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文纪录片《天下徽商》正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揭秘徽商三百年财富密码。5月7日晚播出的第二集《扬州明月》,主要介绍徽州盐商与扬州的关系,再现了“扬州繁华以盐盛”的景象。(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完整纪录片) 讲述徽商与扬州的故事 5月7日晚,大型人文纪录片《天下徽商》播出第二集《扬州明月》,选用大型徽剧《徽班进京》,介绍徽州盐商与扬州的关系,节目前后遥相呼应。 “2016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五,一场传统的祭盐仪式在扬州个园举行。祭盐仪式上,供奉着夙沙、胶鬲和管仲的画像。在中国历史的记述中,他们因为开创食盐的生产、贩运和销售而被奉为盐宗。四百多年前,当郑景濂携妻子从徽州歙县长龄村来到扬州时,一定也对这几位盐业先辈心存敬畏。”节目中说,“此前,郑景濂一直在村里过着简单的耕读生活。但是,到扬州经商,实在是他由来已久的梦想,因为已有数不清的徽州人在扬州发了大财。” 徽商选择扬州,是因为扬州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两淮盐业管理机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就设在这里。郑景濂也打算在扬州经营盐业。但这里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尤其是客居扬州的山陕商人,实力强劲,堪称巨鳄。郑景濂知道,要想分得其中一杯羹,首先就要取得盐引。所谓盐引,就是贩卖食盐的许可证。商人只有凭盐引才能到盐场支盐,然后运往指定地区销售。 节目中还结合相关资料,并邀请中国盐文化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海根、扬州大学教授黄俶成等专家学者解读明清盐业政策的演变,徽商在两淮盐业中如何与山陕商人的竞争,以及徽商在扬州城市化进程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中的作为。 黄俶成在节目中介绍:“你缴纳了一定的银两,就可以领到盐引。从黄山到扬州只有700多里路,从山西到扬州有两千多里路,这个地理位置给他们(徽商)很大便利。” 公元 1492年,明王朝改用“开中折色法”,替代“开中法”。所谓“开中折色”,就是原来是招商纳粮,现在改成纳银解部,然后直接到盐场支盐。新政免去了边塞运粮之苦,为徽州商人雄霸两淮创造了契机。徽州人开始大量涌入扬州、淮安等地。 面对实力雄厚的山陕商人,徽州人采取了一贯的抱团作战方式。于海根认为,徽商之所以能在扬州、两淮站稳脚跟,而且独占鳌头,与他们文化人格有关。“徽州盐商是依道经商,依义行事,商业道德、诚信非常好,所以在中国的商业群体当中必定会脱颖而出的,这是他们的优势。”清代《两淮盐法志》从侧面印证了这场争斗的结果,该书一共记述了80名盐商代表人物,其中,徽商就有60人,山陕商人各10人;而据《两浙盐法志》记载,在35位著名的盐商中,徽州人就占据28名之多。 公元1617年,明政府再次改革盐法,推行“纲盐法”,明确了盐业专卖制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世华解释,所谓“纲盐法”,实际上就是盐商的专卖制度,手上有盐引的商人统统编入纲册,分为十纲,每年有一纲行旧引,九纲行新引,凡是纲册有名的商人可以获得永久的专卖权。所以,“纲法”的实行对徽商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徽州的盐商取得了世袭的垄断权力,而徽州盐商的巨额财富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积累的。郑景濂被成功列入纲册,经过数代经营,逐渐构筑起显赫两淮的郑氏盐业家族。 再现盐商子弟修影园办“黄牡丹诗会” 节目中出现了2016年10月26日扬州“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的场景。在中国,“修禊”的风俗由来已久,最早是炎黄民族春秋两季举行的消灾祈福礼仪,之后逐渐演变成古代诗人雅集的经典范式。明清时期,扬州的盐商尤其钟爱这种富有诗意的文化活动。清人李斗在那部写尽盐商风流的《扬州画舫录》中就说过:“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而这三座蜚声远近的私家园林均为徽州人所有。 南京大学教授范金民认为,“所以清代乾隆时候,有人评论城市的重要程度,讲到杭州是以湖山胜,杭州的自然风光很好,特别有名;苏州以市肆胜,苏州的工商业经济特别发达,市场特别繁荣;扬州以园亭胜,扬州是以园林、亭园为最突出的标志。” “公元1634年,扬州盐商子弟郑元勋做了一件大事。郑元勋是郑景濂的孙子,祖上两代人的从商经验告诉他,在扬州,没文化太可怕。郑元勋决定修个最有文化味儿的园子——‘影园’。公元1640年,影园黄牡丹盛开,郑元勋雅兴大发,邀请文人学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会。”节目中说,扬州文会,一向有固定的流程。影园的这次文会却与众不同,采用了少见的匿名赛诗方式。郑元勋让人重新抄写参赛作品,隐去作者,然后交给文坛领袖钱谦益评审。最后,南海黎遂球所作的十首一举夺魁。郑元勋特地让人制作了两只黄金酒杯,内刻“黄牡丹状元”五字,以示奖励。如此文会,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影园“黄牡丹诗会”一时被传为佳话。 “现在,我们在荷花池公园内还能看到‘影园’的遗址。”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看了节目后说,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曾经三次占领扬州。也就是在这过程中,扬州城以及城内的园林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包括影园、康山草堂、街南书屋等很多明清时建造的名园,都在这三次战火中被损坏,这些都被记载在当时的文人笔记之中。 韦明铧说,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以及“影园”遗址,可以了解“影园”当年的风貌,“影园”构思匠心独运,巧借当时山、水、柳等特定的地形、地貌、绿化植被,构造了一座风光绝胜的人间仙境。 传奇人物江春接驾乾隆影响深远 说到扬州的盐商,不得不提代表人物江春。他也是徽州人。在此次节目中,也讲述了江春的传奇故事。 公元1751年的扬州,盐商们正为如何应对皇帝南巡而绞尽脑汁。扬州不是没有圣驾光临的历史,当年,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驾临扬州,只不过此时距圣祖最后一次南巡已经过了四五十年,大家都没有接待经验,不免心下惴惴。这时,一位年轻的总商站了出来。 江春,徽州府歙县江村人,从祖父辈起,江家就在扬州经营盐业了。江春幼读诗书,20岁时开始参与家族盐业生意,后来接替父亲担任总商,是家族企业“江广达”号的掌门人。江家早年曾接待过康熙皇帝,江春结合家族经验和自己的考量,拿出了一整套接驾方案。江春在扬州盐商中的龙头老大地位就此确立。从公元1751年到公元1784年,乾隆先后六次南巡,江春每次都陪同接驾。对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总商,乾隆也青睐有加,不但每次南巡都亲自接见,而且赏赐的各类物件也最多。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场关系到两淮盐商命运的大案,这便是震惊全国的“两淮提引案”。江春虽然在案中受到牵连,但他的合作态度让朝廷满意。公元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朝廷调集各地戏班进京献艺,江春的“春台班”连同“三庆”、“四喜”、“和春”四大徽班,驻演北京。 节目最后说:“徽班进京,唱响了中国国粹——京剧诞生的前奏。这是徽商献给后人的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饕餮大餐。” 盐成为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 “扬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它有着什么样的气质与风尚?究竟是什么塑造了这座城市的密码?借由拍摄大型人文纪录片《天下徽商 ——扬州明月》,我们走进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看着播出的节目,扬州分集导演张曦伯回忆来扬州几次拍摄的经历,感触颇深。 张曦伯说,第一次拍摄扬州其实并不在春季,而是一个有点阴沉的冬日。那天是2016年农历大年初五,剧组在扬州个园拍摄了一场祭盐仪式。这是关于扬州的第一组镜头。据活动组织者介绍,这样的仪式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扬州曾是一座与盐密切相关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老城区里,与盐有关的遗存随处可寻。盐成为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扬州繁华以盐盛。正是这众多的盐商遗存吸引我们走进扬州,试图去观察明清时期一个商人集团在这座城市活跃的身影,再现他们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长袖善舞的经营之道和称霸两淮的财富雄心。” “两条江、一条河,一座城与一群人。这是我们结构《扬州明月》一集的几个关键词。”张曦伯解释,两条江是长江和新安江,一条河即是大运河。扬州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漕粮的北运、盐船的南下扬州都是必经之地,它的兴衰浮沉与这两条江河紧密相连。新安江是很多徽州人走出群山,来到两淮盐区经营盐业的重要水路。一群人就是在徽州商帮经营的盐、茶、木、典等几大行业中,占重要地位的徽州盐商。可以说正是新安江将徽州商人和扬州连接在一起。 张曦伯说:“我们在史料中找寻数百年前曾在扬州过往的徽商身影,以郑景濂为代表的郑氏家族、以鲍志道为代表的鲍氏家族、以江春为代表的江氏家族……在这座繁华都市里,他们步履匆匆为生计奔波,他们提风倡雅饮酒诗会,他们修造园林恭迎圣驾,他们建书院修道路赈济灾民,突然间我发觉,徽商已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它记忆和基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认为,这是一座城和一群人的故事,是一个兴盛数百年伟大商帮的传奇。 扬州文旅综合扬州发布、央视《天下徽商》 文字:陶 敏 校对:王海艳 编辑:李亚晴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扬州,你早晚得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