处理进行输出,而非完全照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知识化为己用,形成自己的风格。想锻炼这种能力,可以参考电视、电台节目。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现在各种综艺节目盛行,但几乎每个综艺节目的实际录制时长都要大于播放时长的,因此就要进行适当的剪辑,把那些能够吸引观众兴趣或共鸣的部分保留下来。我们就可以观察这些保留下来的精华,里面嘉宾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尤其是那些被节目组打上特效、字幕的内容。比如在节目中评论一条小狗,如果嘉宾只是说“好可爱”,无疑是太苍白无力了,而那些善于表达的嘉宾会把喜爱小狗的心情用更详尽的语言呈现出来。我们除了观察嘉宾们的表现外,还要注意主持人的语言掌控能力,想象下自己是主持人,应该怎样去说,要转述而非直接复述节目主持人的原话。

电台节目则更是靠语言来吸引听众的,我们更是着重观察电台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总结他们的语言特点、方式,尝试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样也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电台主持人,该怎样去表达。

二、学会用边框化视角看待事物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边框化视角是从绘画作品的形式而来的,一幅画如果没有画框,很容易和周围环境连在一起,而一旦被装在画框里,就会格外引人注意,原来不被留意的细节也一下子凸显出来,引申一下就是如果想让一个事物光彩夺目,只靠它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边框类的东西把它装饰起来。想想那个“买椟还珠”成语里珠子,如果只有一颗珍珠,即使它再名贵也体现不出来,而把它放一个制作精美的盒子里,它的档次瞬间就提升了,这也是现在好多商家在打造产品的同时,把包装也越做越精良的原因。

我们想要学会用边框化视角看待事物,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掌握用现象学的思考方式,简单地讲,就是暂时抛开对经验真理的确信,而去关注现象本身。比如,如果让我们画一个苹果,我们都会很快画好,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苹果这个概念的储备,但是我们画出来苹果都相差几,大约都是类似ihpone LOGO的样子,也许不会缺了那一口。而优秀画家却能与我们不同,他们不是根据苹果这个概念来画,会根据具体的某个苹果去画,把这一个苹果的某些细节、特征给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画出那么诱人的苹果;

二是通过比较、比喻的方法来呈现事物有趣的地方,如果只评论一个事物的话,我们的语言很容易形成“自说自话”的印象,一旦给出另一个可对比的对象时,我们就能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一些具体细节、特征来增加我们评论的说服力。比喻则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更高级的一种表现方式,例如那句著名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方式,形象地说明了陈胜与其它人之的不同,以及陈胜的伟大抱负。

其实所谓的边框化视角就是适当地脱离事物本身所处的环境,用一定的限定把它独宠起来,发现它的独特意义。实际应用时,我们可以通过现象学的思考方式来获得边框化视角,且用比较、比喻的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来形成我们的独特观点。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三、学会做决断

形成独特观点的最后一步就是学会做决断,把观点勇于付诸行动,这样才能让你的独特观点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而想要形成自己的决断力就不得不面对三个关键点:

1.当事人意识。

其实在前面我们就已经讲过这种意识,就是把自己想象成电视台、电台节目主持人,把自己做为当事人,然后去做决定。这样你就要考虑当事人应当担负的责任,从他的角度去考量一切环境和条件,然后从中找出应对或解决的方法。就像著名的“孙楠退赛事件”,咱们这里暂且不论事情真假,我们只是用来练习当事人意识,如果我们就是当时的汪涵,面对正在直播的比赛中,有选手要退赛,我们会怎样做,怎样把局面稳定住,怎样快速解决、继续接下来比赛。作为主持人的责任,现场应对技巧,等等都要考量,经常这样做的话就能有效地锻炼当事人意识,增加我们的决断力;

2.快思考与慢思考的组合。

快思考、慢思考的概念来源于丹尼尔·卡尼曼的名著《思考,快与慢》,书中讲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快思考,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判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直觉,但它有时会因厌恶、乐观等因素导致判断错误;而另一种慢思考,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根据快思考和慢思考的特性,我们可以适当地做出调整,用快思考迅速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然后再用慢思考进行细致、详尽地分析,从而得出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

斋藤孝把快、慢思考分别比作我们的左、右手,只有当双手紧握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我们思考的完整过程。

3.敢于直面压力。

前面讲做决断就要担负相应的责任,而有责任自然就会有相应的压力。遇到压力我们是选择逃避,还是面对?答案当然是直面压力,因为决断力和压力总是如影随形、形影不离的。然后面对压力的方式又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至关重要。

就像日本柔道选手野村忠宏,曾连续在三届奥运会上获得柔道金牌。他就曾讲过他的解压方法就是在比赛前会想到所有消极的事情,设想比赛中会出现各种意外,甚至还会想到自己小时候输给女生的事情。当他把这些不好的事情全部罗列出来后,就有了一吐为快的感觉,再去准备比赛就能找回轻松积极的状态。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别人解压的方法不一定都适合你自己,不断地尝试、搜集各种解压方法,从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上策。

总结一下,想要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有三个重点:

1.学会瞬间思考,这是形成独特观点的基础。可以通过积累大量知识,提炼引用知识来达成;

2.学会用边框化视角看待事物,这是发现事物细节特点,找到分析评论的切入点,再形成独特观点的一种方法;

3.在形成独特观点后,把它们变成决断,将其付诸行动,检验其真伪,才是思考观点的真正意义。为此,我们要有当事人意识,会把快思考与慢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还得会自我解压,这样才能把独特观点真正体现出来。

写作没观点?不用担心,3步教你打造你自己的独特观点

阅读完整本书后,除了学会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还得到另一个启发,很多事都离不开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定范围内的技巧性方法、应该承担的责任与压力,我们要保持的就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惧责任和压力,不断的试错与改进。

最后,奉出《离骚》名句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书使我心向光明,前行不惧黑暗。”我是若见Smile,热爱阅读与写作,期待获得你的关注,希望能与你携手前行,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