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仰翁

 凌虚阁主 2019-05-10


文/韩紫箫

  仰翁走了,再也不会回来。想起前几年去宜春时与老人家相约,待他百岁生辰时来贺的情景,心里难免生出一股悲凉与失望的情绪。当时他是那么开心,那么自信,可是从去年他的老伴去世后,老人家身体就一直不大好,终于,他追随他的爱妻而去,对与我的约定,便不再顾及了。

  与仰翁相识于网上,已有近十年时间,如果不是亲历,我无论如何想象不出,一位耄耋老人,会上网聊天,会有博客,有微信。可如今,老人家终于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这群眷恋着的诗友与弟子们。看着老人照片上慈祥的笑脸,真的不愿意相信,他已永远的离开了。

  这些年,在网上与老人家有些诗词唱和,待有时间整理出来留作纪念罢。今天忽然想起他来,想起五年前曾经的热闹,那是缘自他的一句话:“今年是我结婚七十周年了”,那段时间全国许多诗友写诗词为他祝贺。记得我也曾为老人家写过一篇短文,幸而还在,今日翻出,算是对这位忘年老友的纪念罢。

七十年沧桑变幻情未改

——仰翁白金婚日为记

  曾经听人说起过结婚几年被称为什么的,自己对这个问题并无兴趣,所以也就不记得太多,略有印象的有银婚是结婚二十五年、金婚是结婚五十年、钻石婚是结婚六十年,再往后似乎就没听说过了。大概在当时,夫妇共同生活到六十年的,已经很是稀有了吧。

  前几日与仰翁聊天,听老人家说起,今年他与夫人结婚已经七十年了,是被称为白金婚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深深的赞叹,两个人从成为夫妻到相扶持着走过七十年的风雨路程,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相依相知相怜相敬与相让呢?我没有问过老人家,因为从每次接通电话时对面传来的愉悦与爽朗的声音里就能感觉得到,老人的开朗、热情、童真不仅仅是缘于个人性格,其中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参透,具有这种性情的人,其家庭状况应该是可以想见的了。

  从旧日的生活动荡时期到如今的情感动荡时期,仰翁与夫人可以说是共同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有苦难,有艰险,有离别,当然也有欢乐,七十年,可能有人倾其一生未必能走过,而两位老人就在彼此的相依相扶中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今天的心情愉悦,今天的生活富足,今天的儿孙满堂,不正是上天赐予两位饱经风雨的老人最好的报酬么?其实爱不必轰轰烈烈,从古到今,真正轰轰烈烈的爱情都只如昙花一现。爱也无须缠绵悱恻,我们看到的缠绵悱恻的爱情都是以悲剧而为结束。真正的相爱相知是平淡而默契的。当两颗心除去了浪漫的光环而平静地走到一起并彼此感受着温暖的时候,才会融合得长久而不为外境所动。仰翁的白金婚让我体悟到了这点。所以,我从老人一句“结婚七十年了”的话里,听出了满足与珍惜。我为老人的性格感染着,也为老人的真情感动着。愿上苍眷顾,让这两位臻于耄耋之年的老人生活得更加健康与快乐!

贺仰翁结缡七十周年次郁兄韵

当初一为结其缡,便许风霜入鬓丝。

七十年催云化雨,三千路涨泪平池。

时艰未负相濡诺,白首犹耽以沫诗。

举世皆知孟光案,谁如夫子得真熙。 

  虽然知道,百年一梦,人来到这个世上,终究是要走的。但每见多年相交的朋友离去,心中依然有忍不住的哀与痛,不知哪天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否也会有朋友如此呢?

  仰翁去了,我知道,他虽有不舍,但并无遗憾。做为师长,这一生他育人无数,做为朋友,这一生他真诚可鉴,做为丈夫,他与结缡之妻相濡以沫数十载,做为长辈,他留给年轻人的是慈和与安祥。如果说他还略有不甘,那应该是我们的百岁寿筵之约了罢?

  仰翁去了,做为忘年之友,我只有一个祝愿,那便是愿老人家在极乐世界一切安好!紫箫拜书。

弔仰翁

长空忽堕老人星,转顾天涯怅窈冥。

百岁华筵约难践,深宵无语泪先零。

騒魂独伴烟霞去,故纸空留笔墨馨。

鹤落忘川须慢饮,人间此刻草犹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