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百年来,这首词见证了无数美好真挚的爱情

 文化点心铺 2019-05-07

古往今来,爱情永远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因为男欢女爱,人之大欲也!爱情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了一些人毕生追求的梦想。他们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写进诗歌里,刻进里灵魂里,创作出了无数名篇佳作。从古至今,诗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歌唱爱情,描写爱情,讨论爱情。很多有关”爱情“的古典诗词也被人们传唱千年,流传至今。

作为诗歌的国度,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的唐诗宋词真是灿若繁星,数之不尽。任何一个热爱古典诗词的读者都能随口吟上几句:例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他如白居易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这些诗作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知道感动了多少真心相爱的痴情男女。

其中,有这样一首著名的情词,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成为无数被迫分离的恋人之间互相勉励的誓言,见证了无数伟大而坚贞的爱情。它就是宋朝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相约相恋,总是会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长相思厮守,甚至长久分离。在这个时候,很多曾经山盟海誓的爱情在现实的残酷考验中,消失了,变质了。而有些人却选择了坚守爱情,这首词就成了恋人们之间相互勉励,捍卫坚贞爱情的最好力量,不求朝朝暮暮,但求地老天荒。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观这首《鹊桥仙 七夕》,共同见证一场美丽而真挚的爱情。这首词的内容如下:

鹊桥仙 秦观 (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是由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的故事展开而来的。词的上片是想象牛郎织女相逢时的美好和快乐:天上的云彩变换出巧妙多姿的图案,那些闪亮的星星都为他们高兴,仿佛在为他们传递着心中的离愁别恨,在夜空中飞驰而过。银光闪闪的天河上,织女和牛郎偷偷相会在一起,似乎正在诉说着彼此心中的思念。

在开篇的一句中,作者用”巧“与”恨“两个字将人间的”乞巧“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借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为下片议论做出铺垫:人间的爱情和牛郎织女一样也会面临分别。表面上是在写天上的星星,实际上是在写人间的故事。一个“暗”字点出了牛郎织女相逢的不易以及人间真挚爱情的难得。

紧借着,作者话锋一转,发出感叹:当秋风送爽的时候,露水如玉石一样闪亮,这个时候真是胜过人间无数的相逢时刻啊。在这句中,作者把这样的难得得相逢置于如此清亮明净,玉露滋润的环境下,不仅仅是在写人间七夕乞巧时的场景,更是为了展示美好真挚爱情的圣洁和高贵。在作者笔下,秋风,露水好像都有了人的感情,是专为人间男女相会而特地“相逢”的,特地为他们创造出一个这么唯美浪漫的环境。真不知是人世多情,还是作者多情!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相逢之意,对人间男女的分离聚合发出议论:牛郎织女的相会就像人间男女一样要经历久久的思念,日日的期盼,所有的相会都是快乐而短暂的。一转眼分离在即,心情不免有点惆怅。此情此景,作者高亢而歌,替世间所有真心相爱的男女发出了爱情誓言“不求朝朝暮暮,但地老天荒。”词尾两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真正的爱情要能够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只要相恋的双方彼此真心相爱,纵使天各一方也不背叛爱情。这要比日日厮守在一起可贵得多。

在下片中,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八个字把爱人之间相会时的美好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处来。当两人在一起时,柔情蜜意就像水一样滋润着两颗爱慕的心灵,相逢的日子美好极了,让人感觉就像是在是在做梦一样。而后,作者语气一转,说”忍顾鹊桥归路“,一转眼分别就到了,真是让人伤感啊!而后, 作者宕开一笔,发出了爱情宣言:两情若是久长时,由岂在朝朝暮暮”。而这一句也成为后世很多恋人互相表白的爱情誓言,见证了很多爱情的圆满。

通观全词,上阙叙事,下阙议论,借景抒情,格调高远,立意新颖!在写作方法上,这首词与多数描写爱情的诗词并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是在主题上,这首词却超出了很多同类型的词作:对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很多词作都是围绕“相逢苦短”的悲情主题来进行创作,风格哀婉凄凉。而这首词却格调高昂,独出心裁,立意新颖。它所传达出来的“爱情观”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具有不同于其他词人的高远格调;此外,全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欢乐,情致缠绵,荡气回肠。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