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儒学的一些见解

 燕山茶社 2019-05-08

关于儒学的一些见解

何为儒学:就是儒家的学说,主要阐述儒家的思想和经典。儒学是入世之学,讲修身治国的学问。核心思想就是仁。重点阐述的价值观是:仁义理智信恕忠孝。

修身治国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指:礼节、礼数、礼貌,规章制度。

仁指:爱,感恩等。

儒学思想的变迁:

孔孟时代:儒学主张礼治(君臣父子各有各名分,贵贱、上下、尊卑都有严格区分)、德治(勤政爱民,为政以德),强调礼,恢复周礼,以仁治和礼治来治理国家。

董仲舒时代:讲大一统,天人感应,讲君臣父子。变为官方正统思想。通过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教化社会。同时提出三纲(君臣、父子、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建立社会秩序。

优点:建立了社会秩序,并对华夏人的性格形成起到了作用:重视意志力,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缺点:开始了奴化思想,禁锢了人性的自由和平等。

朱程理学:吸取佛学和道学的新儒学,核心是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万物材料,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源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心学:与朱程理学对立,强调心即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关于儒学 四书五经,儒学传道受业的经典。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言论的书,是儒学的入道之学,强调修身

孟子:记录孟子言论的书,强调修身。

大学: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书,大学提出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对为人处事治国有启迪性。

中庸:指中道或者中和之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中。中庸是儒家人的最高标准。

三层意思:①不偏不倚的做人做事,不轻易变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要持之以恒。②中是做人要中正平和。③中是好。庸是用的意思,人要有一技之长。

儒学是大智慧,是千百年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学问和生存智慧,如果现在谁说儒家没用,祸害民心,毒害人们的思维,那只能说还没读懂儒学,儒学博大精深怎么能以偏概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