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园/白居易与白鹭/蓬山

 youxianlaozhe 2019-05-09

  白色总是给人纯洁之感。飞鸟当中那些“粉丝”最多的,白鹤、白鹭、白鸽、白鷴,也得益於周身如雪的羽衣。鹭与鹤相比,虽然稍逊顶上一抹红,少了些高洁,多了点村气,但并不影响诗人的偏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好一派逍遥自在、怡然自得,真是“美”透纸背,简直都要飞出来、溢出来。

  反而白鹭的“本家”白居易,看法却有不同。白老写过许多白鹭诗,最有名的两首,并无景致之美,而有思考之苦,抛却文学意境,转换哲学视角。一首是《池上寓兴二绝》之一:“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外容閒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一首的题目就是《白鹭》:“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王维、张志和都是远景广角的大写意,对白鹭轻描淡写,倏然而过;白居易却是拉伸镜头的聚焦特写,仔仔细细勾勒琢磨。尤其是前一首,已经臻於物我一体,人境不二,差不多已经是王阳明格竹子的style。世人都看到白鹭的优雅、閒适,岂知其觅食糊口的“压力山大”呢?

  若结合《池上寓兴二绝》的另外一“绝”,就能更好体会到这一点。“濠梁莊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与莊子与惠施“子非鱼”之辩一样,子非鹭,安知鹭之苦。白老同“姓”相怜,影影绰绰间,彷彿在抒发自己内心的苦悲。而第二首读罢更让人觉得好苦情。在白髮与白鹭的对比发问中,分明也是一吐愁绪。如果联繫第一首“劳心瞪目待鱼时”,白鹭岂是“无愁”?

  同一隻白鹭,有人怜悯“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有人艳羨“银袍只当蓑衣着,自在江湖过一生”。其实都跟白老一样,不是将白鹭认作“本家”,而是认作了“本人”,心境使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