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艳文谭 | 为唯一的姓名而作

 风吟楼 2019-05-08
3346432717@qq.com
 ↑关注

◆  为唯一的姓名而作

  作者:彭妙艳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学会了在百度上搜索后,曾以自己的姓名去查阅一下,就有了上面这“情景”。

是啊,上了百度的,全国彭氏,其实也就代表全国,竟然只有一个“彭妙艳”!说真话,这是过去想都没想过的事。为了这个全国彭氏,也是全国“唯一”,我几乎快要“三月不知肉味”了,当然,不是孔夫子闻韶乐醉而忘食,而是吃多了感觉不出其特那种。

彭氏可是很不简单的一个群体。由多民族、多源流聚成的这一姓氏群体,时至今日已有79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5%。在全国姓氏排行榜上列于第39位,是公认的超级大姓之一。以血型而论,O型占35.7%,A型占29.9%,B型占26.3%,AB型占8.1%。于是有人解释,这“彭”字是“鼓影之声彭彭响,心潮澎湃为动情”。姓彭的人做事响当当,如若鼓声之能激荡人文,使之心潮澎湃。

不是么?彭祖活了800岁,成为长寿的象征;彭越助刘邦于垓下灭了项羽,为汉朝建立卓越贡献;彭蒙在战国时就提出齐物论,强调事物均齐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注意到环境的平衡,才能保证事物的持续;彭士愁以溪西刺史之职,维护了五代唐末湖南西部的安定。至于清朝,彭兆荪以“清深渊雅”开一代诗风;彭玉麟以善兵而职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这还不是“鼓影说”的最好注脚?

我固然没有野心和奢望跟先贤先达媲美,不敢妄想《中国彭氏名人录》有我的名字(虽然听说居然有了),但鬼使神差,我竟成了彭氏的一张名片,这就成了,满足了,陶醉了。是的,不是因为功勋卓越、成就巨大而足而醉,而是因了独一无二的这个名字。它让我歪打正着,占了鳌头。

其实原名的末一字,是两火相叠那字,缘因堂兄堂姐们的名字中都有此字,我慢出生,便承用了。是七十年代初,已经混迹文林,有一次与文友闲聊,他以为这个“炎”字,普通话念入声,太拗口,无如改为同音的“艳”字,来得方便传播,便如借着发表作品之便改了过来,成为“正名”。几个月前参加林德芝、林恺书画作品展览,碰到专程从汕头赶来参加的杨仰秋先生,谈起这桩往事,他甚至还保持几分得意,仿佛彭妙艳这个“名号”,就是他造就似的。

一个又老又丑的文男,背着这个宛若嫦娥这样充满道姑气息的名号,难免经历许多人们惯性思维造成的误会一类的尴尬,只是考虑到“一名之立”,也不是随便稀拉的事情,古人往往要经历“旬月踟蹰”的思索的苦闷,于是我也就用着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从不期而至的尴尬甚至啼笑皆非中,披荆斩棘走了过来,用“很不容易”来加以形容这个坚毅的经历,似乎也不为过。话说到这,自然地想起八十年代,大概当时已算“小有名气”的了,有一回遇到擅于撰联而又精于书法的激夫先生,见面不久,他趋兴作了一联相赠:“妙在不入俗,艳因有奇姿”,大概是要为我的为人为文作个写照,后来他还把这件作品,收入他所编写的《粤东名人冠名联》一书中。这联就让我很不敢接受,包括对后句中的带着女性味道的称美。于是联系本人实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适度反映的态度,把它改为“妙在未全俗,艳因不太迂”。几年前,广东省委宣传部要出版一部反映广东改革开放有影响人物的专书,其中有关我的那篇文章,居然就以我改过的这副对子为标题,听说在表现顺应改革开放这一点上,也得到大家的首肯。

我已早就跨过不惑、知命、耳顺之年,正向古稀之年快步跨进,成败俱定,宠辱皆忘了。回头看看这一生,一切都是那样平凡,倒是在随意的更改中,创造了全国同姓,于是也可扩大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姓名。这个无心插柳的收获,虽然不可换成几斤米、几张钞票,但是又不能说一文不值。好像一直以来,总想给工作室安上一个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名称,历经N次“旬月踟蹰”的,纵横皆有深度的思考而犹豫未定,需要朋友们帮助拿定主意时,好几拨朋友竟不约而同认定就叫“彭妙艳工作室”。

甚至于有朋友献策:你想赚钱,这三个字都还可以作为专利转让牟取呢。我是没有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但听他这么一点拨,这才发现“唯一”竟然蕴藏着这样的价值。

还以为早就过了“不惑”之年呢,其实还处不是不惑之中。于是就写成文章,把这个感慨跟大家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