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去评价王阳明三十四岁之前的那么多的事情。比如我们说的骑射、任峡等等。出入于佛老等等这类事情。 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是关于王阳明的评价。最早的提出者是湛若水。因为王阳明去世之后的墓志铭是湛若水写的,在王阳明的墓志铭里头就提出这个观点所谓的五溺之说。就是讲王阳明在真正确立圣学之前沉湎于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按照常理都是毫无疑问误入歧途的。哪五个方面呢?湛先生的观点是首先是溺于任侠。第二是,溺于骑射。第三是,溺于词章。第四是,溺于神仙。第五是,溺于佛氏。弘治十八年,湛若水于京师,然后是归正于圣学。这个观点提出以后,我们后代的研究者,不断的重复着这个观点。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把王阳明看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整个思想是完整的。我想在三十四岁以前,全部的这些兴趣爱好都是误入歧途的。恐怕这个评价是有问题的,他十二岁开始立志做圣人。12岁到34岁或者说35岁,在这个20多年的过程当中,在王阳明那里实际上都被看作是求取圣人之道的路边风景,我们不妨把他看成是找到了圣学的门径。如果我们整合他的整个生活事迹来考虑的话,他能领悟到圣人之学他的五溺之说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没有这些经历,他后面的理论还能出那么充分的整合吗?所以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这是他寻求圣人之道而经过的艰难曲折。正因为有这些艰难曲折才让他思想的整合确立了不同的理论视域。使他可以整合成不同的思想成分,才让他完成了关于心学的建设。 问题:对于我们现代的人而言,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去体验不也同的生活?看看能不能对自己的学术和理论有什么帮助? 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刚才提到过这个事情,用“溺”这个词形容王阳明肯定是不好的。用这个词肯定是包含一种批评的意思在里面。所以湛若水先生当时写王阳明的墓志铭用五溺之说,实际上就已经包含着对王阳明34岁之前生活的批评。可在书籍《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查看,就向问题里面问的一样,我也觉得很对。就像王阳明生活经验的,如果没有那么多丰富的学术和经验,王阳明也不可能跳出朱熹思想之藩篱而独辟思想之新天。所以在今天现实我们也一样。我不是鼓励大家都像王阳明一样去舞刀弄剑,什么都去学。但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面。比如说我是学理科的,我是学文科的。这个不是太好,按照我的观点,就是希望大家在求学的阶段,要尽力的突破自己的专业壁垒,要广泛的去接触不同的知识。因为只有这种广泛的接触,才有可以真正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可以随之而丰富,也很有可能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打下真正的基础。无论是从研究的意义来说,还是其他意义来讲,突破思想藩篱,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我也非常鼓励大家积极去做。就像庄子讲的一样,你如果是坐在井里观天,天就那么小。如果你跳出外面来看,天就那么大。那叫做境界不同。他的这个思想从整体上面来,大概是有那三大类命题所构成。第一类:是心即理。第二类:是知行合一。第三类:是致良知。 关于这些个观点究竟说什么?给我们怎么样深邃的思想。请期待王阳明心学(二)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