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大悼念方老校长教授,他是中科大老校长

 启云_9137 2019-05-09

谷超豪,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 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从教60多年来,谷超豪教授桃李满天下,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出了9位院士。

1988年2月 1993年9月,谷超豪担任中科大校长。在中科大教授们的印象里,他是一位平易朴素的“地道”学者,虽从事严谨的数学研究,但同时也是一位喜欢“寄情于诗”的浪漫诗人。

科大五年半 “头脑风暴”结硕果

1988年2月,谷超豪教授出任中科大校长。他上任后,立即推动一项新的科学领域 “非线性科学”。非线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贯穿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气象科学等广泛的领域,对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在他的推动下,1992年4月,学校正式批准成立非线性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作为国家在该领域的南方中心。

“作为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谷先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专家集合在一起,诞生了许多一流的学术成果。”时任中科大副校长的辛厚文教授表示。同时,各学科的交叉,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产生“头脑风暴效果”,培养了一批拔尖人才,如从事光学研究的郭光灿教授,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俞昌旋教授,理论物理研究的汪克林、闫沐霖、汪秉宏教授,化学方面的辛厚文教授等。

教授们眼中 一位地地道道的学者

在中科大教授们的印象里,谷超豪教授是位朴素、地道的学者。

“谷校长为人谦逊,是位地地道道的学者。”谈起对谷超豪教授的印象,中科大副校长张淑林“一语概括”。她说,当时自己是办公室工作人员,虽与谷教授接触不多,但谷教授的严谨谦逊作风让她记忆深刻。

在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执行主任王晓宏教授眼里,谷超豪教授是位平易、严格的老师。“直到今天,我每年给谷先生寄贺年卡,他都认真地回复”。作为谷先生培养的博士生,王晓宏说,谷先生是著名学者,但他为人平和,没有一点架子,穿着也很朴素。

王晓宏说,谷先生对论文把关很严,他的博士论文手稿谷先生整整审阅修改了一个月,然后才让打印。“尤其使我感到震惊的是,一些以前学的数学公式,连我都记不住,当时已六七十岁的谷先生竟能随手写出来,确实是大家风范。”

谷先生的大家风范,数学系史济怀教授也感受颇深。“学科交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说,其他高校也都想搞,但很难把不同学科的人聚拢在一起。谷先生能把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人集中起来,很不容易,这与谷先生具有大师风范是分不开的。

喜爱古诗词 数学大师常以诗寄情

谷超豪教授从事严谨的数学研究,但熟知的人都知道,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业余爱好是写诗,尤其喜欢中国古代诗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他的身上发生着“化学反应”,也成为他特有的风格。

中科大工作人员介绍,1993年9月,谷先生任职期满离开科大时,曾赋《五年记事》五首,其二曰:“上下兴衰一念间,耕耘未取半日闲。天时地利交界处,能得人和事不难。”以诗道出推进多学科交叉的真正原因。

除了在工作上“以诗达意”外,诗歌也是他献给妻子的“浪漫礼物”。他与同是中科院院士的妻子胡和生,被称为学术界一对“神仙眷侣”。在他的文集中,收藏着两首写给妻子的小诗。一首是妻子从日本回来,他即兴所作,“近日花群更艳盛,护花和姨东瀛归”;另一首,是在妻子成为中国数学界第一个女院士后,他当即写的《贺和生》,“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情,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需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赏艳阳天。”通过诗句,他对妻子的赞誉和爱慕,跃然纸上。 曾皓蒋瑜香

图1 : 谷超豪教授在给学生上课(资料图片)(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